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驱逐的事业,大叔每年为七八千人海葬(2)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他们前排的王兰已经忍不住开始发出啜泣和低语,哭倒在一旁的丈夫身边,她手里握住的是4岁小孙子的骨灰罐。
王兰说,孩子从出生时就带着严重的疾病,身体一直很差。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母在外打工,也没有时间怎么管他。王兰夫妇一直细心照顾着他,前不久他还是没能挺过去。
按照当地的风俗,家里的长辈没有过世,孩子是没有办法葬入祖坟的。拘于风俗,海葬,是这类家庭比较理想的选择。更何况,家里也没有钱来另买一块墓地。
船渐渐驶近了规定投放骨灰的海域。这条路线,船长陈琦已经行驶了几千次。家属们离开船舱,在甲板的桌子上、地上或者楼梯找到一小块位置,开始把携带的骨灰倒进降解罐。
哀乐在船上回响,伴随着或高或低的啜泣。在三三两两的人群中,一个双眼通红,紧紧戴着口罩的女生在低头倾倒骨灰。身边没有人陪伴。她愿意向外吐露的信息不多,只知道去世的是她病故的父亲,50多岁,一个人把她抚养长大。
直到现在,她也没有真的确定,父亲临终前说想要海葬,是想给她省钱
,还是真的那么喜欢大海。
面对投放区域,船上的人集体三鞠躬,随后缓缓绕行三圈。送行的人将手里的花瓣和五谷抛洒下去,说着别离与祝愿的话,降解罐的周围飞来三三两两的海鸥。李冬兰说很多家属都特别喜欢海鸥,他们觉得陪伴亲人最多的,就是这类海鸟。每次来祭奠,都会买饼干来喂它们。
手中的降解罐投放出去了,李金华和杨丽还没有什么情绪的变化,甚至指着远方的海滩说,那里是昨晚散步的地方,仿佛送别的,是自己一位远方的故友。
几分钟后,船开始返航,家属们离抛洒骨灰的地方越来越远。微风从海面吹过,花瓣随着波纹摇摇晃晃,降解罐渐渐地变成了小白点。
李金华突然蹲了下去,埋在膝盖上的头越来越低,快要挨到地面。而杨丽的情绪也在那一刻失控,她一边哭一边喊:“儿啊,妈把你葬在你最喜欢的大海里了,可是妈妈再也见不到你了……”
李金华三十多岁的独子已经去世几个月了,是车祸。这对年迈的夫妇犹豫了许久,不舍得把他海葬,骨灰也已在殡仪馆存放一段时间。
但最后,他们还是遵从了儿子一直就有的愿望。杨丽说,儿子本来就快要结婚
了。女朋友也想来参加葬礼,但她家里一直不同意。
几个月里,他们哭泣很多次,心里已经接受儿子离开的事实。当葬礼结束,船的返程意味着几个月的送别也行将结束。一种永别的真切感剧烈地涌来:儿子消失了,甚至连告别也全部结束了。两人的余生该怎么过呢。杨丽对着大海说话,直到船靠岸也没有停止。
被驱逐的事业
这样的故事,经年累月地在船上发生着。陈琦认为选择海葬的一般有三种人。迷恋大海的人,家庭穷困以及无法葬入祖坟的人。他们并不独立存在,时常在一个人身上交织。
陈琦今年64岁,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80年代初他从当地一家国企辞职下海,卖了房子买了条船,正式开始做船长。他对大海有情结,小时候推开房间的窗户就能看到海,游泳也是在海上学会的,陈琦觉得亲切。
一开始带游客打渔,做旅游,辛苦但也能赚点钱。到了1997年,政府开始提倡海葬,但大连民政局既找不到愿意做的家属,也找不到船。登报,上电视,折腾了一段时间终于找到一些散客,但又问了一圈,还是没有船长愿意接单
。
陈琦有个朋友在民政局,第二次来游说他帮忙。那会儿旅游业务不太景气,他又不忌讳这些事情,觉得做几单也没什么大碍,就同意了。陈琦回想起第一次做海葬的时候,什么仪式都没有,甚至上了船之后,家属们还打了一架。从外地赶来的大哥还是不同意海葬,觉得太不庄重,像在过家家。
那会儿也没有降解罐,到了指定的地方,家属解开布袋就往下抛,风刮起来,骨灰洒人一脸。“有些挫骨扬灰的味道”,陈琦感叹。
王兰说,孩子从出生时就带着严重的疾病,身体一直很差。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母在外打工,也没有时间怎么管他。王兰夫妇一直细心照顾着他,前不久他还是没能挺过去。
按照当地的风俗,家里的长辈没有过世,孩子是没有办法葬入祖坟的。拘于风俗,海葬,是这类家庭比较理想的选择。更何况,家里也没有钱来另买一块墓地。
船渐渐驶近了规定投放骨灰的海域。这条路线,船长陈琦已经行驶了几千次。家属们离开船舱,在甲板的桌子上、地上或者楼梯找到一小块位置,开始把携带的骨灰倒进降解罐。
哀乐在船上回响,伴随着或高或低的啜泣。在三三两两的人群中,一个双眼通红,紧紧戴着口罩的女生在低头倾倒骨灰。身边没有人陪伴。她愿意向外吐露的信息不多,只知道去世的是她病故的父亲,50多岁,一个人把她抚养长大。
直到现在,她也没有真的确定,父亲临终前说想要海葬,是想给她省钱
,还是真的那么喜欢大海。
面对投放区域,船上的人集体三鞠躬,随后缓缓绕行三圈。送行的人将手里的花瓣和五谷抛洒下去,说着别离与祝愿的话,降解罐的周围飞来三三两两的海鸥。李冬兰说很多家属都特别喜欢海鸥,他们觉得陪伴亲人最多的,就是这类海鸟。每次来祭奠,都会买饼干来喂它们。
手中的降解罐投放出去了,李金华和杨丽还没有什么情绪的变化,甚至指着远方的海滩说,那里是昨晚散步的地方,仿佛送别的,是自己一位远方的故友。
几分钟后,船开始返航,家属们离抛洒骨灰的地方越来越远。微风从海面吹过,花瓣随着波纹摇摇晃晃,降解罐渐渐地变成了小白点。
李金华突然蹲了下去,埋在膝盖上的头越来越低,快要挨到地面。而杨丽的情绪也在那一刻失控,她一边哭一边喊:“儿啊,妈把你葬在你最喜欢的大海里了,可是妈妈再也见不到你了……”
李金华三十多岁的独子已经去世几个月了,是车祸。这对年迈的夫妇犹豫了许久,不舍得把他海葬,骨灰也已在殡仪馆存放一段时间。
但最后,他们还是遵从了儿子一直就有的愿望。杨丽说,儿子本来就快要结婚
了。女朋友也想来参加葬礼,但她家里一直不同意。
几个月里,他们哭泣很多次,心里已经接受儿子离开的事实。当葬礼结束,船的返程意味着几个月的送别也行将结束。一种永别的真切感剧烈地涌来:儿子消失了,甚至连告别也全部结束了。两人的余生该怎么过呢。杨丽对着大海说话,直到船靠岸也没有停止。
被驱逐的事业
这样的故事,经年累月地在船上发生着。陈琦认为选择海葬的一般有三种人。迷恋大海的人,家庭穷困以及无法葬入祖坟的人。他们并不独立存在,时常在一个人身上交织。
陈琦今年64岁,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80年代初他从当地一家国企辞职下海,卖了房子买了条船,正式开始做船长。他对大海有情结,小时候推开房间的窗户就能看到海,游泳也是在海上学会的,陈琦觉得亲切。
一开始带游客打渔,做旅游,辛苦但也能赚点钱。到了1997年,政府开始提倡海葬,但大连民政局既找不到愿意做的家属,也找不到船。登报,上电视,折腾了一段时间终于找到一些散客,但又问了一圈,还是没有船长愿意接单
。
陈琦有个朋友在民政局,第二次来游说他帮忙。那会儿旅游业务不太景气,他又不忌讳这些事情,觉得做几单也没什么大碍,就同意了。陈琦回想起第一次做海葬的时候,什么仪式都没有,甚至上了船之后,家属们还打了一架。从外地赶来的大哥还是不同意海葬,觉得太不庄重,像在过家家。
那会儿也没有降解罐,到了指定的地方,家属解开布袋就往下抛,风刮起来,骨灰洒人一脸。“有些挫骨扬灰的味道”,陈琦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