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舞会与人类学视域下小岩的爱情(2)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单身者舞会》研究的是二十世纪前五十年法国一处乡村的单身村民,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调查,比如农村女性渐趋进城及与城里人结婚,而农民男子这种观念转变相对滞后,而且简直没法融入到新的转变之中。那时,只有通过舞会才能接触、追求女孩,但在新的舞蹈中,年纪越来越大的男子感到无所适从和尴尬,最终只能单身一生:
身处这种境地的农民理所当然地对别人关于自己所形成的形象进行内化,即使这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刻板印象。农民会把自己的身体感知为带着社会印记的身体,感知为身处田野的身体,带着与农村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态度和活动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他因自己的身体感到尴尬,他在自己的身体中感到尴尬。(p93)
这种尴尬也是我的感觉。
不过,我当时将自己学不会跳舞,归因身体协调上,归于运动能力差,现在看来,潜意识里应该是我的农民意识——我与城市格格不入。
大学同学私底下谈论女生,都是带着一种人文情怀,可惜她们大部分要么与纨绔子弟成双入对,要么与体院学生成双入对。吉林体院、师大体育系是我们“有情怀的中文系男生的情敌”。工大男生倒在其次,他们可能不比我们强多少,不过是以后懂技术、有手艺。
但我现在更加坚信,工大的技术男生意味着以后的稳定职员,体院男生意味着健康的身体,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文学与游手好闲、找不到工作差不多对等起来。八十年代是诗的年代、文学的年代,但九十年代后期,这些都衰落了,我们生不逢时,我们得退回去耕地。
2004年秋季,作为追求M的一个重要节目,我们去人艺看话剧《恋爱的犀牛》,其实当时心思不在剧作上,看得一塌糊涂。六年之后,我给学生讲戏剧,在网上找到了1999年版的《恋爱的犀牛》和2003年版的《恋爱的犀牛》,当时比较之后,真是感慨万千。1999年版,明明的白裙子是90年代的标志,她是办公室文员,她的身上散发着复印机的味道,马路迷恋这些——这些在2003年版弱化了,明明变成了红裙子少女。1999年的复印机,在马路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是跨世纪的幻象。
我们这代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或许都带有一些城市幻象,我想起刚上高中时迷恋的一个女孩就是城里的,在我看来她代表城里的涵养与美。但怎样才能成为“城里人”?凤凰男这个词语涵盖的就是我们这样从村里走出的一部分人。我想,所幸是,我没有成为凤凰男。为什么呢?由于我一直打算回去种地吗?
文学与学术,自耕农的抉择
我想起,在高中迷恋那个女孩时,我就写诗,写了一本又一本。在高中时,班主任课堂上提问我,不叫我的名字,直接说“诗人你说说”。问题就在这儿,商品经济、资本市场已经吞噬了诗歌与农村,我还浑然不知,我怎么能博得女孩的欢喜?
上大学后,追求女生失败的原因,也可以归咎于此,我与农民没有差别。农民除了谈论播种与收成,就没有话了;我除了谈论文学,也丧失了日常话语,这等于完全没有办法与女生交流。我在大学时,一度想过自由撰稿人的生活,那意味着朝不保夕。如果说,对于工人来说,不堪回首的是90年代;那么到了世纪初,农民与文学从业者开始进入冬季。农民要离开土地,诗人要流离失所。
自我改造。大学二年级,我开始主动练习长跑。一开始我早起去体育场跑,后来改造塑胶运动场,体育场封闭,我就去动植物园跑。每天在动植物园跑一圈。随后两年,我的千米测试能及格了。但短跑仍然不达标。我还去学吉他,希望增加自己的表现机会。2003年元旦,我在研究生院就得到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后来我还代表学校去外校演,虽然因为音响问题,演得不成功。
当然,最重要的是趣味与品位的养成。大学那会儿,我最先把胡吗个、新裤子的歌带回宿舍。我每天喝咖啡,别人为了提神喝咖啡,我只想成为习惯。我早餐只吃面包,不吃包子。当然,这些做法当时看不出怎么刻意,现在却经不起人类学研究,看得出我怎样迫切地想成为一个城市人,成为一个可以找到女朋友的人。
身处这种境地的农民理所当然地对别人关于自己所形成的形象进行内化,即使这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刻板印象。农民会把自己的身体感知为带着社会印记的身体,感知为身处田野的身体,带着与农村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态度和活动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他因自己的身体感到尴尬,他在自己的身体中感到尴尬。(p93)
这种尴尬也是我的感觉。
不过,我当时将自己学不会跳舞,归因身体协调上,归于运动能力差,现在看来,潜意识里应该是我的农民意识——我与城市格格不入。
大学同学私底下谈论女生,都是带着一种人文情怀,可惜她们大部分要么与纨绔子弟成双入对,要么与体院学生成双入对。吉林体院、师大体育系是我们“有情怀的中文系男生的情敌”。工大男生倒在其次,他们可能不比我们强多少,不过是以后懂技术、有手艺。
但我现在更加坚信,工大的技术男生意味着以后的稳定职员,体院男生意味着健康的身体,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文学与游手好闲、找不到工作差不多对等起来。八十年代是诗的年代、文学的年代,但九十年代后期,这些都衰落了,我们生不逢时,我们得退回去耕地。
2004年秋季,作为追求M的一个重要节目,我们去人艺看话剧《恋爱的犀牛》,其实当时心思不在剧作上,看得一塌糊涂。六年之后,我给学生讲戏剧,在网上找到了1999年版的《恋爱的犀牛》和2003年版的《恋爱的犀牛》,当时比较之后,真是感慨万千。1999年版,明明的白裙子是90年代的标志,她是办公室文员,她的身上散发着复印机的味道,马路迷恋这些——这些在2003年版弱化了,明明变成了红裙子少女。1999年的复印机,在马路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是跨世纪的幻象。
我们这代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或许都带有一些城市幻象,我想起刚上高中时迷恋的一个女孩就是城里的,在我看来她代表城里的涵养与美。但怎样才能成为“城里人”?凤凰男这个词语涵盖的就是我们这样从村里走出的一部分人。我想,所幸是,我没有成为凤凰男。为什么呢?由于我一直打算回去种地吗?
文学与学术,自耕农的抉择
我想起,在高中迷恋那个女孩时,我就写诗,写了一本又一本。在高中时,班主任课堂上提问我,不叫我的名字,直接说“诗人你说说”。问题就在这儿,商品经济、资本市场已经吞噬了诗歌与农村,我还浑然不知,我怎么能博得女孩的欢喜?
上大学后,追求女生失败的原因,也可以归咎于此,我与农民没有差别。农民除了谈论播种与收成,就没有话了;我除了谈论文学,也丧失了日常话语,这等于完全没有办法与女生交流。我在大学时,一度想过自由撰稿人的生活,那意味着朝不保夕。如果说,对于工人来说,不堪回首的是90年代;那么到了世纪初,农民与文学从业者开始进入冬季。农民要离开土地,诗人要流离失所。
自我改造。大学二年级,我开始主动练习长跑。一开始我早起去体育场跑,后来改造塑胶运动场,体育场封闭,我就去动植物园跑。每天在动植物园跑一圈。随后两年,我的千米测试能及格了。但短跑仍然不达标。我还去学吉他,希望增加自己的表现机会。2003年元旦,我在研究生院就得到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后来我还代表学校去外校演,虽然因为音响问题,演得不成功。
当然,最重要的是趣味与品位的养成。大学那会儿,我最先把胡吗个、新裤子的歌带回宿舍。我每天喝咖啡,别人为了提神喝咖啡,我只想成为习惯。我早餐只吃面包,不吃包子。当然,这些做法当时看不出怎么刻意,现在却经不起人类学研究,看得出我怎样迫切地想成为一个城市人,成为一个可以找到女朋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