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蒙古音乐的贡桑诺尔布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一九0六年年底,毓正女学堂的主任教员河原操子,合同到期回国了。
前来接替她的是鸟居龙藏夫妇,他们分别在毓正女学堂和崇正学堂担任主任教师。鸟居龙藏先生三十多岁,是日本国立大学讲师,也是日本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担任崇正学堂的日本语文和世界史。他的妻子鸟居君子是民俗学家。担任毓正女学堂的日本语文和唱歌。
他俩来到喀喇沁之后,由于两人的职业敏感,对喀喇沁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虚心地请贡王或其它教师,为他们讲解戏曲、乐器方面的知识技能,并潜心进行研究。
有一次,贡王诚请鸟居龙藏夫妇去参观福会寺念大经功课。
四百多喇嘛坐在八十一间长殿里,同声诵念同一部经,朗诵之声伴随钟鼓齐呜声、饶钹同奏的乐曲声,高亢悠扬,响遏行云。这里几乎集中了蒙古族、藏族的各种乐器。
贡王与鸟居龙藏夫妇上香拜佛之后,便为其讲解蒙藏共信的喇嘛教。贡王告诉他们坐在殿门口,专为善男信女们摸顶的那个喇嘛是转世活佛大德呼图克图,蒙古人叫“呼必勒罕”,他是福会寺和极乐善生寺的佛爷喇嘛。他是个修持精严、道行甚高、深通佛典、勤俭持恒的人。很受众喇嘛的爱戴和平民的敬仰。首座领众念经的喇嘛叫“经头”,藏语叫“翁似德”。在每一次开始念经的时候,由他来先领念头一句,众喇嘛从后一句开始相随,这样几百人才能诵念一致。
鸟居龙藏夫妇在参观的过程中,两眼紧紧盯住了佛殿里喇嘛用的各种响器,仔细地询问贡王,贡王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各种乐器。
鸟居龙藏指着一个奇特的响器问:“这也叫鼓吗?”
贡王点头说:“对,这是小鼓,也叫人皮鼓。这是用两个人的头盖骨两相背靠,中间又夹上一条人的脊椎骨,两面再蒙上人皮或兽皮,用两根细线在顶端系上小球,拴在鼓上。用手夹着中间的人骨棒左右摆动,球击在两边的鼓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和其它乐器合上节拍后,一齐演奏;这个是饶,藏语叫‘赛里宁’,多与小鼓、铃等一起配合使用;这个叫钹,俗名叫镲,有大有小,是两只相向对打的乐器;这个铃叫振铃儿,藏语叫‘洪合’,柄上刻着罗女神像,柄尖儿铃的周围刻有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这六字真言与和尚念的‘阿弥陀佛’是一样的,念经时摇动振铃,起打拍子的作用;这个叫罄,是敲打乐器;这个像梆子似的打击乐器叫‘甘地’;这个把九面小锣都挂在一个架子上的乐器,藏语叫‘伊笋托利’,俗名也叫云锣或九音锣。”贡王一连气儿地把各种打击乐器作了详细介绍。
夫妇俩不仅听得认真,还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
鸟居龙藏夫人又指着一个管状的乐器问:“这叫什么?”
贡王说:“它俗名叫管子,又叫林布,藏语叫‘比西古尔’,约一尺来长,中间是木制圆筒,上头下头都有金属箍儿,上头的箍上插个苇子哨儿,运气吹吸,双手按住中间木管儿上的孔儿,不断开合,就会发出不同的乐音,连起来就组成了乐曲。吹奏起来有很多技巧,人都说千日管子百日箫,把哨儿含着唇部吹时,管子的声音尖而清脆,含在哨儿的根部吹时,则管子的声音低沉悲凉,听了使人心情沉重。那个和‘比西古尔’一个样式但稍短一些的乐器叫‘甘丹’,其中间部分是用青年男子的胫骨制成的,吹奏时声音哀愁、凄婉,一般在驱逐魔鬼时才用它。那个海螺叫东嘎尔‘,’嘟嘟‘地一吹,使人毛骨悚然。那个金属制成的龙头弯儿形的小喇叭叫’钢郎‘。这些喇嘛用的乐器多用藏名。”贡王又一连气儿地介绍了不少种吹奏乐器。
后来又说到蒙古族民间乐器,贡王向鸟居龙藏夫妇讲起了老先王的时代。
“康熙三十一年,端靖公主下嫁到了喀喇沁旗,康熙皇帝给她非常丰厚的陪嫁。因公主喜欢听戏、歌舞和欣赏乐曲,所以父皇把宫廷中的大部分乐师、乐工、戏子都陪送给了公主,从此喀喇沁就有了自己的宫廷乐队。
前来接替她的是鸟居龙藏夫妇,他们分别在毓正女学堂和崇正学堂担任主任教师。鸟居龙藏先生三十多岁,是日本国立大学讲师,也是日本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担任崇正学堂的日本语文和世界史。他的妻子鸟居君子是民俗学家。担任毓正女学堂的日本语文和唱歌。
他俩来到喀喇沁之后,由于两人的职业敏感,对喀喇沁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虚心地请贡王或其它教师,为他们讲解戏曲、乐器方面的知识技能,并潜心进行研究。
有一次,贡王诚请鸟居龙藏夫妇去参观福会寺念大经功课。
四百多喇嘛坐在八十一间长殿里,同声诵念同一部经,朗诵之声伴随钟鼓齐呜声、饶钹同奏的乐曲声,高亢悠扬,响遏行云。这里几乎集中了蒙古族、藏族的各种乐器。
贡王与鸟居龙藏夫妇上香拜佛之后,便为其讲解蒙藏共信的喇嘛教。贡王告诉他们坐在殿门口,专为善男信女们摸顶的那个喇嘛是转世活佛大德呼图克图,蒙古人叫“呼必勒罕”,他是福会寺和极乐善生寺的佛爷喇嘛。他是个修持精严、道行甚高、深通佛典、勤俭持恒的人。很受众喇嘛的爱戴和平民的敬仰。首座领众念经的喇嘛叫“经头”,藏语叫“翁似德”。在每一次开始念经的时候,由他来先领念头一句,众喇嘛从后一句开始相随,这样几百人才能诵念一致。
鸟居龙藏夫妇在参观的过程中,两眼紧紧盯住了佛殿里喇嘛用的各种响器,仔细地询问贡王,贡王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各种乐器。
鸟居龙藏指着一个奇特的响器问:“这也叫鼓吗?”
贡王点头说:“对,这是小鼓,也叫人皮鼓。这是用两个人的头盖骨两相背靠,中间又夹上一条人的脊椎骨,两面再蒙上人皮或兽皮,用两根细线在顶端系上小球,拴在鼓上。用手夹着中间的人骨棒左右摆动,球击在两边的鼓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和其它乐器合上节拍后,一齐演奏;这个是饶,藏语叫‘赛里宁’,多与小鼓、铃等一起配合使用;这个叫钹,俗名叫镲,有大有小,是两只相向对打的乐器;这个铃叫振铃儿,藏语叫‘洪合’,柄上刻着罗女神像,柄尖儿铃的周围刻有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这六字真言与和尚念的‘阿弥陀佛’是一样的,念经时摇动振铃,起打拍子的作用;这个叫罄,是敲打乐器;这个像梆子似的打击乐器叫‘甘地’;这个把九面小锣都挂在一个架子上的乐器,藏语叫‘伊笋托利’,俗名也叫云锣或九音锣。”贡王一连气儿地把各种打击乐器作了详细介绍。
夫妇俩不仅听得认真,还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
鸟居龙藏夫人又指着一个管状的乐器问:“这叫什么?”
贡王说:“它俗名叫管子,又叫林布,藏语叫‘比西古尔’,约一尺来长,中间是木制圆筒,上头下头都有金属箍儿,上头的箍上插个苇子哨儿,运气吹吸,双手按住中间木管儿上的孔儿,不断开合,就会发出不同的乐音,连起来就组成了乐曲。吹奏起来有很多技巧,人都说千日管子百日箫,把哨儿含着唇部吹时,管子的声音尖而清脆,含在哨儿的根部吹时,则管子的声音低沉悲凉,听了使人心情沉重。那个和‘比西古尔’一个样式但稍短一些的乐器叫‘甘丹’,其中间部分是用青年男子的胫骨制成的,吹奏时声音哀愁、凄婉,一般在驱逐魔鬼时才用它。那个海螺叫东嘎尔‘,’嘟嘟‘地一吹,使人毛骨悚然。那个金属制成的龙头弯儿形的小喇叭叫’钢郎‘。这些喇嘛用的乐器多用藏名。”贡王又一连气儿地介绍了不少种吹奏乐器。
后来又说到蒙古族民间乐器,贡王向鸟居龙藏夫妇讲起了老先王的时代。
“康熙三十一年,端靖公主下嫁到了喀喇沁旗,康熙皇帝给她非常丰厚的陪嫁。因公主喜欢听戏、歌舞和欣赏乐曲,所以父皇把宫廷中的大部分乐师、乐工、戏子都陪送给了公主,从此喀喇沁就有了自己的宫廷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