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窦唯、汪国真会成为敌人?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最近出了两件事,让朋友圈似乎分裂了,很多人又玩起了割袍断义的游戏。
第一件是有好事者拍摄了一张窦唯搭乘地铁的照片,照片上窦唯已完全没有了黑豹时代的风采,发际线严重后移,整个身形也随意膨胀成一个普通中年胖子的典型形状,被墨镜盖住的脸部似乎掩不住那种失败者脸上所惯有的颓废与自暴自弃。因为这张照片发一点感慨也是人之常情,岁月是把杀猪刀,一个风流才子,最终也难逃怪叔叔的命运,这抒情正当且自然。但很快就有人将之上升到价值判断层面,说窦唯不体面。这当然代表了一部分的心声,因为在这部分人的心目中,人的存在价值都来源于群体和他人的肯定,所以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流行价值观是照单全收的。
在他们眼中窦唯是个失败者,因为参照系过于明显,他的前妻王菲贵为天后,貌美且多金,又活得如神仙般逍遥,偶尔现一下真身,就惹得俗众们芳心乱跳。另一参照系比如说汪峰,同为摇滚明星,却坐拥千万身家,平常搓麻娱乐身心,泡起妞来就能将白富美章子怡一举搞定。相形之下,窦唯似乎太矬了,虽然每年也有作品出来,却无人知晓,在北京这个奥迪都快成奥拓的城市,他的主要坐骑还是地铁。
这种赤裸裸的成王败寇的心态,很快就激怒了那些没那么势利眼的同学们,纷纷撰文批驳这种被成功学洗脑的想法,他们发出了最一致的怒吼,你们丫知道窦唯的价值吗?他新写的那些曲子你们知道它们的好吗?
第二件事则显得调子悲哀得多,这两天汪国真死了,当然有很多年轻的朋友不知道他,一个简单的比喻,他是九十年代的诗坛郭敬明。死者为大,现代人当然不会管这些他们认为的陈腐道德,一场似乎比窦唯事件更为浩大的辩论正徐徐拉开战幕。
批判者认为汪国真贩卖的诗坛脑白金,是裹着廉价糖衣的毒草,这种虚假的矫饰的诗歌遗毒甚深,所谓正能量这种大而无当的东西,汪国真正是始祖。潜台词是这种人死了正好,哪里值得纪念。而支持方则认为汪国真确实在当时影响了一代人,你不能当时享了他的好处,现在却一提裤子翻脸不认人,做人要厚道。这时就像所有辩论一样,问题就被抛到一边去了,剩下的就是各种思维的花招,比如你别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自己审美能力低,但别把当年的我也算进去,基本上就开始踢裆使绊子的路数。
这两件事,都挺让人郁闷的,但我郁闷的点都不一样。
对于前一件事,我们初看到的是世俗价值观与理想主义的角力,但细看之下,里面却仍然是两种功利主义的对弈,前者当然明显,它是初级的,原始的,它就是土壕的哲学,有钱或者说钱能买到的东西是判断标准。后者则更隐晦,它和“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一样傲慢,它同样有着它的功利标尺,它把它寄希望于历史,它坚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合理的价位,他们用在历史上留名这种想象来抵销这种现世的焦虑。
说实话,这两种价值观在我眼中是一样的,我更希望看到一种更随意的价值观,人生未必要活得有外界所认定的价值,或者说一个人的价值更应该来源于他自我的认定,而现在的讨论,似乎是,都是用外界标准去绑架窦唯。我更欣赏一些年轻人无所谓的话:我干什么,关你屁事。只有这样的人多起来,这个世界的参差多态才会成为现实,独立的自我才能成为可能。
对于汪国真事件,我的感受更复杂一些。我跟汪国真毫无情感联系,年轻时作为一个死忠工科男,汪国真这个名字对我而言就如同火星一样大名鼎鼎却又毫无认识。所以对于汪国真的价值,根本无从谈起。我想说的是我小时候,我很喜欢李连杰,很喜欢他的《中南海保镖》,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当然能判断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但这并不防碍我喜欢它,因为它是青春的一部分。换一种说法是,如果说你对一个东西的喜欢完全来源于你的智力和理性判断,你这个人就太过无情,就像你喜欢一个姑娘,只是因为她漂亮知书达理一样无趣。情感的价值在于它超出了理性(实际这也是另一种功利)的判断。如果像一些朋友所说,要以现在对汪国真的认知,去抛弃曾经青春期的一场陪伴所带给你的一些情感,那未免太不人道了一些。
第一件是有好事者拍摄了一张窦唯搭乘地铁的照片,照片上窦唯已完全没有了黑豹时代的风采,发际线严重后移,整个身形也随意膨胀成一个普通中年胖子的典型形状,被墨镜盖住的脸部似乎掩不住那种失败者脸上所惯有的颓废与自暴自弃。因为这张照片发一点感慨也是人之常情,岁月是把杀猪刀,一个风流才子,最终也难逃怪叔叔的命运,这抒情正当且自然。但很快就有人将之上升到价值判断层面,说窦唯不体面。这当然代表了一部分的心声,因为在这部分人的心目中,人的存在价值都来源于群体和他人的肯定,所以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流行价值观是照单全收的。
在他们眼中窦唯是个失败者,因为参照系过于明显,他的前妻王菲贵为天后,貌美且多金,又活得如神仙般逍遥,偶尔现一下真身,就惹得俗众们芳心乱跳。另一参照系比如说汪峰,同为摇滚明星,却坐拥千万身家,平常搓麻娱乐身心,泡起妞来就能将白富美章子怡一举搞定。相形之下,窦唯似乎太矬了,虽然每年也有作品出来,却无人知晓,在北京这个奥迪都快成奥拓的城市,他的主要坐骑还是地铁。
这种赤裸裸的成王败寇的心态,很快就激怒了那些没那么势利眼的同学们,纷纷撰文批驳这种被成功学洗脑的想法,他们发出了最一致的怒吼,你们丫知道窦唯的价值吗?他新写的那些曲子你们知道它们的好吗?
第二件事则显得调子悲哀得多,这两天汪国真死了,当然有很多年轻的朋友不知道他,一个简单的比喻,他是九十年代的诗坛郭敬明。死者为大,现代人当然不会管这些他们认为的陈腐道德,一场似乎比窦唯事件更为浩大的辩论正徐徐拉开战幕。
批判者认为汪国真贩卖的诗坛脑白金,是裹着廉价糖衣的毒草,这种虚假的矫饰的诗歌遗毒甚深,所谓正能量这种大而无当的东西,汪国真正是始祖。潜台词是这种人死了正好,哪里值得纪念。而支持方则认为汪国真确实在当时影响了一代人,你不能当时享了他的好处,现在却一提裤子翻脸不认人,做人要厚道。这时就像所有辩论一样,问题就被抛到一边去了,剩下的就是各种思维的花招,比如你别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自己审美能力低,但别把当年的我也算进去,基本上就开始踢裆使绊子的路数。
这两件事,都挺让人郁闷的,但我郁闷的点都不一样。
对于前一件事,我们初看到的是世俗价值观与理想主义的角力,但细看之下,里面却仍然是两种功利主义的对弈,前者当然明显,它是初级的,原始的,它就是土壕的哲学,有钱或者说钱能买到的东西是判断标准。后者则更隐晦,它和“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一样傲慢,它同样有着它的功利标尺,它把它寄希望于历史,它坚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合理的价位,他们用在历史上留名这种想象来抵销这种现世的焦虑。
说实话,这两种价值观在我眼中是一样的,我更希望看到一种更随意的价值观,人生未必要活得有外界所认定的价值,或者说一个人的价值更应该来源于他自我的认定,而现在的讨论,似乎是,都是用外界标准去绑架窦唯。我更欣赏一些年轻人无所谓的话:我干什么,关你屁事。只有这样的人多起来,这个世界的参差多态才会成为现实,独立的自我才能成为可能。
对于汪国真事件,我的感受更复杂一些。我跟汪国真毫无情感联系,年轻时作为一个死忠工科男,汪国真这个名字对我而言就如同火星一样大名鼎鼎却又毫无认识。所以对于汪国真的价值,根本无从谈起。我想说的是我小时候,我很喜欢李连杰,很喜欢他的《中南海保镖》,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当然能判断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但这并不防碍我喜欢它,因为它是青春的一部分。换一种说法是,如果说你对一个东西的喜欢完全来源于你的智力和理性判断,你这个人就太过无情,就像你喜欢一个姑娘,只是因为她漂亮知书达理一样无趣。情感的价值在于它超出了理性(实际这也是另一种功利)的判断。如果像一些朋友所说,要以现在对汪国真的认知,去抛弃曾经青春期的一场陪伴所带给你的一些情感,那未免太不人道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