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了,好好谈谈读书这件事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一 小学
幼时读书,多因自身贫瘠及书价便宜。
1999年夏天,西张村举行庙会,当时我六岁,在地摊上花5角钱换来人生的第一本书。一本很薄的约莫30页的图册寓言故事,所有汉字都注有拼音。封面似乎绘有一只毛驴,第一篇故事讲的也正是毛驴。结尾带有道德劝诫的意味。随后一年,又买过两本类似的读物。当时,对故事的认知仅限于父亲口中的各类“狐仙”、街坊邻里口述的鬼怪以及拼音图册里的寓言。
2003年,小学三年级,同样是庙会,我用姥爷和母亲给的零花钱,凑整五元,买了一本三百多页的盗版书《成功学》(拿破仑·希尔著)。这是笔巨款,也是一本“巨著”。书里罗列了成功者的几十个品质,例如诚实、领导力、观察力等。我当时用铅笔在每一章的品质下面,写下歪歪扭扭的自我检查。后来,这本书还被班主任借走。再后来,遗失了。
三四年级时,问爸妈讨钱,到城里的新华书店买下《成语故事》《科学家的故事》以及一本《新华字典》。前两套书,翻来覆去看了多遍,学到了诸多如“暗度陈仓”、“唇亡齿寒”等历史故事,也记住了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众多科学大家。有不认识的字,我就自个儿查字典。闲的时候,还喜欢拿出字典,找对应的忻州方言的字。
那时,小学好友李帅家里有钱,常买玩具和零钱。他还买过两本书,一本是《安徒生童话》,一本是《伊索寓言》(也许是“童话故事”,我记不清了)。我翻来覆去,读了多遍,多数故事都能随口复述。
有一天,学校来了个书商,搬了几个箱子,堆在校长室门口,里面有中小学生名著和一套宏大的精装辞海。校长和老师们说,想买的,下午带钱过来。这是正当的买书理由,犹如学费。我正大光明地向母亲要钱,她如数给了我10元,也可能是20。那次我买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很快读完。那时候,大体上对书的认识,形成两种:一种是功能性的,类似《成功学》《科学家的故事》这种,甚至劝诫及修身的寓言故事也可归为此类;另一种是文学性的,就是编一些人,经历一些事,没有什么直接的目的,就只是单纯的故事而已。
五年级,上了一个“英才培训班”。老师给每个学生分派一本名著,要求每次上课背诵三十分钟,默写三十分钟。分配到我手里的是茅盾的《子夜》。写的是民国资本家的故事。语言腐朽了些,现在怕是读不下去了。当时怕上课背不好,往往会提前在家背上一个多小时。最后好像也只背了1/5。这也算是某种文学训练吧,可是我一无所得。那年,我还买了个步步高复读机,美其名曰是要学习。结果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伏魔记》和《三国霸业》的电子游戏上。不过呢,也在那上面读完了《鲁宾逊漂流记》和《泰坦尼克号》(好像是根据电影改编的小说,其文本与电影如出一辙)。
我还记得,小学时,村大队斜对门开了一家书影店,卖些书本文具、笔墨影碟。这店租的是小学好友李飞家的屋子。李飞可随时借里面的书来看。我托他,读完里里面的“外星人”“UFO”这类的文本,并经由他手,借走一个女同学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青少年版)。脑子里塞了满满当当的奇情异事。
整个小学基本上就读了这么些。少,陋,回头来看,只有“鲁滨逊”值得再读。但多少还是读了些,谈不上更多的热爱或求知,只是因为“书”跟“学习”紧密相连,向父母伸手买书,会有一种天然的正当性。如果换成买玩具或零食,我自己就先胆怯了。当然他们倒不是不给,是我自己天然地以为,跟家里要钱置换个人的闲乐,是一种当受谴责的事。那时,也就十来岁吧。
二 初中
五年级时,我几乎确立了这辈子要当作家的宏愿。就读忻州七中后,我分外重视语文。当时的语文老师冯海鹰也分外“留意”我,从用词到写作风格,一再提点。比如他说,少学徐志摩,多学老舍。那时,当然不解其意,甚至还有一点不以为然。现在才懂那时的浅薄无知。
幼时读书,多因自身贫瘠及书价便宜。
1999年夏天,西张村举行庙会,当时我六岁,在地摊上花5角钱换来人生的第一本书。一本很薄的约莫30页的图册寓言故事,所有汉字都注有拼音。封面似乎绘有一只毛驴,第一篇故事讲的也正是毛驴。结尾带有道德劝诫的意味。随后一年,又买过两本类似的读物。当时,对故事的认知仅限于父亲口中的各类“狐仙”、街坊邻里口述的鬼怪以及拼音图册里的寓言。
2003年,小学三年级,同样是庙会,我用姥爷和母亲给的零花钱,凑整五元,买了一本三百多页的盗版书《成功学》(拿破仑·希尔著)。这是笔巨款,也是一本“巨著”。书里罗列了成功者的几十个品质,例如诚实、领导力、观察力等。我当时用铅笔在每一章的品质下面,写下歪歪扭扭的自我检查。后来,这本书还被班主任借走。再后来,遗失了。
三四年级时,问爸妈讨钱,到城里的新华书店买下《成语故事》《科学家的故事》以及一本《新华字典》。前两套书,翻来覆去看了多遍,学到了诸多如“暗度陈仓”、“唇亡齿寒”等历史故事,也记住了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众多科学大家。有不认识的字,我就自个儿查字典。闲的时候,还喜欢拿出字典,找对应的忻州方言的字。
那时,小学好友李帅家里有钱,常买玩具和零钱。他还买过两本书,一本是《安徒生童话》,一本是《伊索寓言》(也许是“童话故事”,我记不清了)。我翻来覆去,读了多遍,多数故事都能随口复述。
有一天,学校来了个书商,搬了几个箱子,堆在校长室门口,里面有中小学生名著和一套宏大的精装辞海。校长和老师们说,想买的,下午带钱过来。这是正当的买书理由,犹如学费。我正大光明地向母亲要钱,她如数给了我10元,也可能是20。那次我买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很快读完。那时候,大体上对书的认识,形成两种:一种是功能性的,类似《成功学》《科学家的故事》这种,甚至劝诫及修身的寓言故事也可归为此类;另一种是文学性的,就是编一些人,经历一些事,没有什么直接的目的,就只是单纯的故事而已。
五年级,上了一个“英才培训班”。老师给每个学生分派一本名著,要求每次上课背诵三十分钟,默写三十分钟。分配到我手里的是茅盾的《子夜》。写的是民国资本家的故事。语言腐朽了些,现在怕是读不下去了。当时怕上课背不好,往往会提前在家背上一个多小时。最后好像也只背了1/5。这也算是某种文学训练吧,可是我一无所得。那年,我还买了个步步高复读机,美其名曰是要学习。结果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伏魔记》和《三国霸业》的电子游戏上。不过呢,也在那上面读完了《鲁宾逊漂流记》和《泰坦尼克号》(好像是根据电影改编的小说,其文本与电影如出一辙)。
我还记得,小学时,村大队斜对门开了一家书影店,卖些书本文具、笔墨影碟。这店租的是小学好友李飞家的屋子。李飞可随时借里面的书来看。我托他,读完里里面的“外星人”“UFO”这类的文本,并经由他手,借走一个女同学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青少年版)。脑子里塞了满满当当的奇情异事。
整个小学基本上就读了这么些。少,陋,回头来看,只有“鲁滨逊”值得再读。但多少还是读了些,谈不上更多的热爱或求知,只是因为“书”跟“学习”紧密相连,向父母伸手买书,会有一种天然的正当性。如果换成买玩具或零食,我自己就先胆怯了。当然他们倒不是不给,是我自己天然地以为,跟家里要钱置换个人的闲乐,是一种当受谴责的事。那时,也就十来岁吧。
二 初中
五年级时,我几乎确立了这辈子要当作家的宏愿。就读忻州七中后,我分外重视语文。当时的语文老师冯海鹰也分外“留意”我,从用词到写作风格,一再提点。比如他说,少学徐志摩,多学老舍。那时,当然不解其意,甚至还有一点不以为然。现在才懂那时的浅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