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刊文:疫情下的中国消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7)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说完增速再看看收入绝对水平的比较。我们用来考察收入差距的指标,就是最高20%收入户的收入除最低20%收入户的情况。黄色的是农村,蓝色的是城镇,疫情后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收入差距都在扩大,尤其是农村,由疫情前的8.5%上升到了8.9%。还有一点,疫情打断了此前从2016年开始农村收入分配在改善的大趋势。
接下来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次疫情对低收入群体产生更大的冲击呢?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它和以往我们遇到的经济衰退有何不同?这次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1.行业冲击。以往如果是经济衰退的时候,最先遭受打击的往往是制造业,因为制造业的经济周期性更强。但这次疫情不同,它主要冲击服务业,并且是高接触类服务业。在这一类高接触类服务业中聚集了大量的低技能、低收入群体。
2.此次新冠疫情具备双重属性。有别于以往大流行病,比如黑死病、祸乱、天花、非典、H1N1流感,新冠疫情不仅仅是卫生危机还是经济衰退,两者都会促进自动化,这个过程对低收入群体的打击也会更大。流行病促进自动化很容易理解,接触少了就用机器替代人。经济衰退,对低技能低收入群体有更大的打击,每次大的经济衰退事后看都会成为孕育技术进步的很重要的土壤,比如美国大萧条之后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流水线的应用。疫情期间大规模推动居家办公,毫无疑问低收入群体更难以实现居家办公。美国一份研究发现,在美国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3-7月份,不可居家办公者的失业率是可居家群体的3倍。
四、对消费的未来判断
疫情早晚会过去,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问题的短期性和长期性。短期和长期之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它主要说的是这个因素会不会随着疫情消退较快结束,如果可以就称之为短期问题,这样的一些问题尽管当前很严峻,但只要疫情逐渐得以控制,它就能够较好地解决。相比之下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些长期问题,也就是即便疫情消退之后还会长期留下来的问题。
这中间相对短期的问题是接触风险和社交半径短带来的消费疲弱,预计随着疫情管控的更加精细化和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这个问题会较好的解决。再就是居家办公的普及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的更大冲击。
最需要政策关注的长期问题,也就是疫情消退后可能长期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一是收入和信心的问题,二是收入分配的恶化问题,三是中小企业的退出和自动化替代,这些可能都是不可逆的过程,是最需要政策关注的。
五、政策建议
1、重中之重,一定要提高疫情防控精准性,畅通经济循环。无论是接触类消费疲弱还是居民消费增速的放缓,都有赖于疫情防控政策的精准性。
2、拉动消费的根本在于收入和预期的改善,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可以出台一系列“以工代赈”的项目,以及部分标志性大项目以提升就业及市场预期。
3、各部门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行业政策。在这个时点,泛泛的促消费的政策是没有什么用的,一定要针对行业、有针对性。比如针对现在表现最不好的文娱旅游、交通通信、家用设备。对家用设备行业,是否可以更多推行绿色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对通信行业是否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上网资费来促进消费。这些是可供参考的思路。
4、货币政策,在当前的时点宽松货币政策应该是利大于弊。首先说利,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成本的好处显而易见;再来看在收入差距上作用,在疫情后,城镇和农村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的恶化,我自己的一篇研究发现,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缩小收入差距非常重要,并且主要渠道是宽松货币政策下保就业的效果,并且主要是就业稳定性差的群体,这是在缩小收入差距上的积极作用。
接下来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次疫情对低收入群体产生更大的冲击呢?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它和以往我们遇到的经济衰退有何不同?这次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1.行业冲击。以往如果是经济衰退的时候,最先遭受打击的往往是制造业,因为制造业的经济周期性更强。但这次疫情不同,它主要冲击服务业,并且是高接触类服务业。在这一类高接触类服务业中聚集了大量的低技能、低收入群体。
2.此次新冠疫情具备双重属性。有别于以往大流行病,比如黑死病、祸乱、天花、非典、H1N1流感,新冠疫情不仅仅是卫生危机还是经济衰退,两者都会促进自动化,这个过程对低收入群体的打击也会更大。流行病促进自动化很容易理解,接触少了就用机器替代人。经济衰退,对低技能低收入群体有更大的打击,每次大的经济衰退事后看都会成为孕育技术进步的很重要的土壤,比如美国大萧条之后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流水线的应用。疫情期间大规模推动居家办公,毫无疑问低收入群体更难以实现居家办公。美国一份研究发现,在美国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3-7月份,不可居家办公者的失业率是可居家群体的3倍。
四、对消费的未来判断
疫情早晚会过去,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问题的短期性和长期性。短期和长期之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它主要说的是这个因素会不会随着疫情消退较快结束,如果可以就称之为短期问题,这样的一些问题尽管当前很严峻,但只要疫情逐渐得以控制,它就能够较好地解决。相比之下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些长期问题,也就是即便疫情消退之后还会长期留下来的问题。
这中间相对短期的问题是接触风险和社交半径短带来的消费疲弱,预计随着疫情管控的更加精细化和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这个问题会较好的解决。再就是居家办公的普及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的更大冲击。
最需要政策关注的长期问题,也就是疫情消退后可能长期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一是收入和信心的问题,二是收入分配的恶化问题,三是中小企业的退出和自动化替代,这些可能都是不可逆的过程,是最需要政策关注的。
五、政策建议
1、重中之重,一定要提高疫情防控精准性,畅通经济循环。无论是接触类消费疲弱还是居民消费增速的放缓,都有赖于疫情防控政策的精准性。
2、拉动消费的根本在于收入和预期的改善,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可以出台一系列“以工代赈”的项目,以及部分标志性大项目以提升就业及市场预期。
3、各部门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行业政策。在这个时点,泛泛的促消费的政策是没有什么用的,一定要针对行业、有针对性。比如针对现在表现最不好的文娱旅游、交通通信、家用设备。对家用设备行业,是否可以更多推行绿色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对通信行业是否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上网资费来促进消费。这些是可供参考的思路。
4、货币政策,在当前的时点宽松货币政策应该是利大于弊。首先说利,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成本的好处显而易见;再来看在收入差距上作用,在疫情后,城镇和农村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的恶化,我自己的一篇研究发现,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缩小收入差距非常重要,并且主要渠道是宽松货币政策下保就业的效果,并且主要是就业稳定性差的群体,这是在缩小收入差距上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