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上的复仇与救赎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张哲洙是继朴赞郁、金基德之后,将暴力美学发挥到淋漓尽致的韩国新生代导演。这位出生于1974年,曾就读弘益大学美术专业的年轻导演,艺术创作深受金基德的影响。张哲洙的电影创作之路,始于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的金基德的电影《漂流欲室》,回国后张哲洙选择留在金基德身边成为他的助手,并协助金基德拍摄了《海岸线》《春夏秋冬又一春》《撒玛利亚女孩》等。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以下简称《金福南》)是张哲洙于2010年拍摄的电影处女作。影片讲述了一位在孤岛上受尽欺凌的女性复仇的故事,将孤岛、乱伦、色情、暴力、凶杀、复仇等元素加入其中,充满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感官刺激。电影曾获第8届韩国电影大赏新人导演奖、第30届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奖新人导演奖、第47届大钟奖最佳新人导演奖等奖项。
本文将从人物的设置、影像符号的选择、叙事主题的表达等三方面出发,探讨影片是如何通过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对金福南、郑海媛这对女性的形象进行塑造的。
一、 边缘化的人物与典型形象的树立
何为边缘人?“巴塔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异质成分’(the heterogeneous)的概念,用于指一切抗拒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常规生活方式的社会集团,包括离经叛道的艺术家,也包括被规范社会所排斥的各种边缘人。”[1]
主人公福南,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边缘化人物。她30年的人生,全都在一座叫做“无岛”的海中孤岛上生存。无岛与世隔绝,警察与岛民狼狈为奸,在这里判决是非对错的标准不是法律,而是男人,男人就是绝对的正确。福南在无岛上不仅是劳动力,还是丈夫、小叔子和全村男性发泄性欲的对象。甚至是亲生女儿都被丈夫玷污。如此令人绝望的人物设置,似乎不应该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中。
女二号郑海媛乍看之下似乎比福南正常得多。她容貌姣好,生活富足,有一份体面却充满压力的工作,但她的性格却有许多非正常因素。首先,她自私、冷漠、多疑与暴躁,如同患有歇斯底里症。冷漠对待陷入绝境的老人,对同事过分刻薄与怀疑,不敢指认犯罪凶手,任何小事都可以使她暴跳如雷。其次,海媛早熟,并且有同性恋倾向。看似正常的海媛其实也是被导演边缘化的人物。
但是,边缘化人物与典型形象并不是矛盾的。别林斯基指出:“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2]恩格斯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应当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高度有机的统一。”[3]可以这样理解,典型形象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福南与海媛,其实都是导演通过边缘化与夸张的表现手法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她们代表了当前社会两种普遍的女性类型。
福南代表了被传统观念与男权思想禁锢的女性。这类女性最大的特点是唯夫命是从。她们惯于忍受痛苦的生活,受到来自长辈、丈夫与子女三方的欺压。同时,她们又十分善良,对于美好的小事可以记很久。然而,当一贯温顺的女性开始怀疑一直遵从的价值观,开始反抗,等待她们的通常都是毁灭。
海媛则代表了大多数生活在都市的白领女性。表面上她们按部就班长大成人,带有一点资产阶级的优越感,生活磨砺出她们自私、冷漠的性格。然而,这类女性却是心理疾病频发的群体,因为她们过于压制内心的欲望。电影中有多处同性恋情节的描写,比如福南在洗澡时抓向海媛胸部的手、海媛熟睡时福南看向她的温柔眼神、福南将带血的笛子交给海媛,请求她为自己吹最后一曲。乍看之下是福南对海媛的苦恋,实则却是海媛对福南压抑的欲望。儿时海媛对福南恶作剧般的吻和带她离开无岛的承诺是造成福南对海媛爱恋的根本原因。长大后海媛对福南的来信刻意视而不见,却在身心俱疲时逃到福南身边疗伤。可以说,海媛是表面正常内心却因为各种压抑的欲望而患有心理疾病的那部分当代女性的缩影。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以下简称《金福南》)是张哲洙于2010年拍摄的电影处女作。影片讲述了一位在孤岛上受尽欺凌的女性复仇的故事,将孤岛、乱伦、色情、暴力、凶杀、复仇等元素加入其中,充满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感官刺激。电影曾获第8届韩国电影大赏新人导演奖、第30届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奖新人导演奖、第47届大钟奖最佳新人导演奖等奖项。
本文将从人物的设置、影像符号的选择、叙事主题的表达等三方面出发,探讨影片是如何通过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对金福南、郑海媛这对女性的形象进行塑造的。
一、 边缘化的人物与典型形象的树立
何为边缘人?“巴塔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异质成分’(the heterogeneous)的概念,用于指一切抗拒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常规生活方式的社会集团,包括离经叛道的艺术家,也包括被规范社会所排斥的各种边缘人。”[1]
主人公福南,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边缘化人物。她30年的人生,全都在一座叫做“无岛”的海中孤岛上生存。无岛与世隔绝,警察与岛民狼狈为奸,在这里判决是非对错的标准不是法律,而是男人,男人就是绝对的正确。福南在无岛上不仅是劳动力,还是丈夫、小叔子和全村男性发泄性欲的对象。甚至是亲生女儿都被丈夫玷污。如此令人绝望的人物设置,似乎不应该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中。
女二号郑海媛乍看之下似乎比福南正常得多。她容貌姣好,生活富足,有一份体面却充满压力的工作,但她的性格却有许多非正常因素。首先,她自私、冷漠、多疑与暴躁,如同患有歇斯底里症。冷漠对待陷入绝境的老人,对同事过分刻薄与怀疑,不敢指认犯罪凶手,任何小事都可以使她暴跳如雷。其次,海媛早熟,并且有同性恋倾向。看似正常的海媛其实也是被导演边缘化的人物。
但是,边缘化人物与典型形象并不是矛盾的。别林斯基指出:“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2]恩格斯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应当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高度有机的统一。”[3]可以这样理解,典型形象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福南与海媛,其实都是导演通过边缘化与夸张的表现手法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她们代表了当前社会两种普遍的女性类型。
福南代表了被传统观念与男权思想禁锢的女性。这类女性最大的特点是唯夫命是从。她们惯于忍受痛苦的生活,受到来自长辈、丈夫与子女三方的欺压。同时,她们又十分善良,对于美好的小事可以记很久。然而,当一贯温顺的女性开始怀疑一直遵从的价值观,开始反抗,等待她们的通常都是毁灭。
海媛则代表了大多数生活在都市的白领女性。表面上她们按部就班长大成人,带有一点资产阶级的优越感,生活磨砺出她们自私、冷漠的性格。然而,这类女性却是心理疾病频发的群体,因为她们过于压制内心的欲望。电影中有多处同性恋情节的描写,比如福南在洗澡时抓向海媛胸部的手、海媛熟睡时福南看向她的温柔眼神、福南将带血的笛子交给海媛,请求她为自己吹最后一曲。乍看之下是福南对海媛的苦恋,实则却是海媛对福南压抑的欲望。儿时海媛对福南恶作剧般的吻和带她离开无岛的承诺是造成福南对海媛爱恋的根本原因。长大后海媛对福南的来信刻意视而不见,却在身心俱疲时逃到福南身边疗伤。可以说,海媛是表面正常内心却因为各种压抑的欲望而患有心理疾病的那部分当代女性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