建议延长毕业生应届身份时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四、扩大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规模。扩大“三支一扶”面向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录规模,2022年推出“三支一扶”岗位370个左右。持续实施面向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选调生”计划,2022年推出“选调生”岗位400个。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资助力度,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吸纳大学生就业招聘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五个新城在吸纳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力度,吸引更多本市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在新城就业创业。在年度公务员招录工作中,区级机关要积极吸纳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乡镇(街道)以及政法机关的基层单位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本年度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中,录用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总量不低于2021年。加大本市中小学教师招聘力度,扩大中小学幼儿园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规模。
鼓励各区加大优秀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力度,建立优秀人才蓄水池。加强高校征兵宣传,动员更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用足现行学费补偿与减免、落户、升学等鼓励政策。
五、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计划。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在本市认定的见习基地进行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就业创业见习。学员在见习期间可享受生活费补贴,标准为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带教学员的见习单位可获带教费补贴,每带教1名学员每月的见习带教费补贴标准为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30%。直接提供见习岗位的就业见习基地及外派单位,与区人社部门推荐的见习学员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办理用工登记手续、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可按实际留用人数给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带教费补贴。经创业见习基地跟踪帮扶,见习学员在见习结束后1年内实现创业并带动1人以上就业且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成功创业人数给予创业见习基地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带教费补贴。对于参加本市就业创业见习计划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本市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且见习期未满的,给予就业见习基地剩余期限带教费补贴。
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建设,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公益创业提供综合服务支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为本市高校毕业生创办开办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登记便利。
六、建设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就业大市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协作,整合上海市“海聚英才”云选会、“国资骐骥”招聘平台、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等平台,组织面向全市高校毕业生的系列综合性或专题性线上线下招聘会,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发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五个新城、各级各类园区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吸纳人才的优势,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定向招聘本市高校毕业生,强化供需精准对接。教育部门要指导促进各高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举办各类专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创造条件支持毕业生参加实习、面试和用人单位进校开展宣讲、招聘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教育部“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活动和本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严格信息审核机制,注重保护高校毕业生个人信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各级公共就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加大招聘高校毕业生的频次,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和企业用工咨询,对企业招聘条件制定、招聘岗位发布、就业政策咨询提供用工指导。
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积极推广运用“毕业生就业随申码”,采用大数据分析、数据开放共享等新技术手段,努力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信息“无缝对接”,提高匹配度,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岗。
七、强化就业育人和困难帮扶。各高校要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多种形式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培养造就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协同合作,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活动,深入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鼓励毕业生积极主动投身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国际组织等领域就业创业。积极推进上海市女大学生职业飞翔“海鸥计划”,建立健全海鸥计划工作站“海鸥湾”,助力女性高校毕业生更好由学校人向职场人转变。做好精准帮扶,加强对困难家庭、身体残疾、少数民族等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精准关心帮扶。
鼓励各区加大优秀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力度,建立优秀人才蓄水池。加强高校征兵宣传,动员更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用足现行学费补偿与减免、落户、升学等鼓励政策。
五、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计划。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在本市认定的见习基地进行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就业创业见习。学员在见习期间可享受生活费补贴,标准为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带教学员的见习单位可获带教费补贴,每带教1名学员每月的见习带教费补贴标准为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30%。直接提供见习岗位的就业见习基地及外派单位,与区人社部门推荐的见习学员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办理用工登记手续、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可按实际留用人数给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带教费补贴。经创业见习基地跟踪帮扶,见习学员在见习结束后1年内实现创业并带动1人以上就业且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成功创业人数给予创业见习基地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带教费补贴。对于参加本市就业创业见习计划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本市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且见习期未满的,给予就业见习基地剩余期限带教费补贴。
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建设,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公益创业提供综合服务支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为本市高校毕业生创办开办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登记便利。
六、建设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就业大市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协作,整合上海市“海聚英才”云选会、“国资骐骥”招聘平台、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等平台,组织面向全市高校毕业生的系列综合性或专题性线上线下招聘会,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发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五个新城、各级各类园区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吸纳人才的优势,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定向招聘本市高校毕业生,强化供需精准对接。教育部门要指导促进各高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举办各类专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创造条件支持毕业生参加实习、面试和用人单位进校开展宣讲、招聘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教育部“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活动和本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严格信息审核机制,注重保护高校毕业生个人信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各级公共就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加大招聘高校毕业生的频次,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和企业用工咨询,对企业招聘条件制定、招聘岗位发布、就业政策咨询提供用工指导。
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积极推广运用“毕业生就业随申码”,采用大数据分析、数据开放共享等新技术手段,努力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信息“无缝对接”,提高匹配度,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岗。
七、强化就业育人和困难帮扶。各高校要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多种形式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培养造就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协同合作,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活动,深入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鼓励毕业生积极主动投身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国际组织等领域就业创业。积极推进上海市女大学生职业飞翔“海鸥计划”,建立健全海鸥计划工作站“海鸥湾”,助力女性高校毕业生更好由学校人向职场人转变。做好精准帮扶,加强对困难家庭、身体残疾、少数民族等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精准关心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