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从前的手擀面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想起了一个笑话。
有人在晚报副刊发了一篇文章,说他妈妈做的手擀面是天下最好吃的面。结果编辑部接到一个电话,有人义愤填膺地批评那篇文章胡说八道,因为自己的妈做的面条才是天下第一。
于是想起了从前的手擀面。

从前的手擀面


陕西人嘛,基本上天天一顿面条,少有例外。
陕西人的面条名堂很多:干面条汤面条,宽面条细面条,硬面条软面条,搓成麻食切成旗花面,还有各种不同的浇头……不变中又多少有点变化。别小看这点变化,它可以多少消解一些一成不变的单调和乏味,不至于让人厌倦到吃不下去的地步,接受起来也就比较顺理成章。
那时候,十里八乡才有一台压面机。就这,平日里还只能闲置着,过年前才被重新唤醒,加大马力连轴转个十天半个月,再进入下一个休眠期。
年前,家家户户都会派个人用自行车驮着面粉去有压面机的村子压面。这是一个很费时间的活儿,因为去前无法预知队伍的长短也就根本不会知道需要多久。不管多久,都得等着,这是年前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
面粉是自家的,压面只需交点加工费,即便这样,还是有人家觉得不划算,只压少量一点点,有亲戚上门时给亲戚下了吃,撑个面子。现在觉得不好理解,可是,一年到头只过年才能吃上机器压的面条,物以稀为贵,那压面条就比手擀面稀罕,就显得高级。
差不多一天一顿的面条,平日里都是家里的女人自己擀出来的。
比如臊子面。
老家的臊子面在和面的时候要加点碱,水少面粉多,面团很硬,反复揉搓,等面团光滑后盖上湿笼布醒上一阵子,然后在案板上再反复揉很久,这才上擀面杖擀。
我再也没见过像老家那样擀面的了。
老家的案板是固定在厨房的,不像现在的案板不用了可以挂起来;大小也是今天的案板望尘莫及的,有现在案板四个大,应该不止,六个或八个都有可能。在案板上揉搓面团时,因为面团太硬,大人揉面或者擀面时常会脚后跟抬起来,脚尖着地,全身的力气都使在双手上,用力按压在面团上。
一开始,用的是短而粗的擀面杖,比现在擀饺子皮的擀面杖稍稍长一点点。等面团推开一些,就换上一根中等尺寸的擀面杖继续擀。因为面硬,连面扑都基本省了。如果用包谷面做面扑,面的口感就变得不纯粹了,面汤也就变浑浊了,这是老家的臊子面不能容忍的缺陷。
大人擀面,面团在案板上是匀速转着圈的,双手用力的地方都在擀面杖的中部。我一直想不明白一个问题,每一次发力都集中在中间,可为什么案板上的面还一直是中间厚四周薄呢?这在我眼里简直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难题。
每次短暂脱离擀面杖后在案板上摊开的面都圆形的,像圆规画出来那么规整。我觉得只要把面团在案板上转着圈地擀,面这么圆就是天经地义的。直到若干年后我也开始擀面了,而且我只擀小小的一块,每次只一人份的,摊开来的面在案板上还会是不规则的形状,三扁四不圆,我就是把标准一降再降,也不好意思说它是圆形的。可是过去那一案面,是要吃一家人的。那时候的一家人,可不是像现在的三口之家,像我家,就是七口人吃饭的。
多少事都是这样,当时只道是寻常,过后才觉不一般。
我一般是坐在灶房烧火那个角色。我一边烧一边看大人擀面。等案板上的面全部绕到擀面杖上后,大人用力把擀面杖墩到自己面前,这同时会伴着“咚”的一声响,然后再用力往案板深处一点点推开去。这个动作重复若干次,面就在案板上慢慢长开了。擀着擀着,擀面杖就不够用了,圆形的面片四周就失去了主心骨,只能虚虚地耷拉在擀面杖两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