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我们的父亲母亲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引子:都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母亲,可母亲用伟大换来了怎样的回报?
从北京探望母亲回来,我反而对她更加牵念。我常常不由自主的幻想着她来汉跟我们一起生活的情景:睡哪个屋(自然是主卧,父母在便是一家之主),去哪儿买菜,做什么好吃的,如何打发闲暇的时间,过怎样的生活。就拿今天来说吧,天气是难得的凉爽,外面下着大雨,不能出门,我和毕天乐坐在客厅的窗前看书、写作业,母亲则坐在沙发上做些零活,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只跟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吹着电扇,处在同一空间下,就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可是她不能,至少现在不能。作为女儿,我深深知道她心里的负累,(她是个对自己要求甚为苛刻,从来都只会为别人着想的人),可我不能替她,甚至能为她做的,回报给她的也少之又少。就像在北京南海子公园,她采摘了一些黄花菜,跟我诉说着它的好处,做法,我回来立马订了两包,给她邮过去,她却甚为严肃地批评了我;我带她买衣服,她总不肯挑贵的,也不肯多买,固执地几乎不近人情,说到底,她是怕我们花钱,是心疼我们。
可谁曾心疼过她们?心疼她们含辛茹苦的养育?心疼她们苦难深重的人生?心疼她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心疼她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我亲爱的母亲啊,在我们心里,千金都不如您一笑啊,只要您喜欢,您需要,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这是作为子女的心疼和感恩。
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我亲眼看着他们日复一日,披星戴月的操劳,仅仅为了生活和供我们姐弟三人读书。太阳把他们年轻的皮肤晒得黝黑,繁重的农活压弯了他们的腰身,摧垮了他们的身体。他们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物质也极大的不丰富,吃穿都有配额,买东西都要粮票;那时候过年才能吃上的白面馒头还是送礼的佳品。一直到我们离家读大学前,农村都是相对贫穷的状态。一大家人一餐只吃一个菜,不是白菜就是土豆(当然是自己种的),从没吃过鱼,也没买过菜,因为没有卖的;一件衣服能穿好多好多年,哥哥穿了弟弟穿,小的是甚少能穿上新衣服的,我记得我的一件35元的粉红棉袄,就一直从小学穿到了高中(一是买得大,二是没长个);那时四代同堂,却只有两个屋,我们一大家人睡在一个炕上;那时候还用煤油灯,谁家有电视都想当稀奇,放学后或晚上都会迎来一群小看客。
我们三个都读书,从小学读到初中高中大学,即便如此,我想父母也从未想过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家千里,像蒲公英一样,四散天涯,远离故乡。那时的日子是一眼望得到底的,或许我们也会像他们那样,继续种地,继续生活在那个农村。因此父母早早地为两个弟弟寻了地方,打上地基,准备他们将来结婚成家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之爱子,则倾其所有,全部相授;父母之爱子,则倾尽全力,死而后已!可我们终究没有再回去,而父母也被裹挟着,从农村来到城市。
他们来到城市,不是享受生活,不是享有子女的所得,而是恰恰相反,是发挥余热!我常常想这两种生活的区别,哪种是他们所希望的?哪种能让他们更轻松,更自在,更快乐?哪种能让他们体会到终于从苦难的日子里熬出了头,可以过上称之为幸福的生活?毕竟,国力日渐强盛,时代飞速发展,吃穿住用行早已不成问题。
我在北京的小区里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孩子,这很多很多孩子后面就跟着很多很多老人,他们朴素的穿着,饱经沧桑的面容,不再挺拔健的身体,跟这个人人向往的大都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这群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的人,心里经历了怎样辛苦的过往,有哪些难言的心酸,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我一清二楚!而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享受父母的付出,认为那是理所当然,虽处同一个屋檐下,却交谈甚少,陪伴更少,我们闭目塞听,假装看不到他们的辛劳,也忽略了他们的内心和需求,转而把精力、时间都放在了工作、孩子和自己的享受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