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阿富汗将启动全国自给自足计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

2023-03-14 来源:你乐谷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变量是疫情。“疫情形势是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正多表示。他援引大量数据指出,印度的经济增速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受疫情影响大幅下降,贫困人口和失业率急剧上升,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均遭重创。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张力则对印度对外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印度属于典型的摇摆国家。它对传统的‘不结盟政策’进行了升级,当前对外战略的重点是保持战略自主。尽管今年和美国有渐行渐近的趋势,但不会成为美国正式的盟友。”张力认为,近年,随着印太战略的展开,让美国对印度的角色定位赋予了非常特殊的意义;而美国对印度也有很大诱惑。
另一方面,印度一味靠近美国,会引起周边国家采取更强硬的方式进行反制,正是考虑这层风险,印度强调“保持战略自主”,不失为改善地缘政治安全的另一解释。
“现在印美只是经济结盟或者技术结盟的关系,不会成为安全上的盟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莉表示。
出于利益最大化需求,印度将会继续在战略自主与美国施压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状态,决定了印度在推进与美国合作的时候,参与其在印太地区建构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同时又必须要谨慎地处理与邻国的关系,对印度而言颇具挑战性。
印度在疫情暴发后,提出“经济自主”“产业自立”,但据2020年印度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有86个产品严重依赖中国,这些口号现在看来只是海市蜃楼。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也认为,印度进行产业转移虽然可行,但其中的一些趋势对印度是不利的:“印度眼中的产业转移,是把中国的产业转移到印度去,但伴随经济全球化,单链条向多链条发展,离开中国的未必能到印度去。”
印度对阿富汗的政策也在动态调整中,值得关注。据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涛观察,莫迪2014年上台后,印度对阿富汗政策就变得复杂多样,体现出较重的功利性色彩。在加大对阿富汗的经济援助以外,印度还一改辛格政府的“零军事存在”政策,强化对外军事援助和人员培训,特别强调文化影响力。
然而,总体而言,印度对阿政策的效果,始终存在着利益攸关程度高,而影响力相对有限的落差。
印度希望提高对阿富汗的影响力,是为达成哪些目的呢?
“实际上,印度对阿富汗政策,已经成为对巴基斯坦政策的一个部分。”李涛表示,“这既可以打击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又可以抵消巴基斯坦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对阿政策的第二个重要关切,则是反恐。李涛提到,印度也有拓展能源资源的目的,希望阿富汗成为深入中亚和里海沿岸,获取能源资源的新通道。
尼泊尔的美国因素变强
2020年12月开始,尼泊尔政坛发生持续“地震”。从总理奥利宣布解散议会起,尼泊尔先后三次进入“看守政府”状态。2021年7月13日,总统班达里任命反对党大会党主席德乌帕为政府总理,这是70岁的德乌帕第五次担任尼泊尔政府首脑。
前总理奥利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扩大尼泊尔的生存空间,摆脱严重依赖印度的局面;而德乌帕则被认为是一名“亲印亲美”的领导人。
德乌帕被任命为总理后一个月,阿富汗风云突变,塔利班重返喀布尔,美军撤离。但美国的注意力并没有离开南亚,而是转向了印度,同时也在加紧笼络尼泊尔。
“美国对尼泊尔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华政策的一部分。”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亮认为。
近几年,美国更加重视与尼泊尔的关系。
首先体现在政治关系全面升级。2017年,美尼建交70周年,时任美国参议长佩洛西率团访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跟尼泊尔讨论地区安全议题。同年年底,美国就跟尼泊尔签署了“千禧年挑战公司协议”(简称MCC协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