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那些事(2)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大闹天宫》是中国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片,听说要在我们公社放映,那种喜悦和震撼对于村民们来说不亚于原子弹爆炸,且不说其他,单是美猴王的名声就足以令无数人为之倾心,因为他是正义的化身,是敢于反抗压迫的代表。那时候的宣传墙上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的标语,耕作之余用“金猴”牌扑克玩着争上游的游戏,家里来了客人会泡上一壶“猴王”牌茉莉花茶,美猴王的名声和吸粉能力比鼎盛时期的港台明星对影迷、歌迷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忆中该影片仅在公社驻地放映过一次,当我放学后一口气跑到那里的时候,虽然天还没黑,但场地周围早已是人山人海,周边的院墙上,甚至屋顶上都早已被人坐满。电影开始后我依然没有挤到合适的地方,扩音器里锣鼓喧天的声音如咒语般让心情紧揪着,恨不得立地长高三尺或者也有腾云驾雾的本领飞上天空。但是我却干着急没办法,只能在高大的人群中穿梭着,并透过人缝间断的观赏着银幕上精彩的打斗。正当我精力集中看电影的时候,忽然感觉人群开始动了,夹杂着后排恶作剧的青年“一”“二”“一”“二”的呐喊声,晃动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大,先是你用我挤,后是东倒西歪,晃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再后来,几乎在后面站立的所有青壮年血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开始了互不服气的逐浪游戏,他们呐喊着,忽东忽西,忽左忽右,奋力和迎面而来的力量对抗着。我年幼的身体夹杂在他们中间,只能看到他们的肩膀在晃,腿脚在动,既没有能力对抗,也没有能力制止,如潮水中的一片叶子,任由潮水裹旋。
也许是困境中长大的孩子天生具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我充分发挥了身材小的优势,拽着他们的衣服,扯着他们的肩膀,踩着他们的步调,施展闪转腾挪的功夫,一步一步向着安全地带逃离。
当然这样的场景不是很多,更多的时候也仅是拥挤推搡而已。不过如此拥挤的场景碰上一次也足以刻骨铭心。幸亏当时没有像现在这般注重安全,否则肯定是要追究组织者的安全责任的。
电影的魅力如此之大,以至于那些有着充足剩余精力的青年、学生们除了在本村看之外,往往还会成群结队的跑上少则二三里,多则十几里路去邻村看,漆黑的夜路阻挡不住渴望的激情,几里十几里的路程对山区的孩子更是不在话下。只要哪个村子放电影,在通向这个村子的山间小路上,你就会看到忽明忽暗的灯光闪烁,你就会听到急促的脚步还有那叽叽喳喳的呼叫。后来,兴起了一种很具“时代特色”的放映方式,就给他起名叫做“接力放”吧,这一般发生在一次可以放两三个影片的时候,放映员各负责一个村,在两三个村子同时上映,影片结束后,村子里会安排专人迅速送到另一个村,并从那里取回他们放映完毕的影片,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高了放映效率,缺点是由于影片放映时长不等,加上来回送片换片,经常会有一段时间让我们处于难耐的等待中。不过这小段的时间有时却给村干部提供了充分表演的机会,他们会借机讲上两句,比如传达个上级通知,比如说一下春耕秋收的形势等等,那种在万人大会上讲话的自豪,让他们的脸上很是光彩。
看电影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特别是那些经典的台词,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我们乐此不疲的说笑,我们喊着“兔子给给”奔跑在上学的路上;我们指着公路上骑自行车的妇女大声吆喝“这个女人不寻常”;我们大叫着“磨剪子来,戗菜刀”穿行在大街小巷;我们装模做样的说着“拉兄弟一把”,寻求别人的帮助;甚至,在玩那些互掷石块的战斗游戏中我们还相互提醒着“各小组注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然,这些基本都是男孩子的专利,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他们更喜欢谈论一下电影的内容,并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女人们则叽叽喳喳的议论着谁的嗓音好听,谁长得漂亮,言语之间透着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