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山寺杂记(2)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王元中,绛帐人,贤山书院是他经历了很多困难组建起来的。在当时国民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一方面我没有具体的资料,但确实解放初期,我们扶风乃至宝鸡很多文化名人,政治名人都在贤山书院上过学。
我一度以为南官小学就是当年的贤山书院的后身,如果真是,那么我也算是贤山书院的学生,但前几天问过一个村里的老人,他却说不是,这让我一方面有些失望,另一方面有些疑惑,为什么不是呢?我小时好像听人说贤山书院在解放初还在运行,村里很多老人,包括我的父亲都是在贤山寺上学的,后来搬移到现南官小学的地方。我小时在里面上学,常常被墙上古怪的花纹吓的不敢去学校太早,总要等同学多了才进教室。
杨**,我的爷爷,故去很多年了,不提名。在我记忆里是一位留着胡须的慈祥老人,他在贤山寺的沟里,修了很多路,种植了很多树木,现在贤山寺沟壑里的树木丛生,林木丰茂,是有他老人家的功劳的。他种了一片梨树园,在我小的时候,是乐园,现在已砍伐。还有一片片的柿树林,现在还存在。还有嫁结的枣树,现在秋天去,还经常能采摘到青白的大枣,那味道一直留在我的舌尖上。甚至还种上了黄花菜、牡丹花,以前常开,现在是找不到踪迹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八罗汉洞前有三株杏树,一株李树,一株老梅。杏树现在还在坍塌的洞前长着,梅花树却因移进寺内死亡,那株梅花最可惜了,有碗口粗的主枝,一到冬天,霜雪齐下,黄梅怒放。这曾一度是我的精神支柱,一直被我掂记。曾作文《古寺那株梅》记之,发表在《宝鸡日报》,在该文中我曾揣摩过梅的岁次,当然是散文的写法,不必过于较真。
前几天和村里一老人聊天,得知这几棵树居然也是我的爷爷所植,有点震撼。
杨宗望,我的伯父,当地有名的工匠,重修贤山寺时,寺中大雄宝殿就出自他手,院中重建贤山寺碑刻中有他的名字,现年过七旬,健在。
香山居士,南官村人,曾隐居香山,通岐黄术。后居贤山寺宝鸡峡渠道边,在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贫穷,病痛无钱可医时,他以几支银针,为百姓解病痛之危,不收分毫,一时周边几十里地人,都蚁行前来。他还广收弟子,只要立志能学,就可入门墙,给当地培养了不少医学方面的人才。并有数名弟子进入了省立市立大医院,成为专家教授。
我也曾受教门下,学习针石方法,深得老人喜爱,但后因家计困顿,父母阻挠,终止对中医的学习,深入南方,为馒头奋斗。老人去世时,我在南方,没人告诉我,知道时,已是五年之后,有悔有愧。
我和老人的感情很深,这是时隔多年后,我带着我的孩子去看老人坟茔的原因。
杨本善,南官村人,一直住在贤山寺的梨园小屋内,以守园为业。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他的名字的来源。香山老人的大弟子,幼时伤残,单剩左臂,性执骜,人聪慧。他随老人习医,左手执笔,醮泥水,刷墙为字,居然珠圆玉润,让人佩服,幼时我常常站在他身后,看他写字,几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没有多久,他就能以针除病,且屡有奇招,声名鹊起,逐以行医为生,常远游,后不知所终。距今二十余年了,杳然无音信。
这些人,都算是和我记忆里的贤山寺有关的人,历史上的人基本上是听来的,现实中的人都是我认识甚至亲密接触过的人,借这个机会,把他们一一记录下来。
古代的贤山寺,文字记录有限,所以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神秘。现在的贤山寺大约可以分两个阶段。我小时的贤山寺经历了重修的过程,这个在拙文《风雨贤山寺》有大约的记录。那时的贤山寺香火之盛,绝对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平日里人迹不断,如果逢农历大年,从初一到十五,还有农历七月十五过会,可以说是人挨人,人挤人,用文话说就是摩肩接踵,和现在初一法门寺的感觉是没有二致的。从南官村到贤山寺的路上,人也是一溜两行,那时我家的老屋子刚好在路边,也以这一段时间基本上就是接待很多讨水喝或者要上厕所的行人。那时寺里的供养也很富足。
我一度以为南官小学就是当年的贤山书院的后身,如果真是,那么我也算是贤山书院的学生,但前几天问过一个村里的老人,他却说不是,这让我一方面有些失望,另一方面有些疑惑,为什么不是呢?我小时好像听人说贤山书院在解放初还在运行,村里很多老人,包括我的父亲都是在贤山寺上学的,后来搬移到现南官小学的地方。我小时在里面上学,常常被墙上古怪的花纹吓的不敢去学校太早,总要等同学多了才进教室。
杨**,我的爷爷,故去很多年了,不提名。在我记忆里是一位留着胡须的慈祥老人,他在贤山寺的沟里,修了很多路,种植了很多树木,现在贤山寺沟壑里的树木丛生,林木丰茂,是有他老人家的功劳的。他种了一片梨树园,在我小的时候,是乐园,现在已砍伐。还有一片片的柿树林,现在还存在。还有嫁结的枣树,现在秋天去,还经常能采摘到青白的大枣,那味道一直留在我的舌尖上。甚至还种上了黄花菜、牡丹花,以前常开,现在是找不到踪迹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八罗汉洞前有三株杏树,一株李树,一株老梅。杏树现在还在坍塌的洞前长着,梅花树却因移进寺内死亡,那株梅花最可惜了,有碗口粗的主枝,一到冬天,霜雪齐下,黄梅怒放。这曾一度是我的精神支柱,一直被我掂记。曾作文《古寺那株梅》记之,发表在《宝鸡日报》,在该文中我曾揣摩过梅的岁次,当然是散文的写法,不必过于较真。
前几天和村里一老人聊天,得知这几棵树居然也是我的爷爷所植,有点震撼。
杨宗望,我的伯父,当地有名的工匠,重修贤山寺时,寺中大雄宝殿就出自他手,院中重建贤山寺碑刻中有他的名字,现年过七旬,健在。
香山居士,南官村人,曾隐居香山,通岐黄术。后居贤山寺宝鸡峡渠道边,在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贫穷,病痛无钱可医时,他以几支银针,为百姓解病痛之危,不收分毫,一时周边几十里地人,都蚁行前来。他还广收弟子,只要立志能学,就可入门墙,给当地培养了不少医学方面的人才。并有数名弟子进入了省立市立大医院,成为专家教授。
我也曾受教门下,学习针石方法,深得老人喜爱,但后因家计困顿,父母阻挠,终止对中医的学习,深入南方,为馒头奋斗。老人去世时,我在南方,没人告诉我,知道时,已是五年之后,有悔有愧。
我和老人的感情很深,这是时隔多年后,我带着我的孩子去看老人坟茔的原因。
杨本善,南官村人,一直住在贤山寺的梨园小屋内,以守园为业。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他的名字的来源。香山老人的大弟子,幼时伤残,单剩左臂,性执骜,人聪慧。他随老人习医,左手执笔,醮泥水,刷墙为字,居然珠圆玉润,让人佩服,幼时我常常站在他身后,看他写字,几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没有多久,他就能以针除病,且屡有奇招,声名鹊起,逐以行医为生,常远游,后不知所终。距今二十余年了,杳然无音信。
这些人,都算是和我记忆里的贤山寺有关的人,历史上的人基本上是听来的,现实中的人都是我认识甚至亲密接触过的人,借这个机会,把他们一一记录下来。
古代的贤山寺,文字记录有限,所以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神秘。现在的贤山寺大约可以分两个阶段。我小时的贤山寺经历了重修的过程,这个在拙文《风雨贤山寺》有大约的记录。那时的贤山寺香火之盛,绝对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平日里人迹不断,如果逢农历大年,从初一到十五,还有农历七月十五过会,可以说是人挨人,人挤人,用文话说就是摩肩接踵,和现在初一法门寺的感觉是没有二致的。从南官村到贤山寺的路上,人也是一溜两行,那时我家的老屋子刚好在路边,也以这一段时间基本上就是接待很多讨水喝或者要上厕所的行人。那时寺里的供养也很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