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去趟海子老家查湾,找回自己向上的力量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昨天下午,我又来到江北怀宁县查湾海子故居,跟上一次来时相隔了十余年。
那一次来,海子的父亲查振全还活着在。同行者给我与海子的父母亲在“故子故居”门前拍了张合影。老母亲说,“好多人说以后把照片寄过来,都没有寄来呢。”这一次,父亲去那一边陪海子了,只有诗人九十岁的母亲操采菊在家。老人家见过从江南池州来的十余位作家后,便坐在桌边,握笔给来客买的海子诗集一一签名。
老母亲的二儿子查曙明说:“让老妈妈慢慢签名,我领你们去看‘海子书馆’和‘海子纪念馆’”。这两个馆,我上一次来时,还没有建。两馆一路之隔,都是小二楼。2017年,当地政府投资兴建海子文化园,海子雕像,海子诗歌广场墙壁上刻有西川、骆一禾等人记述的海子的文字。海子书馆、海子纪念馆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馆名都是海子在北京大学时的诗友西川题写的。
我们走进“海子书馆”时,一层有四排书架,架上多是各家出版社出版的海子诗集,这些诗集多是西川与骆一禾整理出来的。与我们见过别的书馆有别的是,书架上间隔放些海子手书诗稿的相框,一页纸一首诗,有日期,显得文气很足。这些难能可贵的手稿是海子在死之前不足七年时光里,创作近二百万字作品中的极少部分。

去趟海子老家查湾,找回自己向上的力量


查曙明说,1989年3月26日,大自己三岁的哥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前,将所有的诗稿装在一个小木箱里,遗书留言交给骆一禾处理。当时海子与骆一禾、西川三人在北大校园因诗而投缘,彼此欣赏。骆一禾接手海子遗物后,当着海子母亲面打开了那只小木箱,海子手书的全部诗稿都存留其中。骆一禾忙叫来西川,两人分工整理海子的长诗与短诗。令人惋惜的是骆一禾整理旧友遗稿过程中,伤情难抑,不久突发疾病逝去。后来,西川整理海子诗全集时,便埋头整理一个月,再休息一个月,防止陷入悲情难以自拔,这才有数以百万字计的海子诗问世。
“我们全家无法用语言来感谢骆一禾、西川两位大哥。”查曙明说。海子的诗因他们而走出校园,走向全国,走向未来。人生得一知己足,海子能有此等知己,也是其短暂一生中莫大的幸运。
海子书馆二楼是个交流场所,有投影设备,三二十把椅子,三三两两椅子不经意转着一张小桌子。热心的馆员送上茶水,窗外秋阳下,或许正是海子少时看麦子时睡过的那片麦地,现在变成了荷塘。
秋风残荷映秋阳,呈现出别样的美来。
这种氛围下,若不谈论诗歌,至少莫想些别的事情。否则,便觉得不合时宜。我们遥想着海子笔下查湾那片麦地,吃麦子长大的海子,在月亮下端着大碗,碗内的月亮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他不仅要歌颂麦地,还要歌颂月亮……
猜想三十多年前麦子熟时诗人的心思时,忽然想,若是下一季麦子熟了,约上自己心仪已久的人,在春雨中来海子书馆静默的端坐上一天或是半日,轻声朗诵海子的诗,那样的生活不也是一首人世间的诗吗?
我曾听过西川朗诵过他自认为是海子写得最好的一首诗《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写那首诗距他死只有一个多月,其中有;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
草杈闪闪发亮,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
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我们默然下楼,揣摸诗人当年“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的心境,往海子纪念馆走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