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个人资料简介 商人邵逸夫传奇人生(2)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这一特点也在邵逸夫的“邵氏兄弟”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延承,1963年第二届台湾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的黄梅调《梁祝》,拍摄时间只有半个月。1974年,邵氏影片产量达到创立以来的最高峰,一年之内,出品了50部影片。著名影星狄龙在邵氏20年,共拍了80多部电影,平均一年4部。在“邵氏兄弟”存在的近30年中,它共为华语电影留下了1000多部作品。
超快的成片速度并不能够保证每一部电影都拥有上乘的质量。但1000多部电影却都打着同一个醒目的LOGO—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对于最多时一天能看9部电影、一年看片超过700部的邵逸夫来说,他一定能分辨出电影在艺术层面上的好坏,但在“邵氏兄弟”的经营层面上,他只认可一种电影—普通人喜欢看的、好卖的电影,而这也是曾经“天一”的重要制片准则,否则,他们的电影不会在东南亚的穷乡僻壤收获那么多的观众。
在邵氏快速成长时期最关键的创作者当属从从台湾来香港发展的导演李翰祥,他曾在1959年和1960年先后以《江山美人》和《后门》两部影片囊括当年亚洲影展的所有大奖,前者的票房大获成功,创造了邵氏的纪录,而《后门》则因为太追求导演个人风格,票房并不理想。就在李翰祥在某次邵氏的高层会议上大谈特谈艺术追求时,邵逸夫突然大怒,“我拍电影不是为了获奖!”此后,李翰祥坐了近三年的冷板凳,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片约。
为了让导演们摆正心态,邵逸夫对于影片是否卖座的追求近乎势利。张曾泽因为拍《路客与刀客》大卖被邵氏撬至麾下,并被邵逸夫奉若上宾。但随后其作品《红胡子》遭遇票房惨败,邵逸夫在片场再遇到他便能视而未见。不久张曾泽拍完《吉祥赌坊》,邵逸夫看完喜形于色,请他吃饭,态度又恢复热忱。
对此,台湾导演李行也深有体会,当年他拍电影《秋决》时,邵逸夫曾准备出资。但当后者发现《秋决》是一部更重人文情怀的文艺片之后,又取消了投资。后来李行在私下里将《秋决》播放给邵逸夫看,他非常欣赏,但依旧表示倘若再重来一次,仍然不会投资。
邵氏出品的电影经常剪出多个版本,尺度最大的送欧美,最小的送南洋,中间的,则在香港上映。在邵氏所有的电影作品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三级片,这些三级片也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内地民间隐密地风靡。有影评人一直诟病邵氏电影媚俗、没有艺术价值,但同时,香港媒体也认为:在大时代里,邵氏拍投机、无聊的低级电影,迎合了观众的逃避心理,而浓烈的草根气质,鲜活而不乏夸张的影调,对人类基础欲望的恣意开掘也是邵氏对香港本土民风民情最透彻的洞见。
邵逸夫并非完全反对艺术,他只是一再强调:经营邵氏,是门生意。“如果拍一部纯艺术的电影,我不敢肯定这年头会有很多人喜欢。少人看,就少得益。所以我宁愿专心向大家都中意的娱乐着手。如果香港人喜欢艺术,可以去艺术中心。我宁愿捐钱给艺术中心,做艺术节。但是拍电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
古训道,仁不带兵,义不行贾。在香港电影圈野蛮生长的年代,想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成全观众的能力,更要有恶心对手的技巧,对此,邵逸夫也同样在行。
还在新加坡打拼时,13岁便奔赴瑞士、英国,修读文学和历史,作风洋化、视野开阔,极其喜爱文艺的陆运涛就是邵逸夫最主要的对手。1953年,陆运涛的“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率先登陆香港,张爱玲领衔的强大编剧阵容是电懋最大的优势。
超快的成片速度并不能够保证每一部电影都拥有上乘的质量。但1000多部电影却都打着同一个醒目的LOGO—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对于最多时一天能看9部电影、一年看片超过700部的邵逸夫来说,他一定能分辨出电影在艺术层面上的好坏,但在“邵氏兄弟”的经营层面上,他只认可一种电影—普通人喜欢看的、好卖的电影,而这也是曾经“天一”的重要制片准则,否则,他们的电影不会在东南亚的穷乡僻壤收获那么多的观众。
在邵氏快速成长时期最关键的创作者当属从从台湾来香港发展的导演李翰祥,他曾在1959年和1960年先后以《江山美人》和《后门》两部影片囊括当年亚洲影展的所有大奖,前者的票房大获成功,创造了邵氏的纪录,而《后门》则因为太追求导演个人风格,票房并不理想。就在李翰祥在某次邵氏的高层会议上大谈特谈艺术追求时,邵逸夫突然大怒,“我拍电影不是为了获奖!”此后,李翰祥坐了近三年的冷板凳,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片约。
为了让导演们摆正心态,邵逸夫对于影片是否卖座的追求近乎势利。张曾泽因为拍《路客与刀客》大卖被邵氏撬至麾下,并被邵逸夫奉若上宾。但随后其作品《红胡子》遭遇票房惨败,邵逸夫在片场再遇到他便能视而未见。不久张曾泽拍完《吉祥赌坊》,邵逸夫看完喜形于色,请他吃饭,态度又恢复热忱。
对此,台湾导演李行也深有体会,当年他拍电影《秋决》时,邵逸夫曾准备出资。但当后者发现《秋决》是一部更重人文情怀的文艺片之后,又取消了投资。后来李行在私下里将《秋决》播放给邵逸夫看,他非常欣赏,但依旧表示倘若再重来一次,仍然不会投资。
邵氏出品的电影经常剪出多个版本,尺度最大的送欧美,最小的送南洋,中间的,则在香港上映。在邵氏所有的电影作品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三级片,这些三级片也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内地民间隐密地风靡。有影评人一直诟病邵氏电影媚俗、没有艺术价值,但同时,香港媒体也认为:在大时代里,邵氏拍投机、无聊的低级电影,迎合了观众的逃避心理,而浓烈的草根气质,鲜活而不乏夸张的影调,对人类基础欲望的恣意开掘也是邵氏对香港本土民风民情最透彻的洞见。
邵逸夫并非完全反对艺术,他只是一再强调:经营邵氏,是门生意。“如果拍一部纯艺术的电影,我不敢肯定这年头会有很多人喜欢。少人看,就少得益。所以我宁愿专心向大家都中意的娱乐着手。如果香港人喜欢艺术,可以去艺术中心。我宁愿捐钱给艺术中心,做艺术节。但是拍电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
古训道,仁不带兵,义不行贾。在香港电影圈野蛮生长的年代,想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成全观众的能力,更要有恶心对手的技巧,对此,邵逸夫也同样在行。
还在新加坡打拼时,13岁便奔赴瑞士、英国,修读文学和历史,作风洋化、视野开阔,极其喜爱文艺的陆运涛就是邵逸夫最主要的对手。1953年,陆运涛的“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率先登陆香港,张爱玲领衔的强大编剧阵容是电懋最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