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中国风是一种病(3)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无论是“新”还是“雅”,中国音乐的发展从来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官乐与民乐的融合,一条是汉乐与胡乐的融合。无视这种“融合”而片面强调“华夏正声”,既是否定历史,也是否定传统。
而在“融合”的过程中,“旧”和“新”的关系是继承,而不是颠覆。“清商乐”从汉代“相和歌”发展出来的,隋文帝借由“开皇乐议”认可的融合是以“清商乐”为主体的汉胡融合,唐朝的“燕乐”随后继承了“清商乐”的衣钵。虽然到了宋元,市民阶层的音乐文化发展成为主流,也只是“官乐”发展相对不如前朝发达,民间音乐却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当我们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最基本的尊重应该是“继承”。在美式R&B或日式游戏音乐的调调上加一点“五声”音阶和装模作样的古文歌词肯定不能算“继承”,那只是继承了外国人的传统。
同样,“新”和“雅”之间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相和歌”是从民间音乐发展而来的,逐渐发展成了官乐;继承了“相和歌”衣钵的“清商乐”也是民间音乐的再融合,却又从创新中慢慢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雅”,遂被朝廷奉为“华夏正声”。元曲、昆曲和评弹最初也只是市井小民之声,后来也逐渐都登上了大雅之堂。可是从“中国风”和“民族风”的各种创作中,我们看不到这样一个变化,更看不到“工匠精神”,我们看到的只是越来越“洒狗血”。这里面还有另外一种“洒狗血”,就是为“政绩”而做的所谓“创新”,同样也是把一些传统“符号”生拼硬凑,目的只是为了向上邀功。
看清楚“新”和“雅”,我们也就明白我们想要有什么样的“乐”了。
中国音乐的未来,首先在于“创新”,一如既往的“跨界”和“融合”;其次在于求“雅”,回归传统的“工匠精神”。基于这两点,我们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养分,就不会再重复“中国风”和“民族风”的老路。其实,除了“五声音阶”、除了“文言绝句”,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太多内容没被挖掘,比如全国各地的地方戏曲就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开发。我们应该为年轻人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多种可能性,让他们不再被“中国风”和“民族风”所蒙蔽。
我所理解的,这就是“新乐府”的初衷,把中国戏曲的观众年龄层拉低30岁,让更多人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来。对于传统文化的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时代。90后和95后作为更爱国的一代,对真正的传统充满了好奇。各大高校戏曲社的活跃让我们看到年轻人对回归传统的渴求。剩下的就看我们如何在充分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以传统的“工匠精神”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跨界和创新,创作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雅乐”。
作者介绍:陈贤江,笔名耳东,资深媒体人,新音乐产业观察创办人,微信号:takoff
而在“融合”的过程中,“旧”和“新”的关系是继承,而不是颠覆。“清商乐”从汉代“相和歌”发展出来的,隋文帝借由“开皇乐议”认可的融合是以“清商乐”为主体的汉胡融合,唐朝的“燕乐”随后继承了“清商乐”的衣钵。虽然到了宋元,市民阶层的音乐文化发展成为主流,也只是“官乐”发展相对不如前朝发达,民间音乐却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当我们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最基本的尊重应该是“继承”。在美式R&B或日式游戏音乐的调调上加一点“五声”音阶和装模作样的古文歌词肯定不能算“继承”,那只是继承了外国人的传统。
同样,“新”和“雅”之间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相和歌”是从民间音乐发展而来的,逐渐发展成了官乐;继承了“相和歌”衣钵的“清商乐”也是民间音乐的再融合,却又从创新中慢慢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雅”,遂被朝廷奉为“华夏正声”。元曲、昆曲和评弹最初也只是市井小民之声,后来也逐渐都登上了大雅之堂。可是从“中国风”和“民族风”的各种创作中,我们看不到这样一个变化,更看不到“工匠精神”,我们看到的只是越来越“洒狗血”。这里面还有另外一种“洒狗血”,就是为“政绩”而做的所谓“创新”,同样也是把一些传统“符号”生拼硬凑,目的只是为了向上邀功。
看清楚“新”和“雅”,我们也就明白我们想要有什么样的“乐”了。
中国音乐的未来,首先在于“创新”,一如既往的“跨界”和“融合”;其次在于求“雅”,回归传统的“工匠精神”。基于这两点,我们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养分,就不会再重复“中国风”和“民族风”的老路。其实,除了“五声音阶”、除了“文言绝句”,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太多内容没被挖掘,比如全国各地的地方戏曲就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开发。我们应该为年轻人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多种可能性,让他们不再被“中国风”和“民族风”所蒙蔽。
我所理解的,这就是“新乐府”的初衷,把中国戏曲的观众年龄层拉低30岁,让更多人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来。对于传统文化的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时代。90后和95后作为更爱国的一代,对真正的传统充满了好奇。各大高校戏曲社的活跃让我们看到年轻人对回归传统的渴求。剩下的就看我们如何在充分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以传统的“工匠精神”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跨界和创新,创作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雅乐”。
作者介绍:陈贤江,笔名耳东,资深媒体人,新音乐产业观察创办人,微信号:tak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