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人性论导读(4)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4.道德哲学:理性与情感;是与应当。休谟的道德理论是其人性理论的重要部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论点:(1)理性自身无法解决道德问题;(2)道德情感决定道德问题;(3)道德情感仅仅为快乐的或有用的东西所驱动。在理性与激情的关系上,休谟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著名断语:“理性是,而且只应当是情感的奴隶。”还可以补充一句:“心里的激情,欲念的搅扰,爱憎的激荡,都足以把它(理性哲学)的结论消散了,都足以使深奥的哲学家成为一个凡夫俗子。”
另一方面,休谟还提出一条关于伦理判断的原则:从“是”中无法推出“应当”(No ought is from an is.)。休谟说在他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体系中,作者都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开始的,然后或者确证了上帝的存在,或者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他大吃一惊地发现,作者由“是”或“不是”转换为“应当”或“不应当”,例如从“上帝是造物主”转换为“我们应当服从上帝”。既然这个“应当”或“不应当”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须加以说明,虽然这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说明。
三、《人性论》论题谱系
《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探讨三大主题:知觉、情感和道德。
1.知觉一元论。在第一卷“论知觉”的第一章,休谟论述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唯一可靠的经验就是知觉。如前所述,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指的是“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的那些知觉”,包括了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一切感觉(sensations)、情感(passions)和情绪(emotions)。印象的特点是十分强烈和生动,而观念则较为微弱,观念指的是“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休谟在定义印象和观念时,没有通过感觉和思维的来源差别来区分它们,而是认为“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或意识中时,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感觉是外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而思维是心灵(或灵魂、大脑)自身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休谟不直接以来源的不同区分印象和观念呢?
为什么不说印象来源于心灵之外,而观念来源于心灵自身呢?我们知道,洛克正是把观念的来源分为感觉和反省,感觉把外界物质的性质传达给心灵;而反省则是心灵自身的活动,内在的感觉。
但是休谟敏锐地看到了洛克学说的漏洞。说感觉来源于心灵之外,则必将导致心物二元论,而在休谟看来,心物二元论中的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都是虚构出来的,没有经验根据。因此,心物二元论与经验论的原则相冲突。说观念可以由反省获得,又容易被指责为天赋观念论,比如莱布尼茨就是这样反驳洛克的。
因此,休谟比洛克更彻底地坚持了经验论原则。他把经验严格限制在知觉之内,不讨论知觉之外是否有外物存在的问题。休谟认为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因此,他无法以来源的不同区分印象和观念。而休谟所谓的知觉“进入心灵”,不过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的一种说法。因为,在休谟看来,真正存在的只是一束连续的知觉,没有必要区分心灵和外物。休谟的彻底经验论最终导致了知觉一元论。
2.人性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一原则与唯理主义的天赋观念说是相冲突的。按照休谟的思路,考察观念就要看它是从何种印象得来的,如果找不到这种印象,那么这个观念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休谟特别举到了一个反例,可以证明简单观念并非总是从相应的印象得来的,但是它不构成对经验原则的反驳,因为经验原则允许一些反例。
另一方面,休谟还提出一条关于伦理判断的原则:从“是”中无法推出“应当”(No ought is from an is.)。休谟说在他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体系中,作者都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开始的,然后或者确证了上帝的存在,或者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他大吃一惊地发现,作者由“是”或“不是”转换为“应当”或“不应当”,例如从“上帝是造物主”转换为“我们应当服从上帝”。既然这个“应当”或“不应当”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须加以说明,虽然这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说明。
三、《人性论》论题谱系
《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探讨三大主题:知觉、情感和道德。
1.知觉一元论。在第一卷“论知觉”的第一章,休谟论述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唯一可靠的经验就是知觉。如前所述,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指的是“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的那些知觉”,包括了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一切感觉(sensations)、情感(passions)和情绪(emotions)。印象的特点是十分强烈和生动,而观念则较为微弱,观念指的是“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休谟在定义印象和观念时,没有通过感觉和思维的来源差别来区分它们,而是认为“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或意识中时,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感觉是外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而思维是心灵(或灵魂、大脑)自身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休谟不直接以来源的不同区分印象和观念呢?
为什么不说印象来源于心灵之外,而观念来源于心灵自身呢?我们知道,洛克正是把观念的来源分为感觉和反省,感觉把外界物质的性质传达给心灵;而反省则是心灵自身的活动,内在的感觉。
但是休谟敏锐地看到了洛克学说的漏洞。说感觉来源于心灵之外,则必将导致心物二元论,而在休谟看来,心物二元论中的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都是虚构出来的,没有经验根据。因此,心物二元论与经验论的原则相冲突。说观念可以由反省获得,又容易被指责为天赋观念论,比如莱布尼茨就是这样反驳洛克的。
因此,休谟比洛克更彻底地坚持了经验论原则。他把经验严格限制在知觉之内,不讨论知觉之外是否有外物存在的问题。休谟认为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因此,他无法以来源的不同区分印象和观念。而休谟所谓的知觉“进入心灵”,不过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的一种说法。因为,在休谟看来,真正存在的只是一束连续的知觉,没有必要区分心灵和外物。休谟的彻底经验论最终导致了知觉一元论。
2.人性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一原则与唯理主义的天赋观念说是相冲突的。按照休谟的思路,考察观念就要看它是从何种印象得来的,如果找不到这种印象,那么这个观念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休谟特别举到了一个反例,可以证明简单观念并非总是从相应的印象得来的,但是它不构成对经验原则的反驳,因为经验原则允许一些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