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娱乐新闻

李霄峰和李易峰的粉丝有区别吗?(2)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艺术片的片方和受众这样做,真的有失体面。上一次,《闯入者》上映时的王小帅已经自我矮化了一次,你们也都看到了结果。“艺术片共同体”这群人,在玩法上,真的和那些“粉丝电影共同体”没有区别。粉丝电影的制作方在强调偶像等等与电影本身无关的东西,可艺术片制作方所强调的自己的悲壮也同样与电影无关啊。
更诡异的是,观看这两类电影的观众——如果你愿意仔细观察——也都很相似。他们同样都冲着电影以外的东西而来。《栀子花开》的观众是粉丝行为,无论电影本身如何垃圾,他们都能穿透剧情看到偶像的美好和暖意,本质上讲,去往影院看李易峰和去机场为他接机是没有区别的;而艺术片的那群观众呢?同样不看作品本身的质量,看重的是电影反映出来的情怀以及反商业的勇气,等等。
如果说粉丝电影的观众都有一种群氓般的狂热,那么艺术电影的受众就都顶着一副教徒般虔诚的表情。《栀子花开》的影院里,小姑娘们都戴着绣有李易峰名字的帽子,而《少女哪吒》的影厅里,竟然有人对院线经理放映艺术片表示感谢,弄得后者不知所措。这难道不是同一种病灶的两种表征吗?真的,仔细想想,王晓冰和李小路心心念念的三毛,不就是她们的郭敬明吗?你们互相嘲讽的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说《小时代》那类东西在用锦衣华服铺张欲望,那么《少女哪吒》就用风纪扣和紧锁的袖口表达着禁欲的情绪。它们二者都在用极端的方式呈现两极上的“青春”。本质上讲,中国现有的这两种分庭抗礼般的青春片都是不正常的青春。要么,极端赞美物质,弃绝精神;要么尽力歌颂精神,掩盖一切物欲。这些矫枉过正都在泄露心机。我们就这样在物质的赤贫和精神的赤贫之间首鼠两端,从不想端正自己的态度。
如果真的想让中国的电影正常化,所要做的,根本不是极力宣扬自己多么无私地变卖资产投入电影,而是找到切实合适的与观众对接的方式,让影片盈利,并且,更重要的是,让判断标准回归电影本体,不要再用那些电影以外的东西作为噱头。
电影,是一个工业化的产品,不能把它再当做作坊式的田园牧歌。互联网提供了那么多可能性,这些艺术片导演为什么偏要死磕暑期档的大银幕呢?
艺术片和粉丝电影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一个是羽量级,一个是重量级。原本,前者观赏的是灵活度,后者观赏的是力量,但让体重差异如此巨大的运动员走上同一拳台,这有什么必要吗?如今的中国影院,就是一张没有区分量级的拳台。由于中国地产特性的原因,中国电影院在大型shopping的植入模式,注定就是一种最势利的商业模型。它毫无义务对反商业的小片进行照顾。这是所有电影从业者必须认清的现实。你撼动不了这个现状,就想办法改变自己的运行模式。连出租车公司这么坚固的垄断体都可以被互联网颠覆成这个样子,一个如此灵活的电影业怎么可能没有活路?
你们可以尝试众筹、可以尝试从前期就增强与观众的粘性、可以选择互联网的多种播放可能性、可以用广告覆盖部分票务、可以把一次性爆炸式的票房尝试分解成长销形式、可以用大数据的统计与影院的淡季档期谈合作……无数种办法在等着你们,为什么就一定要用最古老、最无效的方式进行运作,最后再毫无尊严的乞讨呢?
互联网——而不是情怀——才是当下艺术片真正的救赎,但就是没人愿意尝试。巨幕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天梯,小屏也绝不必然减损逼格。如今,电影的概念早已不是把一群人圈在一间黑屋子里,对着一块大屏幕看上90分钟那么单纯的事了。艺术片导演们,这个时代没人愿意看着你们哭丧的脸,很多行业都远比你们悲惨,他们都在想办法自救,而不是声讨受众的品位。少点撒娇,多动脑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