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娱乐新闻

陆秀夫淹死南宋末代皇帝为何被称作民族英雄?(图)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在736年前的今天,1279年3月19日 (农历二月初六),陆秀夫背幼帝投海殉国南宋灭亡。为什么陆秀夫亲手淹死皇帝却被称作民族英雄呢?南宋末年,气息奄奄,命悬游丝,打个喷嚏就可能呜呼哀哉。然而,这“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危艰时局,却英雄辈出,他们共扶河山,同撑危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挽狂澜于既倒,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剧,千年之后,仍令人不禁一睹三叹焉。这些群像中最光辉的代表人物应数“宋末三杰”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陆秀夫淹死南宋末代皇帝为何被称作民族英雄?(图)


文天祥的光焰太炫目了,以致历史歌咏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绝誓言时,湮没了同样光彩照人的陆秀夫、张世杰。
文天祥的伟大,在于他的灵与肉都经受住了考验。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是孟子竖起的考验一个人的最高尺度。文天祥经受住了,他堪称当之无愧的“大丈夫”。
陆秀夫的英雄之处,在于他“舍生弃辱”——个人的耻辱,“末代皇帝”的耻辱,一个王朝的耻辱,甚至一个民族的耻辱,毅然背上宋末的小皇帝赵昺蹈海而死。这是千古第一悲剧,陆秀夫上演了主角。
1259年的金榜,足以让300年的宋王朝刮目相看,让3000年的中国文明史刮目相看。因为这一榜诞生了宋末两位足以光耀千古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
陆秀夫(1236年——1279年),字君实,宋端平三年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三岁随同父母迁居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这里是当年宋金、宋元对峙烽火连天的最前沿。
陆秀夫自幼聪慧颖悟,读书过目不忘,塾师百余蒙童之中,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稍大一些,陆秀夫最喜欢挑拣那些爱国忧民的诗文阅读,常常一边读一边叹息流涕。陆秀夫“才思清丽”,七岁就能诗善文,十九岁一举金榜题名,与文天祥同年。
科举时代有个不成文的惯例,科考虽说是为国取仕,但发榜之后,重臣、权臣们纷纷延揽人才,收归门下。这些新科贵人,也需要投个靠山,以便于发展有个后台。文天祥中状元后,权臣贾似道马上认为门生;陆秀夫进士及第,被李庭芝很快礼聘到幕府任职。李庭芝时任淮南制置使,是北方重臣,以惜才、爱才、延揽人才著称于当时。他的帐下人才济济,各怀绝技,颇有战国“四公子”遗风,因此,他的幕下为抗元前线“小朝廷”。
在李府,陆秀夫性情沉静,不事张扬,矜持自重,敏于事而慎于言,老成干练,深得李庭芝器重。李庭芝竭力向上推荐,陆秀夫很快得到升迁。但是,李庭芝仍以前线人才难得为辞,留他在身边。陆秀夫在李府中地位不断提升,任参议官,主管机要。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大举南侵,两淮地区首当其冲,最先感受到“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急。李氏幕府的幕僚或辞职,或遁逃,纷纷作鸟兽散。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大敌当前,唯独陆秀夫坚如磐石,协助李庭芝坚守城池,英勇抗敌。李庭芝深受感动,大为感慨,认为这样的忠义之士、国家栋梁,正是朝廷所急需的人才啊!他急国家之所急,把陆秀夫推荐给了朝廷,授礼部侍郎官职,累至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