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娱乐新闻

导演黄建新:背对背 脸靠脸(4)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北京北二环外的小西天,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所在地,现在成了北京无数电影青年的圣地。当年黄建新和他的同学们也是那儿的常客。他们从北电的原校址朱辛庄,坐345路车到德胜门,再换22路,到小西天看片,同时还发现附近的北师大有一个实验餐厅,饭很好吃,很便宜。就凑了一个基金,归一个人管,每次看电影前同学们就在那“改善一顿”,从那儿再走到资料馆去享受精神食粮。
而电影学院放映导演新片时的起哄,也是一景。胶片还在咔哒咔哒地转着,学生们就如先知般地唱和着“走三步、站住、回头、音乐起、眼泪下来”。弄得当时不少导演极为难堪。黄建新很欣慰,自己的处女作《黑炮事件》在电影学院放映时,没有这些让人坐立不安的“评论音轨”,大家很安静,影片结束后,全是掌声。
一个实力导演就此跃上中国电影的舞台。
黄建新不属于那种频频发力的导演,他的电影上也经历过好几次变更。
1985-1988,是黄建新的发轫期,他拍了《黑炮事件》、《错位》、《轮回》三部电影。《黑炮事件》一炮打响,以奇崛的意象美学,繁复的情节走向,探讨的是人与时代互动时的勉为其难。本片震惊了当时的整个中国影坛,黄建新的这部处女作受安东尼奥尼的名片《放大》影响极深。而安公这部大作,探讨的是寻找真相,以及真相尚未浮出水面后的主动放弃。这在《黑炮事件》及黄建新之后的创作中,都有着相当清晰的标识。与陈凯歌、张艺谋抑或姜文的那些一条道跑到黑的主人公不同的是,在黄建新电影中存活的人物,还未见到棺材就落了泪,未到黄河就死了心。也就是说,黄建新的电影有着更复杂难缠的变通之术。

导演黄建新:背对背 脸靠脸


此后,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澳大利亚。当他1992年归来时,发现整个中国,已跃出他的想象,仿佛是以更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商品大潮此时滚滚袭来,这让黄建新困惑,也促使他必须保持一个观察者的清醒,也要求他在创作风向上必须变革。他放弃了过往哲思和诗学并重的镜语构成,代之以明快的生活流表述和更诱人的戏剧结构,在见微知著中管窥出时代的变迁和为此带来的人心的流变。这是黄建新的第二个创作高峰,以最世俗的笔触,再庸常不过的家长里短,坚定了他在第五代导演中卓尔不群的站位。其中,尤以《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和《红灯停,绿灯行》的城市三部曲,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黄建新的城市电影,没有霓虹闪烁,没有灯红酒绿,有的只是隔音不好的筒子楼,脏话恭维话齐鸣的庭院,热情过分并随时准备翻脸的左邻右舍。生活在黄建新城市电影的善男信女,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但也谈不上有着永恒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中国的城市只徒具后工业时代的景观,并没有建立具西方概念的城市精神。由此,黄建新的城市电影,虽常常体现现代意识与传统理念的碰撞,倒不见得一定要人仰马翻,传统与现代并没有一味地在分庭抗礼,却有着各安天命的自行其道。这是黄建新的智慧所在,但他说这智慧不是他的,而是中国人进退自如的聪明劲,对他的赐予。
2001-2005,黄建新暂别导演职业,在这段时期他做起了行政,负责管理中国电影集团的第四制片公司。他的监制身份在业内已相当醒目,像冯小刚的《大腕》、孙周的《周渔的火车》、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都由他经手。而他感触最为良多的,是与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合作的《杀死比尔》。那时位于北三环北影的拍摄基地还没有拆除,黄建新协助昆汀在那儿完成了惊骇世界影坛的“百人斩大战”。这一次合作,让黄建新清晰地感受到电影工业体系的无比重要性,他坚信工业不会对艺术进行抹杀。而香港没有工业体系,而只有商业体系。中国电影目前也有香港电影过往的积疴,就是商业的脑筋大于工业的,而“工业”需要时间、需要成本。黄建新特意以《阿凡达》为例:我们就不可以想象一个卡梅隆3D电影,开发了十年,花1500万美金甚至更多,来做软件开发——这是工业概念,它要改变所有电影的面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