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余秀华直播中与丈夫激烈争吵是怎么回事,关于余秀华的访谈节目的新消息。(6)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薛明:她的家人也很热情好客,对来访者很友善。因为那是个小村,没有饭馆,余秀华的父母有时还会给来采访的记者做饭吃。我们也时不时地跟他们一起吃饭。媒体热逐渐散去以后,还有络绎不绝的“粉丝”。有一次一群热爱她作品的人开着车来看她,余秀华正好不在,好像是在外地做活动,他们就在余家的院子里野炊,等她回来。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澎湃新闻:目睹了媒体和“粉丝”的狂热,又与她长期交往,你们自己是怎么看待余秀华的诗和她这个“现象”的?
范俭:首先,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她的诗的,不然也不会去拍她。情感非常丰富和真实,很有力量。关于大胆谈性的东西,片中也有交代,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们也放了一些评论者的说法,比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个题目里体现了“民族”和“性”两个当代主题这种说法,大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对于余秀华来说,就是一种非常个人的情感的抒发。她把自己一种很纯粹的欲望和欲望得不到宣泄的痛苦写在诗里,真实而简单,至于旁人看到什么其他东西,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她第一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中收录了一些早期作品,所以可能不是每一首都那么成熟,但是后期很多都是好诗。
从社会影响上来说,她的诗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之后,中国最畅销的诗集。在1980年代那一代现代诗人逝去或淡出后,中国诗歌在大众视野中逐渐消退,她的出现对中国诗歌也是一种新的激活。当然不是说她的诗一定有多么伟大或者在文学史上有什么意义,但是它能触动人,也不矫揉造作。总体上应该对中国诗歌和文学是个好事儿,哪怕像片中说到的那样,有人说她是“荡妇体”,有争论、能被人谈论,对于诗歌这个很久已经没人关注的创作类型来说,是有益的。
澎湃新闻:影片的一个主线就是余秀华离婚的过程,这也是她鲜为人知的一面。能够恰好拍摄到一个话题人物离婚的全过程还是不容易的,真的有这么巧吗?片中她与丈夫吵架、离婚的场面都是实拍?
范俭:纪录片是真实与艺术的结合,所以摆拍之类的方法都是有底线的,花草风景为了艺术表达或者暗喻的需要,可以摆拍,但是人物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吵架这些几幕在片中具有核心地位,对叙事和人物感情的挖掘都很重要,这就不能“作假”。至于我们是怎么拍到的,就是我刚才说到的与拍摄对象建立信任有多么重要。实际上我知道她一直想离婚,在经济独立后就准备这样做,但要等丈夫回家后才能提(丈夫在外打工),所以尹世平回家后我们也去拍摄,并且我提前问过余秀华会在哪天和丈夫谈离婚,她告诉了我,于是那一天我们就做了充分的拍摄准备。
薛明:他们上民政局离婚前一天打电话
给我们,当时我在西安,范俭在重庆。我下午四点接到电话,一看火车飞机
都赶不上,就晚上八点跟助理开夜车奔赴湖北,路上只睡了两三小时。中午跟导演赶到民政局门前,他俩正好出来,盖章离婚的过程没有拍到,就赶紧举起摄影机拍离婚程序走完后两人的表情。后来想想,对于挖掘人物感情,这一段才是最关键的。办手续只是冗繁的过场,对于电影叙事来说是很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语言,浪费好几分钟的镜头就为了告诉观众“他们离婚了”,信息量很低。相反是她在民政局门口看着离婚证书既高兴又感慨的表情更有价值,交代了事件的发生,又传达了人物的情感,对人物塑造有作用。之后两人在回程路上的对话,那种解脱后心情舒畅的感觉和自嘲、悲凉,再加上对二十年不幸婚姻的感慨,五味杂陈,很真实、很揪心,把人物内心的复杂性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更好的叙事和表达。
范俭: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离婚这件事会正好发生在我们拍摄期间。余秀华19岁结婚
是她母亲张罗的,主要目的也是找一个身体健康的男人来照顾她。这两个人的性格处于光谱两极、水火不容,一个是感情极为细腻的女诗人,一个是不解风情、有点“直男癌”的男人,他们的婚姻一直有很多矛盾。如果没有残疾,能自由恋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