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戚风蛋糕(2)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结果半小时后烤出这么个玩意,心头一冷,这外焦里嫩(外糊里不熟)的样子,着实惊悚,彻底把我吓了一跳,终于知道有人为什么管戚风蛋糕叫“气疯蛋糕”了。
扒开来看,里面是这样的
还好孩子很会抚慰人,说里面的闻起来好香,这是你第一次做蛋糕嘛,没关系,说着把里面好的那部分吃掉了。看到孩子这么捧场,即使烤糊了,也赏光,我决心第二天再烤,不能让孩子扫兴。
(三)
第二天再做的时候,我就思考第一次为什么会这样了,我想起来了两点。
首先,我的磨具是六寸的,但是我没按照六寸蛋糕的比例去做,而是按照八寸比例自己减少的,可能配比不对;其次,我想起来我好像放多了玉米油,本应该放15克油的,我放了50克。
我暗自思忖,一定是油太多了,导致温度升高太快,给烤糊了。
第二天我严格按照如下图的六寸配比来做,烤箱温度不变。
结果烤到20分钟的时候,厨房里又飘出一股糊味,我赶紧打开烤箱一看,呀,这是又要糊的节奏。于是赶紧带上棉手套端出来,拿牙签插了一下,咦,里面貌似还没熟好。如下图:
这下郁闷了,难道是烤箱的问题,因为打发蛋清和面糊,我确定是没问题的,包括第一次。正好这时老友也说可能是烤箱的问题,她的烤箱用了多年,里面烤肉鱼啥的,油渍比较多,温度就不好把控,那我这烤箱也是十年之久的老烤箱了,最早是老公烤软陶用的,后来地瓜、鱼、鸡、肉都烤过,里面也油渍斑斑了。
难道还要换烤箱不成。
我再次决定降低温度试试,如果降低了温度还不行,那就得换烤箱。
(四)
第三次,按照第二次的比例,120度预热10分钟,120度烤了15分钟,又用130度烤了5分钟,再用100度烤了10分钟,出炉后,除了裂缝比较大外,口感还不错。不过明显还是火候有点大,这样看来我的烤箱不能超过130度。
(五)
于是我又做了第四次,因为没有牛奶了,就用等量的水代替牛奶,鹅蛋代替鸡蛋,嫌太甜,糖减半,温度改成120度预热,120度烤30分钟,裂缝比第三次小了些,基本成功。
只是裂缝还在,好友说裂缝问题有二。一是上层离加热管太近,而是烤箱上火温度有点高,我深以为然,决定下次再做的话,继续微调一下。于是昨天就成功做出了第五个蛋糕。
(六)
这篇文章本来是昨天下午开始写的,没来得及发出,今天又做了一个蛋糕,也是第六次做戚风蛋糕。这次用了一个鸡蛋,一个鹅蛋,比例也已经不是六寸蛋糕的比例了,配比稍微随意了些,想看看多加点蛋和奶的效果如何。
蛋和牛奶增加的比例大于面粉,糖和油维持不变,烤箱温度和昨天一样,118度烤35分钟,出炉。
由于面糊增多,到进六寸模具里,就高了很多,所以更接近顶层的加热管,于是上层颜色就深了一些。口感由于多加了蛋和奶,更香写,也更松软润湿了些。
(七)
做了六次戚风,令人欣慰的是,一次比一次好,每次都能找到一些问题。做戚风蛋糕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烘烤温度和时间,以及调整配方的过程,只要多加试验,一定可以烤出满意的蛋糕。每个人用的烤箱不一样,所以网上说的温度也不是绝对的,只有试一试,才知道自己到底要用多少度来烤。
套用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小马过河》教给我们的道理,原来做戚风蛋糕,并不像别人说得那么难,也不像别人说得那么简单,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美味的戚风蛋糕呢。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是吗?
扒开来看,里面是这样的
还好孩子很会抚慰人,说里面的闻起来好香,这是你第一次做蛋糕嘛,没关系,说着把里面好的那部分吃掉了。看到孩子这么捧场,即使烤糊了,也赏光,我决心第二天再烤,不能让孩子扫兴。
(三)
第二天再做的时候,我就思考第一次为什么会这样了,我想起来了两点。
首先,我的磨具是六寸的,但是我没按照六寸蛋糕的比例去做,而是按照八寸比例自己减少的,可能配比不对;其次,我想起来我好像放多了玉米油,本应该放15克油的,我放了50克。
我暗自思忖,一定是油太多了,导致温度升高太快,给烤糊了。
第二天我严格按照如下图的六寸配比来做,烤箱温度不变。
结果烤到20分钟的时候,厨房里又飘出一股糊味,我赶紧打开烤箱一看,呀,这是又要糊的节奏。于是赶紧带上棉手套端出来,拿牙签插了一下,咦,里面貌似还没熟好。如下图:
这下郁闷了,难道是烤箱的问题,因为打发蛋清和面糊,我确定是没问题的,包括第一次。正好这时老友也说可能是烤箱的问题,她的烤箱用了多年,里面烤肉鱼啥的,油渍比较多,温度就不好把控,那我这烤箱也是十年之久的老烤箱了,最早是老公烤软陶用的,后来地瓜、鱼、鸡、肉都烤过,里面也油渍斑斑了。
难道还要换烤箱不成。
我再次决定降低温度试试,如果降低了温度还不行,那就得换烤箱。
(四)
第三次,按照第二次的比例,120度预热10分钟,120度烤了15分钟,又用130度烤了5分钟,再用100度烤了10分钟,出炉后,除了裂缝比较大外,口感还不错。不过明显还是火候有点大,这样看来我的烤箱不能超过130度。
(五)
于是我又做了第四次,因为没有牛奶了,就用等量的水代替牛奶,鹅蛋代替鸡蛋,嫌太甜,糖减半,温度改成120度预热,120度烤30分钟,裂缝比第三次小了些,基本成功。
只是裂缝还在,好友说裂缝问题有二。一是上层离加热管太近,而是烤箱上火温度有点高,我深以为然,决定下次再做的话,继续微调一下。于是昨天就成功做出了第五个蛋糕。
(六)
这篇文章本来是昨天下午开始写的,没来得及发出,今天又做了一个蛋糕,也是第六次做戚风蛋糕。这次用了一个鸡蛋,一个鹅蛋,比例也已经不是六寸蛋糕的比例了,配比稍微随意了些,想看看多加点蛋和奶的效果如何。
蛋和牛奶增加的比例大于面粉,糖和油维持不变,烤箱温度和昨天一样,118度烤35分钟,出炉。
由于面糊增多,到进六寸模具里,就高了很多,所以更接近顶层的加热管,于是上层颜色就深了一些。口感由于多加了蛋和奶,更香写,也更松软润湿了些。
(七)
做了六次戚风,令人欣慰的是,一次比一次好,每次都能找到一些问题。做戚风蛋糕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烘烤温度和时间,以及调整配方的过程,只要多加试验,一定可以烤出满意的蛋糕。每个人用的烤箱不一样,所以网上说的温度也不是绝对的,只有试一试,才知道自己到底要用多少度来烤。
套用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小马过河》教给我们的道理,原来做戚风蛋糕,并不像别人说得那么难,也不像别人说得那么简单,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美味的戚风蛋糕呢。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