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了,好好谈谈读书这件事(3)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高中,斥巨资买下一套白话版《资治通鉴》,配合城门楼地摊附近买的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各类其他历史书,读了甚多的历史。当然,也买过十几期的《读书》杂志,上面写满了各类情感、励志和人生故事。
后来,在校门口的书屋买过一本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对其中“酱缸文化”的概念印象颇深。只是被同学借走,又被老师没收。她过意不去,特意买了本余秋雨谈论“昆曲”的著作,送给我。
要说高中读的最深奥的几本书,一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也是在小小的MP4上,深夜蒙着被子(为躲避宿管检查)读完的。到现在什么都不记得,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愣生生读完了。二是小仲马的《茶花女》。中午买下,下午一动不动一口气读完。
高二高三,像个机器人似的疯狂学习,读的书愈来愈少。
大抵这个阶段读书,是为了求知。虽然我后来背叛了余秋雨,对他不再有任何兴趣,但不得不承认,是他告诉我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我想,等到我上了大学,可以正儿八经读书而没有任何负累的时候,一定要亲自走向那些名字。
四 大学
上大学前,还读过几本网络小说,凤歌的《昆仑》《沧海》和老猪的《紫川》。这三本书纠正了我对网络小说的偏见。只记得当时在一个非智能按键手机上,一页一页地翻了十几天,近乎不眠不休地读完。原来,网络小说绝非粗制滥造的快餐,当正视之。
大一,我报名图书馆的勤工俭学,在里面每周工作8小时。工作间隙,就坐在地上,翻开民国史和民国文人那一栏,疯狂阅读。那时,想的是,也许我应该专门研究某一段时期的历史。于是选定了民国。读了十几本后,又偶尔读些乱七八糟的传记、世界史、名人评传以及王小波、野夫、木心等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随手翻开一本,觉得有趣,就读下去。但这个阶段,也没读多少。依然处于求知阶段。
大二,买了一个iPad和汉王电纸书,学会了网上搜罗电子书。于是读完了《鬼吹灯》《盗墓笔记》《大秦帝国》这类的“畅销小说”,也读过余华、莫言、冯唐、王朔、阿城等人的诸多作品。内心鼓动的文学梦,一直在隐隐燃着,想要写点什么的热情,撺掇我读了很多叙事类的、文化类的、读书类的书。当然这个时候,也没忘记历史,如《邓小平时代》“世界史”的某些伟人故事等读过不少。哲学方面,接触到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作品,也读了冯友兰和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尤其喜欢钱穆。他的思想史讲稿尤其深刻。
大三那年,新图书馆建成,称之为“大阅城”。我依旧在那里勤工俭学,对各个楼层的书籍情况还算了解。几乎每天都会跑去四楼的新书区(每有新购入的文史哲艺术等类的书籍,都会陈列在此)蹲守半天,翻个三四小时,选定五六本,坐到桌前,一读就到晚上。也就是那时,想着自己应该考研,定下要考北京大学的现当代文学,有针对性地读了现当代文学作家的多数作品,像鲁迅文学奖这种的获奖作品,挨个去读,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阎连科。而后又找来阎连科的各种“禁书”,在iPad上读完。之后我感觉,莫言之后,最有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就是阎连科。
准备考研那段时间,我利用吃饭、拉屎、睡觉和“休闲”(学习累了的间隙允许自己走神几分钟)时间,第一次完整读完《红楼梦》和《西游记》。原来《西游记》和电视里的那些形象,相差甚远,读出很多有趣的东西。而《红楼梦》,称之为中国第一小说,应该没几个人投反对票。
大四,因为认识了以后工作中的老板,开始写剧本,考研的事扔下了。读书呢,还是以前的老路子,逮到什么读什么,这时候多以文学为主,哲学和历史类的几乎不怎么读了。
整个大学吧,文史哲艺术人物网络等各类书籍,纷纷杂杂,读了260来本,最后落到文学上,毕竟自己是05年就励志要做作家的人,多读文学也是应该的。
后来,在校门口的书屋买过一本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对其中“酱缸文化”的概念印象颇深。只是被同学借走,又被老师没收。她过意不去,特意买了本余秋雨谈论“昆曲”的著作,送给我。
要说高中读的最深奥的几本书,一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也是在小小的MP4上,深夜蒙着被子(为躲避宿管检查)读完的。到现在什么都不记得,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愣生生读完了。二是小仲马的《茶花女》。中午买下,下午一动不动一口气读完。
高二高三,像个机器人似的疯狂学习,读的书愈来愈少。
大抵这个阶段读书,是为了求知。虽然我后来背叛了余秋雨,对他不再有任何兴趣,但不得不承认,是他告诉我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我想,等到我上了大学,可以正儿八经读书而没有任何负累的时候,一定要亲自走向那些名字。
四 大学
上大学前,还读过几本网络小说,凤歌的《昆仑》《沧海》和老猪的《紫川》。这三本书纠正了我对网络小说的偏见。只记得当时在一个非智能按键手机上,一页一页地翻了十几天,近乎不眠不休地读完。原来,网络小说绝非粗制滥造的快餐,当正视之。
大一,我报名图书馆的勤工俭学,在里面每周工作8小时。工作间隙,就坐在地上,翻开民国史和民国文人那一栏,疯狂阅读。那时,想的是,也许我应该专门研究某一段时期的历史。于是选定了民国。读了十几本后,又偶尔读些乱七八糟的传记、世界史、名人评传以及王小波、野夫、木心等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随手翻开一本,觉得有趣,就读下去。但这个阶段,也没读多少。依然处于求知阶段。
大二,买了一个iPad和汉王电纸书,学会了网上搜罗电子书。于是读完了《鬼吹灯》《盗墓笔记》《大秦帝国》这类的“畅销小说”,也读过余华、莫言、冯唐、王朔、阿城等人的诸多作品。内心鼓动的文学梦,一直在隐隐燃着,想要写点什么的热情,撺掇我读了很多叙事类的、文化类的、读书类的书。当然这个时候,也没忘记历史,如《邓小平时代》“世界史”的某些伟人故事等读过不少。哲学方面,接触到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作品,也读了冯友兰和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尤其喜欢钱穆。他的思想史讲稿尤其深刻。
大三那年,新图书馆建成,称之为“大阅城”。我依旧在那里勤工俭学,对各个楼层的书籍情况还算了解。几乎每天都会跑去四楼的新书区(每有新购入的文史哲艺术等类的书籍,都会陈列在此)蹲守半天,翻个三四小时,选定五六本,坐到桌前,一读就到晚上。也就是那时,想着自己应该考研,定下要考北京大学的现当代文学,有针对性地读了现当代文学作家的多数作品,像鲁迅文学奖这种的获奖作品,挨个去读,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阎连科。而后又找来阎连科的各种“禁书”,在iPad上读完。之后我感觉,莫言之后,最有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就是阎连科。
准备考研那段时间,我利用吃饭、拉屎、睡觉和“休闲”(学习累了的间隙允许自己走神几分钟)时间,第一次完整读完《红楼梦》和《西游记》。原来《西游记》和电视里的那些形象,相差甚远,读出很多有趣的东西。而《红楼梦》,称之为中国第一小说,应该没几个人投反对票。
大四,因为认识了以后工作中的老板,开始写剧本,考研的事扔下了。读书呢,还是以前的老路子,逮到什么读什么,这时候多以文学为主,哲学和历史类的几乎不怎么读了。
整个大学吧,文史哲艺术人物网络等各类书籍,纷纷杂杂,读了260来本,最后落到文学上,毕竟自己是05年就励志要做作家的人,多读文学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