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院深深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宅院深深
匍勤
眼花缭乱的蜜峰翅翼,盘旋在鹅黄的花蕊上,是真在吮吸花蜜的芬芳,还是刺扎那被深沉的岁月日渐尘封的记忆,我知道那呼不醒唤不来的厚重里,有伴随着成长的土房子,拟或是被一层又一层烟火色涂抹的失去了本色的窑洞,是它们构成我无法更改的身份,更是有别于弃农者独有的躬耕肩挑的外在形象……
(1)
也许是父亲眼光的前卫吧,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建房的人,都是令人羡慕的。难怪一段时间患精神衰弱症的大伯母,把她包裹成早已故去的我从没见过的奶奶,假托她身代言一般,说起许多鲜为人知的奶奶的所想所为,平素很瞧不起她的言行的大伯父,这一次也被盅惑,甚至不惜虔诚下跪。伯母的大意是:她(奶奶)睡的屋子(墓穴)四面透风,难避雨雪,且又衣裘单薄,而三儿(指我的父亲)却睡的是大上房,满满地享着清福……
一经开始,父亲就看通了她的那套把戏——正所谓看不惯穷人喝米粥。但碍于四十左右的侄儿脸,只得做罢。因为他相信,骗人的玩意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是猴子,迟早会露出尾巴的。
终久她那奇异的举止,引起了我姑舅爸的注意,毕竟他是奶奶的亲侄子,他与我的父亲是姑表弟兄,而且他还知道许多鲜为人知地关于我奶奶的事。果不其然,当他当面问我奶奶子妹有几个时,就露了破绽。因为装疯卖傻的大伯母仅知活着的几位,却不知道奶奶还有两位亲弟弟,民国十八(1929年)年大饥馑又染上瘟疫夭折后,就草草埋在村西的山沟畔边……
其实令伯母羡慕的所谓我家的大上房,相比现在我和弟弟那窗明几近、一砖到顶的大上房真是天地差别。但说回来,只就老房子前面的土檐台、墙柱子,就足以将我印象定格并且牵回——从小到大,从门外归来,第一印象,我不知道看了它多少回,而且靠着它在台阶上休息了多少次,而平日里因为洒扫,虽然坑坑窝窝,但满满的都是泥土的清新和馨香,仿佛我常嗅到来自母亲身上独有的体味。
说到老房子,心里最先勾画并浮现出的是那木门。
其实,这间房子碗口粗细的松椽和一整套门窗是五几年分化来锁家北塬地主家的西厢房,后来二伯和父亲分家时。一生从没红过脸的二伯只是象征性地拿了几根松椽,其余大部分都拱手让给了他的弟弟我的父亲。
那会儿,在一个村四十多户人中,拥有上房的就那么两三家,包括一些干部工人家庭。但事实上仅靠这些椽子,只能盖一间不大的小阁房,实在没办法,父亲只好从当时的供销社的山货铺又卖了十几根三米多长、一根八角钱的抬杠,不过是那种柠条一类的材料吧,才勉强凑够了宽五米深三米屋顶的需要。后来又请了木匠,将松散的门窗再度砸楔,才让房子的脸面不至于太过扭曲难看。
以父亲才三十的年龄,更有一帮乡亲们的八方投工。垒土块、砌墙、草泥抹面似乎没有多大难处。
问题是在那个年代,拥有一间上房,好像就是好家道的招牌。因此由公社、大队主导的救济粮、救济物的发放上大打折扣。
好在于我家的成份是下中农,虽不太又红又专,但足可以大鸣大放。
因此看着别人家有救济款、粮、物,母亲便有些愤愤不平。在那连年歉收的年代里,合家大小七张嘴,仅靠父母两个全劳力,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才深知。面对母亲的唠叨,父亲唯一能做的,只有温言相劝:忍忍就过去了,那些靠吃国家救济的有几人好转过……
事实上那会儿的现状真不如现在,现在的所谓低保、单亲、残疾等各种民政救济,除了在兜售一层人情与明暗关系外,更多的是在养懒汉。现在你去农村看看,那些反剪着手,无事转悠,或在人众场合玩扑克打麻将的几多壮年者,他们哪个不是有福利惠顾的。他们不再顺应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吃了睡睡了吃,一付真正吃穿不愁的小康逍遥态,一种永远难以扶起的阿斗状。
匍勤
眼花缭乱的蜜峰翅翼,盘旋在鹅黄的花蕊上,是真在吮吸花蜜的芬芳,还是刺扎那被深沉的岁月日渐尘封的记忆,我知道那呼不醒唤不来的厚重里,有伴随着成长的土房子,拟或是被一层又一层烟火色涂抹的失去了本色的窑洞,是它们构成我无法更改的身份,更是有别于弃农者独有的躬耕肩挑的外在形象……
(1)
也许是父亲眼光的前卫吧,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建房的人,都是令人羡慕的。难怪一段时间患精神衰弱症的大伯母,把她包裹成早已故去的我从没见过的奶奶,假托她身代言一般,说起许多鲜为人知的奶奶的所想所为,平素很瞧不起她的言行的大伯父,这一次也被盅惑,甚至不惜虔诚下跪。伯母的大意是:她(奶奶)睡的屋子(墓穴)四面透风,难避雨雪,且又衣裘单薄,而三儿(指我的父亲)却睡的是大上房,满满地享着清福……
一经开始,父亲就看通了她的那套把戏——正所谓看不惯穷人喝米粥。但碍于四十左右的侄儿脸,只得做罢。因为他相信,骗人的玩意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是猴子,迟早会露出尾巴的。
终久她那奇异的举止,引起了我姑舅爸的注意,毕竟他是奶奶的亲侄子,他与我的父亲是姑表弟兄,而且他还知道许多鲜为人知地关于我奶奶的事。果不其然,当他当面问我奶奶子妹有几个时,就露了破绽。因为装疯卖傻的大伯母仅知活着的几位,却不知道奶奶还有两位亲弟弟,民国十八(1929年)年大饥馑又染上瘟疫夭折后,就草草埋在村西的山沟畔边……
其实令伯母羡慕的所谓我家的大上房,相比现在我和弟弟那窗明几近、一砖到顶的大上房真是天地差别。但说回来,只就老房子前面的土檐台、墙柱子,就足以将我印象定格并且牵回——从小到大,从门外归来,第一印象,我不知道看了它多少回,而且靠着它在台阶上休息了多少次,而平日里因为洒扫,虽然坑坑窝窝,但满满的都是泥土的清新和馨香,仿佛我常嗅到来自母亲身上独有的体味。
说到老房子,心里最先勾画并浮现出的是那木门。
其实,这间房子碗口粗细的松椽和一整套门窗是五几年分化来锁家北塬地主家的西厢房,后来二伯和父亲分家时。一生从没红过脸的二伯只是象征性地拿了几根松椽,其余大部分都拱手让给了他的弟弟我的父亲。
那会儿,在一个村四十多户人中,拥有上房的就那么两三家,包括一些干部工人家庭。但事实上仅靠这些椽子,只能盖一间不大的小阁房,实在没办法,父亲只好从当时的供销社的山货铺又卖了十几根三米多长、一根八角钱的抬杠,不过是那种柠条一类的材料吧,才勉强凑够了宽五米深三米屋顶的需要。后来又请了木匠,将松散的门窗再度砸楔,才让房子的脸面不至于太过扭曲难看。
以父亲才三十的年龄,更有一帮乡亲们的八方投工。垒土块、砌墙、草泥抹面似乎没有多大难处。
问题是在那个年代,拥有一间上房,好像就是好家道的招牌。因此由公社、大队主导的救济粮、救济物的发放上大打折扣。
好在于我家的成份是下中农,虽不太又红又专,但足可以大鸣大放。
因此看着别人家有救济款、粮、物,母亲便有些愤愤不平。在那连年歉收的年代里,合家大小七张嘴,仅靠父母两个全劳力,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才深知。面对母亲的唠叨,父亲唯一能做的,只有温言相劝:忍忍就过去了,那些靠吃国家救济的有几人好转过……
事实上那会儿的现状真不如现在,现在的所谓低保、单亲、残疾等各种民政救济,除了在兜售一层人情与明暗关系外,更多的是在养懒汉。现在你去农村看看,那些反剪着手,无事转悠,或在人众场合玩扑克打麻将的几多壮年者,他们哪个不是有福利惠顾的。他们不再顺应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吃了睡睡了吃,一付真正吃穿不愁的小康逍遥态,一种永远难以扶起的阿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