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泥瓦匠,一个远去的身影,一个时代的记忆。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早年,山民居住分散,单家独户居多,也有三五户聚居,形成自然院落,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梁、沟、坡、岭之中,有茅草房、石板房、摞木房、落地窝棚,能住上土墙青瓦房的很少,那是殷实之家,富裕之户,瓦屋上的每一片瓦无不渗透着农民的汗水和瓦匠的心血。
小时候,我们大队就有一个做泥瓦的匠人,每年夏天都要给生产队做瓦,用于盖村级小学、盖猪厂、盖大队保管室等。瓦匠姓杨,个子不高,能说会道,精明能干,满肚子的今古传奇、传说故事,张口就是趣话。听说是从外地举家迁来的,在一面峭崖下,修建了一个简易的安身之所,背依石崖,左借一块方形大石头的一面,在前面和右边各夯了几板土墙,支上檩木,再绑上木条,盖上茅草,建起了两间茅舍,那就是他们夫妻俩和一儿三女的栖身之处。杨瓦匠有自已的做瓦工具,一看那成色,确实有些年头了,据说是他父辈留下来的,也是他吃饭的家伙。抹子,大小泥弓、转盘、瓦桶子,这几件是必不可少的。抹子与抹墙的差不多,只是掌面呈弧形,泥弓是一截带有韧性的细木棒弯成弓形嵌一根钢丝。瓦桶子就是做泥瓦的内模,由横截面为梯形的细木条用钢丝串成上细下粗内空的圆台状模具,一个瓦桶子由好几十根这样的细木条组成,有弹性,上口处留有一手柄,也是伸缩的把控,外表四等分处竖钉四根筷子粗细的木条。转盘,是木制的,圆面上再镶一个直径与瓦桶底部内径相等厚约两厘米凸起的圆面,刚好能套在瓦桶底部。背面凿一个圆形凹坑,下边竖装两条木方,并加一横档,中间钻一圆孔。这些工具,虽然笨拙,不用时他总是把它擦洗得干干净净,放置干燥处,谁请他做瓦,就随身带上,尤如他的宝物。做泥瓦,先得选好泥土,泥土要有粘性。瓦匠嘴里叼个旱烟锅,手拿一把锄头,满山遍野的寻找适合做瓦的泥土,选好取土地点,然后队长安排劳力,刨开面层,挖的挖,背的背,担的担,运到拾掇好的院场里,锄细,选出石子、树根和草根,然后浇上水,浸泡两天,就牵上三五头耕牛反复进行踩踏,农村叫踩瓦泥,要是耕牛在踩泥的过程中拉一泡屎,得赶快用手捧走,不然烧出来的瓦就会有沙眼。如此踩踏一两天,瓦泥已如面食师傅案板上的面团,粘稠柔软。这时就将瓦泥攒拢,堆在场院的一个角落,如几座小山,上面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然后在旁边搭起简易的遮阳档雨的棚子,也是瓦匠施展手艺的地方。做瓦前,先要垒好泥墙,用大泥弓从泥堆上切出一块块的泥巴垒成约三尺长一尺宽,半人高的泥墙。第二天早起,瓦匠端碗浓茶,望望天边,睛空一片,他随即在地面打一木桩,将转盘贯套在木桩上,瓦桶外套上浸湿的瓦布,将简单的几件工具安置妥当,穿上围裙,挽起袖子,摆开架势,用小弓在泥墙上从前往后拉一匹瓦泥,双手捧起来贴在瓦桶上,边转动转盘,边用蘸水的抹子抹匀,再用一个小木方,上方钉有三颗一长两短的竹钉,紧贴泥面转一圈,既能使泥桶厚薄均匀,又把多余的部分划掉,保持了泥桶的高度和上口整齐。两颗短钉,在泥坯表面留下了两条线痕,也就成了瓦片的装饰线。再提起瓦桶在装有稻谷壳的簸箕里轻轻一杵,放在院场里,取出瓦桶和瓦布,如此这般,一天下来整个院场摆得满满荡荡,成排成行,很是壮观。瓦匠全身上下全粘满了泥浆,但他总是乐哈哈的。每天傍晚,泥桶晒干后就要搬到房檐下,一个个、一排排地摞起来,不担心夜雨。有时一个绝好的晴日,空中突然飘来几坨黑云,立马大雨就来了,那就忙坏了院子里的大人小孩,七脚八手,赶紧将泥桶搬到淋不着雨的地方。若遇雨天,不能做瓦,就拍瓦坯,瓦匠将瓦桶斜捧手上,右手轻轻一拍,泥桶沿四条相对较薄的竖线整齐断开,四片泥瓦便在掌中,其他人,也跟着瓦匠拍桶子,成千上万的瓦坯或码在堂屋,或摞在檐下,腾出来的位置再放新做的泥桶。
小时候,我们大队就有一个做泥瓦的匠人,每年夏天都要给生产队做瓦,用于盖村级小学、盖猪厂、盖大队保管室等。瓦匠姓杨,个子不高,能说会道,精明能干,满肚子的今古传奇、传说故事,张口就是趣话。听说是从外地举家迁来的,在一面峭崖下,修建了一个简易的安身之所,背依石崖,左借一块方形大石头的一面,在前面和右边各夯了几板土墙,支上檩木,再绑上木条,盖上茅草,建起了两间茅舍,那就是他们夫妻俩和一儿三女的栖身之处。杨瓦匠有自已的做瓦工具,一看那成色,确实有些年头了,据说是他父辈留下来的,也是他吃饭的家伙。抹子,大小泥弓、转盘、瓦桶子,这几件是必不可少的。抹子与抹墙的差不多,只是掌面呈弧形,泥弓是一截带有韧性的细木棒弯成弓形嵌一根钢丝。瓦桶子就是做泥瓦的内模,由横截面为梯形的细木条用钢丝串成上细下粗内空的圆台状模具,一个瓦桶子由好几十根这样的细木条组成,有弹性,上口处留有一手柄,也是伸缩的把控,外表四等分处竖钉四根筷子粗细的木条。转盘,是木制的,圆面上再镶一个直径与瓦桶底部内径相等厚约两厘米凸起的圆面,刚好能套在瓦桶底部。背面凿一个圆形凹坑,下边竖装两条木方,并加一横档,中间钻一圆孔。这些工具,虽然笨拙,不用时他总是把它擦洗得干干净净,放置干燥处,谁请他做瓦,就随身带上,尤如他的宝物。做泥瓦,先得选好泥土,泥土要有粘性。瓦匠嘴里叼个旱烟锅,手拿一把锄头,满山遍野的寻找适合做瓦的泥土,选好取土地点,然后队长安排劳力,刨开面层,挖的挖,背的背,担的担,运到拾掇好的院场里,锄细,选出石子、树根和草根,然后浇上水,浸泡两天,就牵上三五头耕牛反复进行踩踏,农村叫踩瓦泥,要是耕牛在踩泥的过程中拉一泡屎,得赶快用手捧走,不然烧出来的瓦就会有沙眼。如此踩踏一两天,瓦泥已如面食师傅案板上的面团,粘稠柔软。这时就将瓦泥攒拢,堆在场院的一个角落,如几座小山,上面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然后在旁边搭起简易的遮阳档雨的棚子,也是瓦匠施展手艺的地方。做瓦前,先要垒好泥墙,用大泥弓从泥堆上切出一块块的泥巴垒成约三尺长一尺宽,半人高的泥墙。第二天早起,瓦匠端碗浓茶,望望天边,睛空一片,他随即在地面打一木桩,将转盘贯套在木桩上,瓦桶外套上浸湿的瓦布,将简单的几件工具安置妥当,穿上围裙,挽起袖子,摆开架势,用小弓在泥墙上从前往后拉一匹瓦泥,双手捧起来贴在瓦桶上,边转动转盘,边用蘸水的抹子抹匀,再用一个小木方,上方钉有三颗一长两短的竹钉,紧贴泥面转一圈,既能使泥桶厚薄均匀,又把多余的部分划掉,保持了泥桶的高度和上口整齐。两颗短钉,在泥坯表面留下了两条线痕,也就成了瓦片的装饰线。再提起瓦桶在装有稻谷壳的簸箕里轻轻一杵,放在院场里,取出瓦桶和瓦布,如此这般,一天下来整个院场摆得满满荡荡,成排成行,很是壮观。瓦匠全身上下全粘满了泥浆,但他总是乐哈哈的。每天傍晚,泥桶晒干后就要搬到房檐下,一个个、一排排地摞起来,不担心夜雨。有时一个绝好的晴日,空中突然飘来几坨黑云,立马大雨就来了,那就忙坏了院子里的大人小孩,七脚八手,赶紧将泥桶搬到淋不着雨的地方。若遇雨天,不能做瓦,就拍瓦坯,瓦匠将瓦桶斜捧手上,右手轻轻一拍,泥桶沿四条相对较薄的竖线整齐断开,四片泥瓦便在掌中,其他人,也跟着瓦匠拍桶子,成千上万的瓦坯或码在堂屋,或摞在檐下,腾出来的位置再放新做的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