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又出现了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今天下课后,任子帅问了一个问题:老师,学习《祭十二郎文》有啥用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九年前,就有学生问了同样的问题,我写了一篇《中学生为什么要学古文》放在博客上,算是对他的回答。
我已经很久不去博客了,今天想起来就去找了找这篇旧文,发现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居然有4767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真正帮几个学生解决他们的疑惑。
九年过去了,今天重提老问题,还是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有用与无用,实在是个很难掰扯清楚的问题。庄子在《逍遥游》里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述“有用无用”之辨,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庄子。
我们凡人,很容易陷入有用无用的纠结中。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不只是古文面临着这样的质疑,数学也没能幸免啊,谁买菜用得着函数知识呢?你以为物理化学英语等等学科就没有被怀疑吗?怎么可能呢?
姑且不论我们现在开设的科目有没有用,单说说人类发展到现在,实用至上起码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标准吧,我倒觉得无用和审美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用心,你难道不能从《祭十二郎文》中发现语言的美吗?“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寥寥数语,整散结合,韩愈人未老而身已衰的状态就跃然纸上。你难道不能对韩愈的悲哀产生共鸣吗?“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两个动作,寥寥八字,何其沉痛悲哀,这不就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吗?……
生活中,应该没有人只关注实用吧。衣食住行,哪一样离得开审美?而审美,大体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无需审美,人也能活下去,可总归是少了些什么,而少的这些东西,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还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
《逍遥游》里有一棵大树,叫“臭椿”。它的树干上有许多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不合规矩和取材的需要。它长在路边,连木匠都不看它一眼,大家都鄙弃它,大而无用。
可庄子却说:你应该把它栽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然后悠然自得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底下——这该有多舒服啊!
这不就是审美吗?
再贴一遍2012年的旧文。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古文
今天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个男生问:“除了考试,学这些到底有啥用呢?”这个问题还引起了其他几个同学的共鸣。
我回答:“刚才那个谁偷偷照镜子,我开玩笑说他再照也不会成为潘安,你貌似没有听懂啊。如果读点古文,这种被别人讽刺挖苦了还不知道的情况就基本不会出现了。”
不过我还是打算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浙江大学曾对已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大学中文课程中最有用的是哪一门?结果出人意料,“古代文学”高居第一。绝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古代文学能够陶冶情操,养成气质,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成绩。
文言文并没有完全退出我们的现代生活。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如“总而言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闻过则喜、反之、出污泥而不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它并没有消退、死亡,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我们天天口中说着、手下写着而不自知罢了。
文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学习文言文,能使我们真切触摸到中国的气质。读不懂文言文,也就读不懂古代文献,所谓继承、吸收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而中国文化的底蕴始于古代文学,文言文记载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如《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唐诗、宋词、小说、曲赋等等,它们的智慧与价值,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暗淡,而是愈来愈发出其夺目的光辉,泽被后人。为人处世的许多原则、理念得益于《周易》;治国经营之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史记》《资治通鉴》多有总结……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文言写成的。靠它,我们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形成了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祖先的智慧、经验传到千年万世而不会产生变化,靠的就是文言文。你能读懂文言文,你就可以跟孔夫子交谈,跟孟夫子见面,彼此能够沟通交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九年前,就有学生问了同样的问题,我写了一篇《中学生为什么要学古文》放在博客上,算是对他的回答。
我已经很久不去博客了,今天想起来就去找了找这篇旧文,发现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居然有4767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真正帮几个学生解决他们的疑惑。
九年过去了,今天重提老问题,还是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有用与无用,实在是个很难掰扯清楚的问题。庄子在《逍遥游》里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述“有用无用”之辨,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庄子。
我们凡人,很容易陷入有用无用的纠结中。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不只是古文面临着这样的质疑,数学也没能幸免啊,谁买菜用得着函数知识呢?你以为物理化学英语等等学科就没有被怀疑吗?怎么可能呢?
姑且不论我们现在开设的科目有没有用,单说说人类发展到现在,实用至上起码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标准吧,我倒觉得无用和审美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用心,你难道不能从《祭十二郎文》中发现语言的美吗?“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寥寥数语,整散结合,韩愈人未老而身已衰的状态就跃然纸上。你难道不能对韩愈的悲哀产生共鸣吗?“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两个动作,寥寥八字,何其沉痛悲哀,这不就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吗?……
生活中,应该没有人只关注实用吧。衣食住行,哪一样离得开审美?而审美,大体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无需审美,人也能活下去,可总归是少了些什么,而少的这些东西,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还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
《逍遥游》里有一棵大树,叫“臭椿”。它的树干上有许多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不合规矩和取材的需要。它长在路边,连木匠都不看它一眼,大家都鄙弃它,大而无用。
可庄子却说:你应该把它栽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然后悠然自得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底下——这该有多舒服啊!
这不就是审美吗?
再贴一遍2012年的旧文。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古文
今天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个男生问:“除了考试,学这些到底有啥用呢?”这个问题还引起了其他几个同学的共鸣。
我回答:“刚才那个谁偷偷照镜子,我开玩笑说他再照也不会成为潘安,你貌似没有听懂啊。如果读点古文,这种被别人讽刺挖苦了还不知道的情况就基本不会出现了。”
不过我还是打算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浙江大学曾对已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大学中文课程中最有用的是哪一门?结果出人意料,“古代文学”高居第一。绝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古代文学能够陶冶情操,养成气质,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成绩。
文言文并没有完全退出我们的现代生活。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如“总而言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闻过则喜、反之、出污泥而不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它并没有消退、死亡,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我们天天口中说着、手下写着而不自知罢了。
文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学习文言文,能使我们真切触摸到中国的气质。读不懂文言文,也就读不懂古代文献,所谓继承、吸收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而中国文化的底蕴始于古代文学,文言文记载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如《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唐诗、宋词、小说、曲赋等等,它们的智慧与价值,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暗淡,而是愈来愈发出其夺目的光辉,泽被后人。为人处世的许多原则、理念得益于《周易》;治国经营之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史记》《资治通鉴》多有总结……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文言写成的。靠它,我们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形成了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祖先的智慧、经验传到千年万世而不会产生变化,靠的就是文言文。你能读懂文言文,你就可以跟孔夫子交谈,跟孟夫子见面,彼此能够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