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娱乐新闻

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界音乐剧衰落的时代(6)

2024-01-22 来源:你乐谷
欧美音乐剧与民间小戏、歌舞剧和戏曲(古典音乐剧)一样,构成中国音乐剧的三大来源。中国与西方的传统歌舞剧剧有着不同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特征。相较于西方单一民间歌舞剧的特征,中国传统歌舞剧则是以古典和民间二重性出现的。中国歌舞剧的这一特征在中国歌舞叙事显现出万千变化、绰约风姿。但无论如何,中外歌舞剧之间依然存在“普适价值”。这是因为同为人类,必然会遇到并且要共同解决的歌舞叙事问题,都会有对解决人类社会遇到的歌舞叙事问题有价值的资源。这些有价值的歌舞叙事资源,当然具有“普适价值”的意义。要在不同歌舞剧美学风格中寻求“普适价值”,就必须通过不同歌舞剧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以致达成某种“共识”,这大概是我们寻求 “洋为中用”的必由之路。
问题是,应如何 “洋为中用”?如何有效地引进、描红、借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中华古戏台音乐剧产业群”里有热烈的讨论。百老汇戏剧专家李同青指出:“西方的戏剧和技术刚好相反。技术上,产品便宜,买一台电脑,电视机,甚至飞机,都远远比买技术和技巧便宜,因为技术是有专利的。而文化产品恰恰相反,产品有版权,要买来就很贵,而文化的技术技巧都在public domain,没有知识产权,因之学他们的技术和技巧很便宜,大多网上都能查到,不要钱。文化产品跟文化背景有很大关联。花重金引进《妈妈咪呀》、《悲惨世界》等大型音乐剧是乱花钱。引进再多也最多是照猫画虎。”这一观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创作上的流行歌剧、演唱会和流行歌曲串串烧观念的霸道,制作上的“大投入”、“大制作”、“大剧院”观念的盛行,像梅毒一样腐蚀着中国音乐剧已脆弱的肌体,而越来越深地被卷入世界音乐剧衰落的漩涡中心,成为规模最大的陪葬品,令人唏嘘感叹!

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界音乐剧衰落的时代


正如不懂叙事音乐剧的音乐剧人,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音乐剧人一样,不懂民间小戏、歌舞小戏、歌舞剧和戏曲的音乐剧人,不是一个称职的中国音乐剧人。中国音乐剧协会王道诚秘书长指出:“我历来不主张加很多前綴,原创的、民族的等等,凡中国人(包括港、澳、台及世界华人)创作、制作、演出的音乐剧统称为中国音乐剧该多准确、简捷、明了!中国音乐剧如文硕所论证的,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文化苑中拔地生根的奇葩!中国音乐剧过去、现在、将来根本无需向欧美西方、日韩诸邦认祖续家谱!”某些制作人、音乐人、剧作家和导演,哪怕是经典音乐剧不识几部的剧盲、或言必称欧洲“四大名剧”的韦伯迷,甚至无知地排斥民间小戏、歌舞剧和戏曲这些中国传统的音乐剧,也敢大言不惭地谈论音乐剧艺术,谈论音乐剧产业。
这种态度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在热捧音乐剧,实际上却是在戕害音乐剧,因为它抽掉了音乐剧的高贵的艺术特质和美学品格,把音乐剧变成了一种具备功利之术和势利之艺功能的欺世盗名行业。这种狂热恰恰是中国音乐剧人的一种耻辱,是对中国音乐剧事业的一种亵渎。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世界音乐剧衰落趋势在中国音乐剧界的集中体现。
中国音乐剧小则娱人,中则齐家,大则治国。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即无助于道德教化,无助于家和万事兴,无助于建功立业,那么,这样的音乐剧仅仅是“屠龙之术”式的雕虫小技。中国第一部“音乐剧”《孟姜女》(1945年)导演、作曲阿甫夏洛莫夫指出:“我已经抵达到那个山脚,在那个山尖的峰顶上树立着中国戏剧剧场辉煌的建筑及其根基久远的传统,它的门向我微开着。我当向我自问:‘我是谁,想以我自己大胆的理想去进入这古代艺术之宝殿吗?’”遥想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阿甫夏洛莫夫与他的合作者们一起,采用中国民族的、传统的歌舞剧,结合现代的作曲技巧和现代(西洋的)乐器演奏方式,创造出中国风格的第一部“音乐剧”《孟姜女》这一壮举,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血脉喷涨,激动不已,那是何等自豪和振奋!一个外国人在中国能有如此中国豪情,至今依然坚守“舶来品”观不放的某些中国音乐剧人,难道不汗颜吗?
做中国民族文化资产的守护者,是一件多么光荣和神圣的事业啊!
(作者文硕系著名音乐剧评论、音乐剧制作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