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真的会“如其人”吗?看看秦桧吧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看到一首诗,很是惊讶。
这首题为《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的五绝是这么写的:
高贤邈已远,凛凛生气存。
韩范不时有,此心谁与论。
诗中感慨没有韩琦、范仲淹这样的忠臣,自己连个说心里话的知音都没有。但作者是谁呢?
秦桧。
一个人的人和文的差距怎么可以这么大呢?说好的文如其人呢?
文如其人是个成语,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出自宋·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张文潜就是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在文中赞张之文风似其弟苏辙(子由),并谈了子由的文风,“其文如其为人”,气势磅礴,天然无饰,意味醇厚,吟咏不尽,有超拔伟杰之气。还谦虚地说“子由之文实胜仆”。
文如其人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郭沫若在《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中写道:
古人每爱说“文如其人”,然如像光慈的为人与其文章之相似,在我的经验上,却是很少见的。
按郭沫若的说法,文如其人并不常见,应该是一种偶然现象。
这跟我的阅读体验相似。比如张爱玲和胡兰成。
成名后的张爱玲不爱见客,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邀请。即使答应见客,她也有自己的一套待客规则,从不允许客人早到或迟到。第一次,胡兰成不请自来,吃了闭门羹。
两人第一次见面,张爱玲盛装打扮去了胡兰成的寓所。张爱玲的文章从容老到,胡兰成猜想她一定是个深通世故、应对自如的人。但胡兰成见到的张爱玲,却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怯生生的样子。
想象与实际相去太远,这让胡兰成大为吃惊。不过也说明了文如其人其实也没有那么靠谱。
而胡自己,又何尝不是为文如其人提供了另一个反例呢?
胡的旧学功底极其厚重,其文细润妖娆妩媚。有人评论说:“都说张爱玲才气高,其实胡兰成才气更高。”江弱水评说,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因人而废也。对某些人来说文与人或许是一条路上的两道辙,永没有相交、更别说重合的可能。
钱钟书在《谈艺录》里就认为文如其人的说法不靠谱:“以文观人,自古所难。所言之物,可以伪饰,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
钱钟书自己倒也能以身作则,坚决要把“文”和“人”分开。一个美国女士读了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以我有限的阅读体验,我觉得还是钱钟书说的更接近事实。
既然如此,我们在读诗读文的时候,还有必要“知人论世”吗?这似乎是个悖论。
知人论世,大概是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了解他的作品。
中国古代诗文中有一部分完全可以抛离作者的生平时代,也丝毫不影响理解。比如“人生七十古来稀”,感慨岁月无情人生短暂;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感慨人生悲欢离合;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秋高气爽的极致美景;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读者也产生了同病相怜之感……欣赏这类句子,不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也不影响理解。
但是,还有一部分诗文,如果不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起来就困难重重。像屈原的作品,你若是不多少了解一点他本人,你读出的意思跟他的作品想传递的意思大概率会南辕北辙。
加上国人的审美习惯以含蓄蕴藉为上品,讲究追求个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也就更加大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借助作者和背景,无疑就拥有了一把打开迷宫的钥匙。
这首题为《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的五绝是这么写的:
高贤邈已远,凛凛生气存。
韩范不时有,此心谁与论。
诗中感慨没有韩琦、范仲淹这样的忠臣,自己连个说心里话的知音都没有。但作者是谁呢?
秦桧。
一个人的人和文的差距怎么可以这么大呢?说好的文如其人呢?
文如其人是个成语,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出自宋·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张文潜就是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在文中赞张之文风似其弟苏辙(子由),并谈了子由的文风,“其文如其为人”,气势磅礴,天然无饰,意味醇厚,吟咏不尽,有超拔伟杰之气。还谦虚地说“子由之文实胜仆”。
文如其人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郭沫若在《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中写道:
古人每爱说“文如其人”,然如像光慈的为人与其文章之相似,在我的经验上,却是很少见的。
按郭沫若的说法,文如其人并不常见,应该是一种偶然现象。
这跟我的阅读体验相似。比如张爱玲和胡兰成。
成名后的张爱玲不爱见客,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邀请。即使答应见客,她也有自己的一套待客规则,从不允许客人早到或迟到。第一次,胡兰成不请自来,吃了闭门羹。
两人第一次见面,张爱玲盛装打扮去了胡兰成的寓所。张爱玲的文章从容老到,胡兰成猜想她一定是个深通世故、应对自如的人。但胡兰成见到的张爱玲,却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怯生生的样子。
想象与实际相去太远,这让胡兰成大为吃惊。不过也说明了文如其人其实也没有那么靠谱。
而胡自己,又何尝不是为文如其人提供了另一个反例呢?
胡的旧学功底极其厚重,其文细润妖娆妩媚。有人评论说:“都说张爱玲才气高,其实胡兰成才气更高。”江弱水评说,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因人而废也。对某些人来说文与人或许是一条路上的两道辙,永没有相交、更别说重合的可能。
钱钟书在《谈艺录》里就认为文如其人的说法不靠谱:“以文观人,自古所难。所言之物,可以伪饰,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
钱钟书自己倒也能以身作则,坚决要把“文”和“人”分开。一个美国女士读了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以我有限的阅读体验,我觉得还是钱钟书说的更接近事实。
既然如此,我们在读诗读文的时候,还有必要“知人论世”吗?这似乎是个悖论。
知人论世,大概是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了解他的作品。
中国古代诗文中有一部分完全可以抛离作者的生平时代,也丝毫不影响理解。比如“人生七十古来稀”,感慨岁月无情人生短暂;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感慨人生悲欢离合;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秋高气爽的极致美景;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读者也产生了同病相怜之感……欣赏这类句子,不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也不影响理解。
但是,还有一部分诗文,如果不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起来就困难重重。像屈原的作品,你若是不多少了解一点他本人,你读出的意思跟他的作品想传递的意思大概率会南辕北辙。
加上国人的审美习惯以含蓄蕴藉为上品,讲究追求个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也就更加大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借助作者和背景,无疑就拥有了一把打开迷宫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