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什么意思 被杀主要是性格原因(4)
2024-04-11 来源:你乐谷
四、蓝玉案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杀功臣良将的重大政治案件,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当初隶属于常遇春的帐下,对敌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是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军权对皇权的潜在威胁,使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15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直到捕鱼儿海(即今贝尔湖),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人,大胜而归,后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
但渐渐地,蓝玉开始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在军中,他擅自任罢将校,甚至不听皇命,有次北征还师,夜过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这一举动引起朱元璋的猜忌。在地方上,蓝玉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乡里,此事后为御史弹劾,但蓝玉竟驱逐御史,还让家人私买云南盐1万余引(每引200斤或400斤)进行走私,以上种种行为,终于让朱元璋动了杀心。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下令将他处斩,并诛了三族,平时与蓝玉有关系莫逆的许多将校,也都被定位“逆党”,遭到了抄家灭族,此案被诛杀者多达1.5万人,军中的骁勇将领大多被杀戮殆尽。
一、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施展,这也是每个有志男儿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必需有一个能放得开手脚的舞台,韩信遇上了刘邦,刘邦为他提供了这样的舞台,所以韩信的军事才智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为刘邦打下江山建立了丰功伟绩。蓝玉和朱元璋也是如此,打江山需要良才名将,蓝玉的才华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蓝玉也不负厚望,为朱元璋打天下多次立下汗马功劳。
二、这些人当然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他们缺乏对政治权力斗争残酷性的认知,不懂得建功立业后如何全身而退,保护自己。有的还居功自傲,得意忘形,这完全是找死的节奏。
三、对自己认识不足,对皇上也认识不足,过于自信,不相信卸磨杀驴这样的事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秉性,想功成身退,结果也没能逃过一死的命运。
自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从《史记》出来后,范蠡说的这句话印证在了文种、韩信身上,引得天下人为之唏嘘。与此类似的还有周亚夫、斛律光、明朝功臣集团、年羹尧等众多人上。所以,包括我和许多人一样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长血呢?
然而,随着年龄大了,见到的、遇到的事情也就多了,也就能理解了。我觉得这主要是性格和职业习惯造成的。
(1)挂倒劲是武人被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武将性格操体察不到环境变化,引来杀身之祸。到了快成现实了,也因为性格原因,往往不愿屈服,最终导致被杀。其典型的案例就是周勃和周亚夫父子的不同结局。军人嘛,哪个怕死呀!
周勃的功勋比其子周亚夫大多了,其刘邦创立天下、诛杀吕氏迎合刘姓天下,等于两次塑造刘家天下。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杀功臣良将的重大政治案件,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当初隶属于常遇春的帐下,对敌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是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军权对皇权的潜在威胁,使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15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直到捕鱼儿海(即今贝尔湖),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人,大胜而归,后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
但渐渐地,蓝玉开始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在军中,他擅自任罢将校,甚至不听皇命,有次北征还师,夜过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这一举动引起朱元璋的猜忌。在地方上,蓝玉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乡里,此事后为御史弹劾,但蓝玉竟驱逐御史,还让家人私买云南盐1万余引(每引200斤或400斤)进行走私,以上种种行为,终于让朱元璋动了杀心。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下令将他处斩,并诛了三族,平时与蓝玉有关系莫逆的许多将校,也都被定位“逆党”,遭到了抄家灭族,此案被诛杀者多达1.5万人,军中的骁勇将领大多被杀戮殆尽。
一、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施展,这也是每个有志男儿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必需有一个能放得开手脚的舞台,韩信遇上了刘邦,刘邦为他提供了这样的舞台,所以韩信的军事才智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为刘邦打下江山建立了丰功伟绩。蓝玉和朱元璋也是如此,打江山需要良才名将,蓝玉的才华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蓝玉也不负厚望,为朱元璋打天下多次立下汗马功劳。
二、这些人当然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他们缺乏对政治权力斗争残酷性的认知,不懂得建功立业后如何全身而退,保护自己。有的还居功自傲,得意忘形,这完全是找死的节奏。
三、对自己认识不足,对皇上也认识不足,过于自信,不相信卸磨杀驴这样的事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秉性,想功成身退,结果也没能逃过一死的命运。
自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从《史记》出来后,范蠡说的这句话印证在了文种、韩信身上,引得天下人为之唏嘘。与此类似的还有周亚夫、斛律光、明朝功臣集团、年羹尧等众多人上。所以,包括我和许多人一样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长血呢?
然而,随着年龄大了,见到的、遇到的事情也就多了,也就能理解了。我觉得这主要是性格和职业习惯造成的。
(1)挂倒劲是武人被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武将性格操体察不到环境变化,引来杀身之祸。到了快成现实了,也因为性格原因,往往不愿屈服,最终导致被杀。其典型的案例就是周勃和周亚夫父子的不同结局。军人嘛,哪个怕死呀!
周勃的功勋比其子周亚夫大多了,其刘邦创立天下、诛杀吕氏迎合刘姓天下,等于两次塑造刘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