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历史上就有有没张三丰?(图)(3)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之所以不把太极拳像上文单独列出来加以探讨,是因为这个话题太广,不得不提的是,生活在公元17世纪的黄宗羲曾说过,“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丰”,这就有些意思了,留待有兴趣的朋友研究。
与上篇文字从关于张三丰活动的历史记录出发不同,本篇文字要从另一个方向来接近主题,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朱元璋不是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么,他的儿子应该是第二个皇帝才对,怎么成了第三个皇帝呢?这里很有意思,朱元璋的太子死在了他父亲的前面,于是朱元璋把皇位留给了皇太孙允炆,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孙子做了第二个皇帝,这儿子就不高兴了,结果朱棣造反,夺了政权,接过他侄子手中的接力棒,成了第三个皇帝。
这段历史早已有无数人在研究,这里赘述如此,其实是想提炼出两个有用的内容:
朱棣篡位不管他后来怎么有为,又是北征蒙古、东御倭寇,又是编著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他就是篡位这一点可无法辩解,因为朱元璋没选他呀。虽然我们今天看来无所谓,只要能把国家治得好,把生产搞得好,人们安居乐业,没事还可以打打麻将跳跳舞,管他是不是名正言顺,但是在当时,在那个特定的环境,在他获得政权之初,那么多人盯着皇位,这是一个很致命的劣势,何况,传说建文帝还没有死。
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有没有死于宫中那场大火,这是中国历史“四大谜案”之一。直到今天,还不断的有人站出来说自己是建文帝的后裔——比较靠谱的有“让”氏、“让銮”氏一说,“让銮”,让出金銮宝座,这很好理解。关于建文帝的争论很多,这里不做细述,试想,我们今天都如此在意的一个话题,朱棣怎么会不为此纠结呢?前皇帝,朱元璋认可的皇帝,他的侄子,下落不明,他却要光明正大的取而代之了,建文帝一派的势力会答应么?封建达忠教育下的臣子会答应么?人民会怎么看待他?
有了上述两点,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与张三丰密不可分的“道教”在唐宋元明这四朝的待遇问题。唐朝皇上姓李,与道教创始人老子同姓,李氏王朝充分利用这一点,互惠互利,道教在唐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接下来的宋朝,真宗皇帝也学习前朝,说他的远祖赵玄朗得到玉皇之命而授天书于赵宋,又是一次互惠互利,道教成了国教。
元朝时代,成吉思汗还是蛮看重道教的,他亲自接见了当时道教的领军人物丘处机,对他很是尊敬,还根据丘处机的建议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指示,一时间,道教又一次大红大紫,道士们甚至开始霸占佛教徒的寺院,这一历史事件在名著《西游记》中都有所影射。
但好景不长,元朝的第三个皇帝元宪宗蒙哥汗即位后,已深得权贵支持的佛教开始了有官方背景的反击战,由于道教本身有一些元朝统治者所忌讳的观点,如全真教徒们大肆宣扬的《老子化胡经》,什么是胡?当时来说,统治者们就是胡!所以道教的根本地位开始被动摇。公元1258年,元世祖忽必烈出面,组织了各有五百余名精英教徒参加的道、佛两教大辩论,全真教徒惨败,忽必烈为了让他们输的心服口服,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要他们表演自己宣称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绝活,全真教一败涂地。公元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焚毁道教经典,参加这次辩论会的全真教领袖人物,被押往寺院,剃发为僧,五百多处道观,被勒令交给佛教徒居住,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又成为了《西游记》的创作背景。
到了张三丰所处的时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并不相信鬼神,他在他自己的文章里面明确提出“其神佛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意思是如果能利用鬼神之说来巩固自己的“王纲”,那就真是太好了!朱元璋道、佛并重,同时还扶持其他的民间信仰,有人要问,他难道不怕新的宗教兴起后,象明教那样推翻他的政权吗?他自有办法,你要是想研究佛、道,可以!考个证先,而且年龄也要合适,这样就把两大教控制住了,至于民间散教,一般都缺乏组织性,不会带来多大困扰。
与上篇文字从关于张三丰活动的历史记录出发不同,本篇文字要从另一个方向来接近主题,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朱元璋不是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么,他的儿子应该是第二个皇帝才对,怎么成了第三个皇帝呢?这里很有意思,朱元璋的太子死在了他父亲的前面,于是朱元璋把皇位留给了皇太孙允炆,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孙子做了第二个皇帝,这儿子就不高兴了,结果朱棣造反,夺了政权,接过他侄子手中的接力棒,成了第三个皇帝。
这段历史早已有无数人在研究,这里赘述如此,其实是想提炼出两个有用的内容:
朱棣篡位不管他后来怎么有为,又是北征蒙古、东御倭寇,又是编著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他就是篡位这一点可无法辩解,因为朱元璋没选他呀。虽然我们今天看来无所谓,只要能把国家治得好,把生产搞得好,人们安居乐业,没事还可以打打麻将跳跳舞,管他是不是名正言顺,但是在当时,在那个特定的环境,在他获得政权之初,那么多人盯着皇位,这是一个很致命的劣势,何况,传说建文帝还没有死。
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有没有死于宫中那场大火,这是中国历史“四大谜案”之一。直到今天,还不断的有人站出来说自己是建文帝的后裔——比较靠谱的有“让”氏、“让銮”氏一说,“让銮”,让出金銮宝座,这很好理解。关于建文帝的争论很多,这里不做细述,试想,我们今天都如此在意的一个话题,朱棣怎么会不为此纠结呢?前皇帝,朱元璋认可的皇帝,他的侄子,下落不明,他却要光明正大的取而代之了,建文帝一派的势力会答应么?封建达忠教育下的臣子会答应么?人民会怎么看待他?
有了上述两点,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与张三丰密不可分的“道教”在唐宋元明这四朝的待遇问题。唐朝皇上姓李,与道教创始人老子同姓,李氏王朝充分利用这一点,互惠互利,道教在唐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接下来的宋朝,真宗皇帝也学习前朝,说他的远祖赵玄朗得到玉皇之命而授天书于赵宋,又是一次互惠互利,道教成了国教。
元朝时代,成吉思汗还是蛮看重道教的,他亲自接见了当时道教的领军人物丘处机,对他很是尊敬,还根据丘处机的建议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指示,一时间,道教又一次大红大紫,道士们甚至开始霸占佛教徒的寺院,这一历史事件在名著《西游记》中都有所影射。
但好景不长,元朝的第三个皇帝元宪宗蒙哥汗即位后,已深得权贵支持的佛教开始了有官方背景的反击战,由于道教本身有一些元朝统治者所忌讳的观点,如全真教徒们大肆宣扬的《老子化胡经》,什么是胡?当时来说,统治者们就是胡!所以道教的根本地位开始被动摇。公元1258年,元世祖忽必烈出面,组织了各有五百余名精英教徒参加的道、佛两教大辩论,全真教徒惨败,忽必烈为了让他们输的心服口服,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要他们表演自己宣称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绝活,全真教一败涂地。公元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焚毁道教经典,参加这次辩论会的全真教领袖人物,被押往寺院,剃发为僧,五百多处道观,被勒令交给佛教徒居住,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又成为了《西游记》的创作背景。
到了张三丰所处的时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并不相信鬼神,他在他自己的文章里面明确提出“其神佛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意思是如果能利用鬼神之说来巩固自己的“王纲”,那就真是太好了!朱元璋道、佛并重,同时还扶持其他的民间信仰,有人要问,他难道不怕新的宗教兴起后,象明教那样推翻他的政权吗?他自有办法,你要是想研究佛、道,可以!考个证先,而且年龄也要合适,这样就把两大教控制住了,至于民间散教,一般都缺乏组织性,不会带来多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