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明白生活真相,方懂《兰亭集序》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高中时,学到语文课本里的《兰亭集序》,只感到文中词藻堪称优美,背诵难度又很巨大,但论及这篇古文究竟写了些什么,对于当时的一个花季年华、没有阅历又不谙世事的傻丫头和小脑残来说,我那时并没有真正理解王羲之的理念,甚至还有些纳闷。
 
直到时光流逝,年华里多了艰险,生活中充满愁绪,前路又茫茫然不知希望在何处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了《兰亭集序》的意义。
 

明白生活真相,方懂《兰亭集序》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他邀请来的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一个名叫兰亭的地方进行笔会,大家饮酒赋诗,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与会者将当时大家的诗作抄录成集,这个集子需要有一个序,大家就首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王羲之来写,王羲之就欣然写了这篇《兰亭集序》。
 
现在,再读一遍《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永和九年,是个癸丑年,是年的三月上旬,王羲之和一众三观相合的文人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在那里洗濯祈福,写诗作赋。
 
兰亭所在的地方有高峻的山岭,茂盛的树林,修高的竹子,清澈的溪流像青罗带一样环绕四周,真的是美极了。王羲之和大家一起,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但依旧可以喝点酒,作点诗,畅快地叙述一下大家的内心情怀。
 
不用说,这是一个欢快的聚会。
 
然而想不到的是,在这样一种欢乐的时刻,王羲之在描述了个中快慰之后,竟然笔调突然一转,说出“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种煞风景的丧气话。之后更是一忽儿“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忽儿“死生亦大矣”,左一个“痛哉”,右一个“悲夫”,好端端的欢乐聚会,岂不是要被这些不合时宜的调子毁了吗?
 
但令人称奇的是,与会者并不认为王羲之此序是一篇丧到家的烂文,或是一篇不吉利的诅咒,更没有当场把他打出去,反而,人人都尊重事实,大加赞赏,争相抄阅传扬,直至后世,人们也都格外推崇此序,将其视为经典。这是为什么呢?
 
明明,这篇文章怎么看都像是在给一次欢乐满满的聚会泼冷水,告诉大家,看你们这么高兴,这么嗨皮,怎的,都忘了自己很快会变老、眨眼就会死掉了吗?……这样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会获得无数人的喜爱,甚至很多人还将其列为一生中必读的古文经典之一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