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爱,已变得小心翼翼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乡下的冬天是苦寒的,政策不让点煤炉,连火坑也不让烧了,村里通了天然气,说让用天然气取暖,有一定的补贴,可是还是太费钱了。村里的房子不像城里的楼房那么严实,村里都是单门独户的院子,屋子又都高大、宽阔,透风,所以根本是烧不暖和的。关键是,穷苦节俭了一辈子的父母哪里忍心花那几千块钱。
几千块钱不多,但在父母的心里,那可能会是派上大用场,或者可以花到更重要的地方去的。
所以不忍年迈的双亲住在那渐已四壁破败的乡下老屋受冻,就把他们接了来,尽管他们再三推辞,说将就一下这个冬天就过去了。
城里的暖气费怎么都是要交的,多一两个人来取暖,利用价值还高呢。
初来的那几天,一向安静庸常的屋子似乎热闹了起来。老父每天帮忙接送孩子,母亲也积极地张罗着帮忙买菜、做饭,省了我们许多的工夫和精力,一家人和乐融融。只是有些羞惭地觉得这所谓的“天伦之乐”好像不是他们到城里来依附我们取暖,享受儿孙绕膝的满足与欢喜,倒成了我们三个小辈贪图享受他们所给予的那份习惯性的照顾与温暖。于是大把花钱,去超市买回一堆五花八门的好吃的,让父母尽情饱食。直到他们片刻地欢喜之后,直说“浪费、浪费……”,我们也获得了大大的“尽了孝心”的满足。
只是没过多久,这份热闹和乐与安逸温暖便骤然地降下温去。
老父倒没什么,每天除了接送孩子,就是到公园去遛弯、听人唱戏、看人下棋,回到家里吃饭、睡觉,多余的话一句不说。倒是一向嘴和身子都闲不住的母亲,已开始唠叨起这、唠叨起那来,“指手划脚”地要当我的家。
不是今儿嫌我买的菜贵,就是明儿又说我费电、费水,不会过日子……。难得她一片好心,我倒也可省些力气。可令人头疼的是,我没有原则的“放权”和她一副当家人的“一手包揽”,渐渐让这个本来平静的小家里起了“硝烟”。
首先是上中学的儿子,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吊着个苦瓜脸说:“奶奶,咱见天儿的白菜、土豆,土豆、白菜,吃得我一看见这两样儿都想吐了……”
母亲却拿着筷子轻敲儿子的头说:“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超市里那种不应季的西红柿、豆角都是温室大棚里种的,每天用化肥、农药喂着,吃了就是慢性中毒……”
但第二天,端上桌的菜还是换了,却不得不让我们大眼瞪小眼地哭笑不得:白菜、土豆换成了萝卜、豆腐。
炒菜的时候,她不开抽油烟机、开窗户。她说:“每天开好几回这机器,不知要费多少电?”
省倒是省了,却弄得屋子里老是有一股油烟味儿;她用洗菜、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不仅摆得厨房、卫生间里到处大盆小罐,像是布满了地雷,让人难以落脚,还搞得屋子里不是青菜味儿就是洗衣粉味儿。
我劝她说:“钱不是靠省的,是靠挣的。就算你真的省下十块、八块,也顶不了什么大用,何苦累这份心……”
不料她却拉下脸来说:“我不管你们挣多、挣少,反正我看见这么浪费就心疼。东西也好、钱也好,有的时候你们不在意,没有的时候你们就干着急了。那些年,要不是我抠门儿剔缝儿地省,你和你妹妹的大学能上成……”
我便没话反驳她了。的确,那些年,为了供前后只差一年都上大学的我和妹妹,她和父亲吃粗粮、挖野菜,买粗盐、种豆子换油吃,家里的15瓦的白炽灯泡都舍不得常开。她几年不添新衣、穿了补了补丁的袜子去走亲戚,脱鞋上炕坐席(方言:宴席)吃饭,让人家笑话……。这才把我们都供进了城里,落下脚来。
几千块钱不多,但在父母的心里,那可能会是派上大用场,或者可以花到更重要的地方去的。
所以不忍年迈的双亲住在那渐已四壁破败的乡下老屋受冻,就把他们接了来,尽管他们再三推辞,说将就一下这个冬天就过去了。
城里的暖气费怎么都是要交的,多一两个人来取暖,利用价值还高呢。
初来的那几天,一向安静庸常的屋子似乎热闹了起来。老父每天帮忙接送孩子,母亲也积极地张罗着帮忙买菜、做饭,省了我们许多的工夫和精力,一家人和乐融融。只是有些羞惭地觉得这所谓的“天伦之乐”好像不是他们到城里来依附我们取暖,享受儿孙绕膝的满足与欢喜,倒成了我们三个小辈贪图享受他们所给予的那份习惯性的照顾与温暖。于是大把花钱,去超市买回一堆五花八门的好吃的,让父母尽情饱食。直到他们片刻地欢喜之后,直说“浪费、浪费……”,我们也获得了大大的“尽了孝心”的满足。
只是没过多久,这份热闹和乐与安逸温暖便骤然地降下温去。
老父倒没什么,每天除了接送孩子,就是到公园去遛弯、听人唱戏、看人下棋,回到家里吃饭、睡觉,多余的话一句不说。倒是一向嘴和身子都闲不住的母亲,已开始唠叨起这、唠叨起那来,“指手划脚”地要当我的家。
不是今儿嫌我买的菜贵,就是明儿又说我费电、费水,不会过日子……。难得她一片好心,我倒也可省些力气。可令人头疼的是,我没有原则的“放权”和她一副当家人的“一手包揽”,渐渐让这个本来平静的小家里起了“硝烟”。
首先是上中学的儿子,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吊着个苦瓜脸说:“奶奶,咱见天儿的白菜、土豆,土豆、白菜,吃得我一看见这两样儿都想吐了……”
母亲却拿着筷子轻敲儿子的头说:“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超市里那种不应季的西红柿、豆角都是温室大棚里种的,每天用化肥、农药喂着,吃了就是慢性中毒……”
但第二天,端上桌的菜还是换了,却不得不让我们大眼瞪小眼地哭笑不得:白菜、土豆换成了萝卜、豆腐。
炒菜的时候,她不开抽油烟机、开窗户。她说:“每天开好几回这机器,不知要费多少电?”
省倒是省了,却弄得屋子里老是有一股油烟味儿;她用洗菜、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不仅摆得厨房、卫生间里到处大盆小罐,像是布满了地雷,让人难以落脚,还搞得屋子里不是青菜味儿就是洗衣粉味儿。
我劝她说:“钱不是靠省的,是靠挣的。就算你真的省下十块、八块,也顶不了什么大用,何苦累这份心……”
不料她却拉下脸来说:“我不管你们挣多、挣少,反正我看见这么浪费就心疼。东西也好、钱也好,有的时候你们不在意,没有的时候你们就干着急了。那些年,要不是我抠门儿剔缝儿地省,你和你妹妹的大学能上成……”
我便没话反驳她了。的确,那些年,为了供前后只差一年都上大学的我和妹妹,她和父亲吃粗粮、挖野菜,买粗盐、种豆子换油吃,家里的15瓦的白炽灯泡都舍不得常开。她几年不添新衣、穿了补了补丁的袜子去走亲戚,脱鞋上炕坐席(方言:宴席)吃饭,让人家笑话……。这才把我们都供进了城里,落下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