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直播中与丈夫激烈争吵是怎么回事,关于余秀华的访谈节目的新消息。(4)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专访|记录“脑瘫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如何打动评委和观众
[编者按]
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
节(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简称IDFA)于2016年11月16日至11月27日举行。IDFA规模与欧洲三大综合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相仿,是全球最大的纪录片盛会。
中国导演在今年的IDFA上颇有斩获。11月23日,IDFA公布部分获奖名单,范俭导演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和王久良导演的《塑料王国》分别获得主竞赛长片单元和新人单元评委会特别奖,相当于双亚军。另一方面,纪录片作为一种记录、呈现、反思当下社会现实的艺术
形式,尤能启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为此,澎湃新闻
将推出关于此次IDFA的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范俭导演在IDFA2016颁奖典礼。摄影
:于卓。
11月23日,中国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在世界最重要的纪录片盛会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上获得相当于榜眼的评委会特别奖。影片以因诗作在社交
媒体上广泛传播而走红的湖北女诗人余秀华为
拍摄对象,记录了她成名后近一年的人生历程。据制作方介绍,该片将争取于明年春天在国内公映,或于明年年内与观众见面。
因为余秀华本身的关注度,影片的选题似乎很讨巧。但从拍摄角度来讲,导演范俭选择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这样一个高度曝光的公众人物,关于她的纪录片除了影像资料外还有什么其他价值?除了拍余秀华成名后接连不断的媒体采访、读者见面、诗集签售、学术会议,纪录片怎样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怎样更深入地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又怎样在余秀华诗人、女人、残疾人等多重身份间穿梭、整合?从初学者到赫尔佐格级别的大师,存在价值危机是拍摄人物的纪录电影时始终要面对的问题。
《摇摇晃晃的人间》的IDFA之旅可以说是检验影片在艺术层面的成败之旅。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阿姆斯特丹,没有几个人知道余秀华是谁。影院里灯光熄灭的那一瞬间,放映厅里的黑暗像是一道无知之幕把余秀华的世界与外国观众隔开,亮起的银幕是连接两个世界唯一的通道。她的诗歌与人生、爱与恨,都必须通过这条狭窄的通道来抵达观众的内心。就像泽维耶·多兰在戛纳含泪所说的那样,电影是一种情感驶向彼岸,在观者的情感中引起共鸣,而这样的航行往往以海难告终。余秀华的名声和魅力对于这部纪录片来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成败全看船上的艺术家们怎样掌舵。而当首映场里的观众随着情节的发展嬉笑、惊讶、叹息,当他们用雷动的掌声为片尾字幕
伴奏
,我们知道范俭的航行成功了,他的艺术把余秀华载到了彼岸,直抵人心。
《摇摇晃晃的人间》首映场观众。摄影:于卓。
评委会发言人汤姆·保罗在宣读评语时提到了拍摄诗人的难度,影像在模拟诗歌并试图创造诗性的时候,容易陷入老生常谈和陈词滥调。诗人和残疾人也恰恰也属于最容易被脸谱化的群体,对这些身份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刻画对纪录片而言尤为困难。《摇摇晃晃的人间》从影像、声音、音乐到叙事、节奏和暗喻的使用,不但在技术细节上严丝合缝,也与内容做到形神合一。这种“技艺之美”或许是唯一能够承载诗行之轻与诗意之重的载体。当导演选择展示余秀华的诗时,这些诗句同时具有叙事、展示和风格的多重功能,这一刻的影像和文本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相谈甚欢,相得益彰;看完片子后再捧起余秀华的诗集,片中的图像和声音也会浮现出来。
人们认为文学(特别是抒情诗)和音乐是更纯粹的艺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绝对的抽象性,几乎不对受众的想象力形成任何限制,而影像的绝对具体性和它对想象力的控制和局限是电影艺术无法摆脱的诅咒和原罪。优秀的电影创作者往往能够用具体的影像创造出具有普遍性的意境,把具体的人生体验上升为普世的情感,从而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范俭在这部作品中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电影语言在交代故事的同时,非但没有妨碍反而促进了我们对余秀华的想象。影片图像在具体展现余秀华一举一动的同时,时刻指向他处,指向情感精神层面的复杂性,指向关于“余秀华”的一切普遍性和可能性,从而达到了“诗性”的本质。
[编者按]
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
节(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简称IDFA)于2016年11月16日至11月27日举行。IDFA规模与欧洲三大综合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相仿,是全球最大的纪录片盛会。
中国导演在今年的IDFA上颇有斩获。11月23日,IDFA公布部分获奖名单,范俭导演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和王久良导演的《塑料王国》分别获得主竞赛长片单元和新人单元评委会特别奖,相当于双亚军。另一方面,纪录片作为一种记录、呈现、反思当下社会现实的艺术
形式,尤能启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为此,澎湃新闻
将推出关于此次IDFA的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范俭导演在IDFA2016颁奖典礼。摄影
:于卓。
11月23日,中国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在世界最重要的纪录片盛会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上获得相当于榜眼的评委会特别奖。影片以因诗作在社交
媒体上广泛传播而走红的湖北女诗人余秀华为
拍摄对象,记录了她成名后近一年的人生历程。据制作方介绍,该片将争取于明年春天在国内公映,或于明年年内与观众见面。
因为余秀华本身的关注度,影片的选题似乎很讨巧。但从拍摄角度来讲,导演范俭选择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这样一个高度曝光的公众人物,关于她的纪录片除了影像资料外还有什么其他价值?除了拍余秀华成名后接连不断的媒体采访、读者见面、诗集签售、学术会议,纪录片怎样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怎样更深入地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又怎样在余秀华诗人、女人、残疾人等多重身份间穿梭、整合?从初学者到赫尔佐格级别的大师,存在价值危机是拍摄人物的纪录电影时始终要面对的问题。
《摇摇晃晃的人间》的IDFA之旅可以说是检验影片在艺术层面的成败之旅。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阿姆斯特丹,没有几个人知道余秀华是谁。影院里灯光熄灭的那一瞬间,放映厅里的黑暗像是一道无知之幕把余秀华的世界与外国观众隔开,亮起的银幕是连接两个世界唯一的通道。她的诗歌与人生、爱与恨,都必须通过这条狭窄的通道来抵达观众的内心。就像泽维耶·多兰在戛纳含泪所说的那样,电影是一种情感驶向彼岸,在观者的情感中引起共鸣,而这样的航行往往以海难告终。余秀华的名声和魅力对于这部纪录片来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成败全看船上的艺术家们怎样掌舵。而当首映场里的观众随着情节的发展嬉笑、惊讶、叹息,当他们用雷动的掌声为片尾字幕
伴奏
,我们知道范俭的航行成功了,他的艺术把余秀华载到了彼岸,直抵人心。
《摇摇晃晃的人间》首映场观众。摄影:于卓。
评委会发言人汤姆·保罗在宣读评语时提到了拍摄诗人的难度,影像在模拟诗歌并试图创造诗性的时候,容易陷入老生常谈和陈词滥调。诗人和残疾人也恰恰也属于最容易被脸谱化的群体,对这些身份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刻画对纪录片而言尤为困难。《摇摇晃晃的人间》从影像、声音、音乐到叙事、节奏和暗喻的使用,不但在技术细节上严丝合缝,也与内容做到形神合一。这种“技艺之美”或许是唯一能够承载诗行之轻与诗意之重的载体。当导演选择展示余秀华的诗时,这些诗句同时具有叙事、展示和风格的多重功能,这一刻的影像和文本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相谈甚欢,相得益彰;看完片子后再捧起余秀华的诗集,片中的图像和声音也会浮现出来。
人们认为文学(特别是抒情诗)和音乐是更纯粹的艺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绝对的抽象性,几乎不对受众的想象力形成任何限制,而影像的绝对具体性和它对想象力的控制和局限是电影艺术无法摆脱的诅咒和原罪。优秀的电影创作者往往能够用具体的影像创造出具有普遍性的意境,把具体的人生体验上升为普世的情感,从而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范俭在这部作品中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电影语言在交代故事的同时,非但没有妨碍反而促进了我们对余秀华的想象。影片图像在具体展现余秀华一举一动的同时,时刻指向他处,指向情感精神层面的复杂性,指向关于“余秀华”的一切普遍性和可能性,从而达到了“诗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