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年前的那一场雪(2)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还是到院子里走走吧。”柳宗元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披上斗篷,推开房门,一阵寒风迎面吹来,一枚树叶飘落到他头上,接着又翻落到地上。不远处传来沙沙的扫地声,原来还是刚才给他送水的小沙弥,正在认认真真地扫地,一扫帚,又一扫帚,不急不徐,不肯落下任何一个角落。他走上前问道:“小师父,龙兴寺是清净之地,这地上除了落叶,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可以扫,你为什么还要这样仔细呢?”
“柳大人没听说过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柳宗元正要作答,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和尚走了过来,他就是龙兴寺的主持重巽,柳宗元连忙双手合十,法师回礼后问道:“柳司马也对扫地感兴趣?这可是我们出家人一项重要的修行啊。”
“法师慈悲,小师父扫得好,我来说说扫地的道理,法师看我说的对不对。佛教北宗讲究渐悟,所以神秀法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慧能法师是佛教南宗,讲究顿悟,所以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重巽法师击掌大笑,“讲得好,看来柳司马不光文章写得好,对我们佛学的公案也是颇有研究。”
“惭愧惭愧,我是刚刚入门,我的同乡前辈王摩诘可是深通禅理的大家,诗画俱佳,被世人奉为‘诗佛’。当然他的风景诗也写得极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几分禅意在里面。记得他有一首《 汉江临眺》就写到了永州的萧水,你们听听有没有画面感。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说到这里,柳宗元好像想起了什么,原来他好久没有去萧水边上看看了。告辞了重巽法师和小沙弥,他走出龙兴寺的山门,沿着山间小路向江边走去。
第三章【问道】
柳宗元穿行在冬日空旷的树林中,脚下一层厚厚的落叶,踩上去簌簌有声,四周随处可见一两人都难以合抱的樟木、松树、红枫等大树,远处山岗上几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在寒风中巍然屹立,就像是坚守阵地的戍边将士。地上的野草已经枯萎了,趴伏在大地上,像是一群抱团取暖的孩子,唯有几株不知名的灌木翠绿依旧,枝头上结满了一串串鲜艳的红豆,在阴沉清冷的天气里愈发引人注目。柳宗元随口吟道: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很清苦,孤身寡人,没有亲情的陪伴,缺少朋友的安慰。当然他并不甘心陷在痛苦之中,希望能从挫折痛苦中走出来,怎么办?到哪里寻求慰藉?——到自然中去,到山水之间寻求答案。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孩子。老子在《道德经》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万事万物一样,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其实热爱自然如同热爱自由一样,是人类的第一天性。就在前不久,他去游览了一处叫做“小石潭”的地方,回来写了一篇游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自然造物,妙在天成,就如同这山里面的一棵树,一棵小草,小石潭中的一条鱼,一块石头,都是自然之子,天赋生命,各具特色,各美其美,都值得人去亲近,都会给人类以启发。
第四章【敬雪】
“柳大人没听说过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柳宗元正要作答,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和尚走了过来,他就是龙兴寺的主持重巽,柳宗元连忙双手合十,法师回礼后问道:“柳司马也对扫地感兴趣?这可是我们出家人一项重要的修行啊。”
“法师慈悲,小师父扫得好,我来说说扫地的道理,法师看我说的对不对。佛教北宗讲究渐悟,所以神秀法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慧能法师是佛教南宗,讲究顿悟,所以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重巽法师击掌大笑,“讲得好,看来柳司马不光文章写得好,对我们佛学的公案也是颇有研究。”
“惭愧惭愧,我是刚刚入门,我的同乡前辈王摩诘可是深通禅理的大家,诗画俱佳,被世人奉为‘诗佛’。当然他的风景诗也写得极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几分禅意在里面。记得他有一首《 汉江临眺》就写到了永州的萧水,你们听听有没有画面感。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说到这里,柳宗元好像想起了什么,原来他好久没有去萧水边上看看了。告辞了重巽法师和小沙弥,他走出龙兴寺的山门,沿着山间小路向江边走去。
第三章【问道】
柳宗元穿行在冬日空旷的树林中,脚下一层厚厚的落叶,踩上去簌簌有声,四周随处可见一两人都难以合抱的樟木、松树、红枫等大树,远处山岗上几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在寒风中巍然屹立,就像是坚守阵地的戍边将士。地上的野草已经枯萎了,趴伏在大地上,像是一群抱团取暖的孩子,唯有几株不知名的灌木翠绿依旧,枝头上结满了一串串鲜艳的红豆,在阴沉清冷的天气里愈发引人注目。柳宗元随口吟道: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很清苦,孤身寡人,没有亲情的陪伴,缺少朋友的安慰。当然他并不甘心陷在痛苦之中,希望能从挫折痛苦中走出来,怎么办?到哪里寻求慰藉?——到自然中去,到山水之间寻求答案。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孩子。老子在《道德经》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万事万物一样,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其实热爱自然如同热爱自由一样,是人类的第一天性。就在前不久,他去游览了一处叫做“小石潭”的地方,回来写了一篇游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自然造物,妙在天成,就如同这山里面的一棵树,一棵小草,小石潭中的一条鱼,一块石头,都是自然之子,天赋生命,各具特色,各美其美,都值得人去亲近,都会给人类以启发。
第四章【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