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山东前传(2)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1855年黄河改由山东入海,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即黄河决口,但背后也有人为的原因。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清政府的主要精力和财力都忙于应付战争,对于黄河河道堤防疏于修缮管理。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更使得清政府手忙脚乱。1855年黄河改道之前,太平军已封锁运河南端,山东经济由此遭受严重打击。后来,太平天国发动北伐,山东成为主要战场之一。太平天国的北伐最终失败,战争使山东蒙受更大的损失,1855年的黄河决口、改道,更让山东雪上加霜。
黄河决口改道后,清政府没有及时治理。一方面,清政府对于黄河入海犹豫不决,有人主张让黄河继续按旧河道由淮河入黄海,有人主张不如顺其自然,让黄河由山东入渤海。两种观点难以抉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战争造成清政府财力不足,精力不够。太平天国一直到1864年才平息,而清政府对于黄河治理的犹豫不决延续了几十年。造成的结果是,运河山东段彻底断航,黄河堤防严重失修,当地政府和民众自发修建简易堤防,难敌大洪水。此后,一直到清朝覆亡,黄河下游山东段频繁决口,1870年代以后,几乎年年决口,由此带来饥荒、瘟疫、蝗灾等一系列灾害。
清朝晚期开放东北,形成“闯关东”热潮,一方面是因为东北面临列强蚕食,需要大量中国人充实边疆,另一方面就是黄河下游灾害频繁,破产农民和灾民冒死前往东北求生,清政府不得不弛禁东北,允许农民到东北开荒或谋生。山东人作为闯关东的主力,占了全部闯关东人数的一半左右,全国闯关东人数约3700万,其中山东人超过1800万。后来因各种原因,例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本侵占东北,有些回到山东。新中国成立后的统计数据表明,留在东北的山东人还有700多万。黄河改道后清政府无力应付造成山东的困境,形成了大批贫穷的农民,闯关东解决了一部分,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闯关东来来回回之间,使得这部分贫穷农民增长了见识,不同于困守家乡一方土地的农民,他们成为见过世面、一定程度上了解世界、了解列强,能够辨识优劣、判断利弊的群体。
例如,著名的孤胆英雄杨子荣原籍山东牟平,年少时就在东北做过多种生计,还在矿山受过日本人的欺压,这些经历使他回到山东参军后既能树立爱憎分明的立场,又能因社会阅历、随机应变而成为优秀的侦查员。
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山东活动,山东有矿山,有铁路,有产业工人,山东党组织最早发动群众的基础主要是依据理论教条,在工人群体中动员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很快接受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将工作重点转向数量庞大的农民,山东大批贫苦农民日后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发展的重要群众基础。《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山东得到了体现。
二、文化碰撞
讨论山东的红色革命,还有一个历史事件不能跳过,这就是义和团运动。山东以及相邻的河北(直隶)是义和团运动重要的发源地,也是声势最为浩大的地方。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之时,到1920年代共产党在山东活动时,一直到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时间上与义和团运动并不远,一、二代人而已。很多义和团运动的亲历者、目击者都依然健在。轰轰烈烈、最终失败的义和团运动与几十年后万众一心的红色革命有什么关联,常常被人忽视。
山东是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方之一。自明代起,天主教就在直隶和山东传教。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因与梵蒂冈发生“中国礼仪之争”,清朝禁止天主教传教,但直隶、山东的部分中国信徒依然私下奉教。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解除禁教令,天主教的洋人传教士很快便回到以前有基础的直隶、山东等地。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山东的直接影响不太大,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渤海湾成为重要战场。1860年5、6月间,英军占领大连湾,法军占领山东烟台,从南北方向封锁了渤海湾,这是欧洲军队首次踏上山东土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因火烧圆明园而名留史册,也在中国人的脑海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这次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登州为开放口岸之一,登州即蓬莱。1861年,英国人觉得蓬莱的港口条件不好,向清政府提出要求,清政府批准烟台成为通商口岸。
黄河决口改道后,清政府没有及时治理。一方面,清政府对于黄河入海犹豫不决,有人主张让黄河继续按旧河道由淮河入黄海,有人主张不如顺其自然,让黄河由山东入渤海。两种观点难以抉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战争造成清政府财力不足,精力不够。太平天国一直到1864年才平息,而清政府对于黄河治理的犹豫不决延续了几十年。造成的结果是,运河山东段彻底断航,黄河堤防严重失修,当地政府和民众自发修建简易堤防,难敌大洪水。此后,一直到清朝覆亡,黄河下游山东段频繁决口,1870年代以后,几乎年年决口,由此带来饥荒、瘟疫、蝗灾等一系列灾害。
清朝晚期开放东北,形成“闯关东”热潮,一方面是因为东北面临列强蚕食,需要大量中国人充实边疆,另一方面就是黄河下游灾害频繁,破产农民和灾民冒死前往东北求生,清政府不得不弛禁东北,允许农民到东北开荒或谋生。山东人作为闯关东的主力,占了全部闯关东人数的一半左右,全国闯关东人数约3700万,其中山东人超过1800万。后来因各种原因,例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本侵占东北,有些回到山东。新中国成立后的统计数据表明,留在东北的山东人还有700多万。黄河改道后清政府无力应付造成山东的困境,形成了大批贫穷的农民,闯关东解决了一部分,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闯关东来来回回之间,使得这部分贫穷农民增长了见识,不同于困守家乡一方土地的农民,他们成为见过世面、一定程度上了解世界、了解列强,能够辨识优劣、判断利弊的群体。
例如,著名的孤胆英雄杨子荣原籍山东牟平,年少时就在东北做过多种生计,还在矿山受过日本人的欺压,这些经历使他回到山东参军后既能树立爱憎分明的立场,又能因社会阅历、随机应变而成为优秀的侦查员。
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山东活动,山东有矿山,有铁路,有产业工人,山东党组织最早发动群众的基础主要是依据理论教条,在工人群体中动员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很快接受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将工作重点转向数量庞大的农民,山东大批贫苦农民日后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发展的重要群众基础。《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山东得到了体现。
二、文化碰撞
讨论山东的红色革命,还有一个历史事件不能跳过,这就是义和团运动。山东以及相邻的河北(直隶)是义和团运动重要的发源地,也是声势最为浩大的地方。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之时,到1920年代共产党在山东活动时,一直到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时间上与义和团运动并不远,一、二代人而已。很多义和团运动的亲历者、目击者都依然健在。轰轰烈烈、最终失败的义和团运动与几十年后万众一心的红色革命有什么关联,常常被人忽视。
山东是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方之一。自明代起,天主教就在直隶和山东传教。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因与梵蒂冈发生“中国礼仪之争”,清朝禁止天主教传教,但直隶、山东的部分中国信徒依然私下奉教。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解除禁教令,天主教的洋人传教士很快便回到以前有基础的直隶、山东等地。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山东的直接影响不太大,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渤海湾成为重要战场。1860年5、6月间,英军占领大连湾,法军占领山东烟台,从南北方向封锁了渤海湾,这是欧洲军队首次踏上山东土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因火烧圆明园而名留史册,也在中国人的脑海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这次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登州为开放口岸之一,登州即蓬莱。1861年,英国人觉得蓬莱的港口条件不好,向清政府提出要求,清政府批准烟台成为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