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号坦克 维基百科(4)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四号坦克C型D型
1939年8月生产了140辆C型后,D型开始投入生产。D型重新安置车体机枪,同时炮塔机枪的内部炮盾改为外部炮盾。此外,装甲再次获得提升,侧面装甲的厚度增至20毫米。1939年9月波兰战役完结,军方决定增产四号坦克,并于9月27日予以编号Sd Kfz 161。
为了对抗马提尔达二型步兵坦克,德军原定替四号坦克换上由Pak 38反坦克炮改制而成的50毫米炮。然而,由于德军在法国进展神速,订单在进入生产程序前被取消
E型
1940年9月,四号坦克引进了E型。其将正前方装甲提升至50毫米,并临时在倾斜装甲加上一块30毫米厚钢板。最后,指挥官的车顶舱口向前移动。旧式四号坦克回厂修理时亦会作此改動。1939年12月至1941年4月期间并生产了280辆四号坦克E型。
F1型
1941年4月,四号坦克F型开始生产。与E型的附加式装甲不同的是,四号坦克F型于炮塔及正前方上直接安装上50毫米装甲,而侧部装甲亦同时加厚至30毫米。改装后车重22.3吨,这使厂商相应将履带宽度由380毫米增加至400毫米以减少地面平均承受的压力,宽一点的履带也有助安装雪地单向齿轮配件。生产商同时改造了滚轮及前链轮。
F2型
1941年5月26日,在巴巴罗萨行动前几星期的一场会议中,希特勒决定提高四号坦克的主要装备。克虏伯获得该合同,它整合了Pak 38反坦克炮到新型车体:Sd Kfz161/1。第一架原型于1941年11月15日交付。然而,一个月后出现的KV-1坦克与T-34坦克使德军发现他们需要一门更强力的坦克炮。1941年11月,曾经决定使用的50毫米炮又被放弃,改用莱茵金属制的75毫米反坦克炮,该炮后来称为75毫米Pak 40 L/46。由于该炮的后座行程甚高,四号坦克的炮塔根本放不下。因此军方以加装炮口制退器,加强制退机性能与缩短弹壳降低发射药装药量方式缩短后座行程,成为75毫米KwK 40 L/43。这些手段也造成PAK40与KWK40的弹药需要各自专用而不能通用互换,增加了后勤负担。最初四号坦克的炮管安装了单腔球型炮口制退器,它提供了略低于制退系统总需求一半的制退能力。
这种装备长炮管 7.5厘米KwK 40炮的四号坦克F型被命名为四号坦克F2型,同时装备短炮管的就改名为F1型。当发射39型穿甲弹时,炮弹的初速从以前的430米/秒提高到990米/秒,能于1,830米外穿透77毫米的钢制装甲板。坦克的重量此时增加到23.6吨。除了生产时装上长炮管外,有二十五辆回厂维修的亦改装上长炮管。三个月后,四号坦克F2型重新命名为G型,早期的G型与F2型没有太大分别。
四号坦克F1(上)
及F2型 (下)
G型
G型生产的一年当中,其又小改进了几次。鉴于该坦克几近达到改装上限,为了避免再增加重量,侧面附加的20毫米钢板遭到删除,但基本装甲厚度增加至30毫米。省下来的重量转移到前方装甲,该处附加了一块30毫米表面硬化装甲板,至此正面装甲厚达80毫米。正面装甲附加的30毫米装甲板其后又改至焊接在装甲上。除了因为增加重量而导致驱动系统发生技术问题,1942年11月8日的报告显示增厚的正面装甲受到部队好评。此时军方决定为四号坦克上一块30毫米附加装甲板,1943年1月5日,希特勒决定将所有四号坦克改为80毫米前装甲。此时,美军的M4雪曼坦克只能在100米以内击穿四号坦克的前装甲。为了简化生产,炮塔两侧和正面右侧的观察镜被拆除,而两个备用车轮则放在车体左侧后方。然后再将7个备用履带链放置在正面倾斜装甲板之上。
1939年8月生产了140辆C型后,D型开始投入生产。D型重新安置车体机枪,同时炮塔机枪的内部炮盾改为外部炮盾。此外,装甲再次获得提升,侧面装甲的厚度增至20毫米。1939年9月波兰战役完结,军方决定增产四号坦克,并于9月27日予以编号Sd Kfz 161。
为了对抗马提尔达二型步兵坦克,德军原定替四号坦克换上由Pak 38反坦克炮改制而成的50毫米炮。然而,由于德军在法国进展神速,订单在进入生产程序前被取消
E型
1940年9月,四号坦克引进了E型。其将正前方装甲提升至50毫米,并临时在倾斜装甲加上一块30毫米厚钢板。最后,指挥官的车顶舱口向前移动。旧式四号坦克回厂修理时亦会作此改動。1939年12月至1941年4月期间并生产了280辆四号坦克E型。
F1型
1941年4月,四号坦克F型开始生产。与E型的附加式装甲不同的是,四号坦克F型于炮塔及正前方上直接安装上50毫米装甲,而侧部装甲亦同时加厚至30毫米。改装后车重22.3吨,这使厂商相应将履带宽度由380毫米增加至400毫米以减少地面平均承受的压力,宽一点的履带也有助安装雪地单向齿轮配件。生产商同时改造了滚轮及前链轮。
F2型
1941年5月26日,在巴巴罗萨行动前几星期的一场会议中,希特勒决定提高四号坦克的主要装备。克虏伯获得该合同,它整合了Pak 38反坦克炮到新型车体:Sd Kfz161/1。第一架原型于1941年11月15日交付。然而,一个月后出现的KV-1坦克与T-34坦克使德军发现他们需要一门更强力的坦克炮。1941年11月,曾经决定使用的50毫米炮又被放弃,改用莱茵金属制的75毫米反坦克炮,该炮后来称为75毫米Pak 40 L/46。由于该炮的后座行程甚高,四号坦克的炮塔根本放不下。因此军方以加装炮口制退器,加强制退机性能与缩短弹壳降低发射药装药量方式缩短后座行程,成为75毫米KwK 40 L/43。这些手段也造成PAK40与KWK40的弹药需要各自专用而不能通用互换,增加了后勤负担。最初四号坦克的炮管安装了单腔球型炮口制退器,它提供了略低于制退系统总需求一半的制退能力。
这种装备长炮管 7.5厘米KwK 40炮的四号坦克F型被命名为四号坦克F2型,同时装备短炮管的就改名为F1型。当发射39型穿甲弹时,炮弹的初速从以前的430米/秒提高到990米/秒,能于1,830米外穿透77毫米的钢制装甲板。坦克的重量此时增加到23.6吨。除了生产时装上长炮管外,有二十五辆回厂维修的亦改装上长炮管。三个月后,四号坦克F2型重新命名为G型,早期的G型与F2型没有太大分别。
四号坦克F1(上)
及F2型 (下)
G型
G型生产的一年当中,其又小改进了几次。鉴于该坦克几近达到改装上限,为了避免再增加重量,侧面附加的20毫米钢板遭到删除,但基本装甲厚度增加至30毫米。省下来的重量转移到前方装甲,该处附加了一块30毫米表面硬化装甲板,至此正面装甲厚达80毫米。正面装甲附加的30毫米装甲板其后又改至焊接在装甲上。除了因为增加重量而导致驱动系统发生技术问题,1942年11月8日的报告显示增厚的正面装甲受到部队好评。此时军方决定为四号坦克上一块30毫米附加装甲板,1943年1月5日,希特勒决定将所有四号坦克改为80毫米前装甲。此时,美军的M4雪曼坦克只能在100米以内击穿四号坦克的前装甲。为了简化生产,炮塔两侧和正面右侧的观察镜被拆除,而两个备用车轮则放在车体左侧后方。然后再将7个备用履带链放置在正面倾斜装甲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