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刊文:疫情下的中国消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4)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在八大类消费基础上再细分到行业,受拖累的行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高接触行业,包括文娱、餐饮住宿、批发零售、运输航空。以典型的餐饮为例,一般来说“金九银十”,国庆节等节假日的餐饮表现一般都是比较好的,但是我们看到9月份同比消费是-1.7%,10月份进一步降至-8.1%。第二类受拖累的主要是地产相关的,主要包括家具、建筑与装璜材料、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这些。以家具为例,今年前9个月平均增速是-8.6%,去年全年下来有16%的正增长。
消费的现状:小结
整体而言全年是“类V型”,有点像V型,但回升部分的根基不稳固,从历史看处于低位。
结构性视角,恩格尔系数告诉我们说,疫情后食品消费占比大幅上升,但是这背后不仅仅是收入因素,还有短期内食品价格上升以及防疫政策相关的消费场景受限。
八大类消费品和细分行业告诉我们,下降的是高接触、房地产相关的,上升的有医疗吃住这些。
三、消费疲软的原因: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分析
宏观层面视角: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能不能”和“愿不愿”)
消费能力,重中之重一定是收入。收入有两点,一是疫情后居民收入的增速放缓且持续低于GDP增速。先来看收入增速的绝对水平,下图圈出来的这块是疫情之后的表现,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一季度的时候还有5.9%,到2020年二季度下跌到-2%,此后回升,但2021年后又再度急转直下。2022年三季度有一个小幅度回升,但整体还处在历史低位。
相比于收入的绝对水平,我们还要看它的相对水平,即相对于GDP的增速。蓝色线是GDP增速,橙色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灰色柱状图是GDP减去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变化。在2013年之后,除了2020年3月这一个月,居民收入的增速持续低于GDP增速,这在经济不是很好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特别差的恶性循环。循环怎么发生?低增长,低增长背景下收入增长更低,导致居民有弱预期弱消费,由此进一步强化了低增长的故事。
“能不能”消费,与消费场景受限、社交半径缩小有关。“愿不愿”,主要看消费者的信心,消费的疲软与居民的弱预期尤其是和就业相关的弱预期有关。
下图这三条线分别是消费者对收入、消费意愿和就业的信心指数。可以看到,在疫情之后,有一段时间,2020年-今年一季度,整体看消费者信心还处在较高水平,和疫情发生前没有显著差异。但从今年一季度末,居民信心开始直线下降,下降最多的是红色这条线,即消费者对就业的信心,从三月份的116%大幅下降到四月份的79%。
消费的现状:小结
整体而言全年是“类V型”,有点像V型,但回升部分的根基不稳固,从历史看处于低位。
结构性视角,恩格尔系数告诉我们说,疫情后食品消费占比大幅上升,但是这背后不仅仅是收入因素,还有短期内食品价格上升以及防疫政策相关的消费场景受限。
八大类消费品和细分行业告诉我们,下降的是高接触、房地产相关的,上升的有医疗吃住这些。
三、消费疲软的原因: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分析
宏观层面视角: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能不能”和“愿不愿”)
消费能力,重中之重一定是收入。收入有两点,一是疫情后居民收入的增速放缓且持续低于GDP增速。先来看收入增速的绝对水平,下图圈出来的这块是疫情之后的表现,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一季度的时候还有5.9%,到2020年二季度下跌到-2%,此后回升,但2021年后又再度急转直下。2022年三季度有一个小幅度回升,但整体还处在历史低位。
相比于收入的绝对水平,我们还要看它的相对水平,即相对于GDP的增速。蓝色线是GDP增速,橙色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灰色柱状图是GDP减去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变化。在2013年之后,除了2020年3月这一个月,居民收入的增速持续低于GDP增速,这在经济不是很好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特别差的恶性循环。循环怎么发生?低增长,低增长背景下收入增长更低,导致居民有弱预期弱消费,由此进一步强化了低增长的故事。
“能不能”消费,与消费场景受限、社交半径缩小有关。“愿不愿”,主要看消费者的信心,消费的疲软与居民的弱预期尤其是和就业相关的弱预期有关。
下图这三条线分别是消费者对收入、消费意愿和就业的信心指数。可以看到,在疫情之后,有一段时间,2020年-今年一季度,整体看消费者信心还处在较高水平,和疫情发生前没有显著差异。但从今年一季度末,居民信心开始直线下降,下降最多的是红色这条线,即消费者对就业的信心,从三月份的116%大幅下降到四月份的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