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娘花”(2)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奶奶大概是听惯了,也不理会这些,把筐背过来,叫我站到筐里,然后一用力,背起我,出门了。我便坐在奶奶背上的筐里像只小猫贪婪地吃食儿。
妈妈推着双轮车跟在后面。车很大,每次她们都是要把棉花拾满车,才回来。
所以,村里人把她们称作顶会过日子的两个女人。
她们无论如何是不肯把我独自放在家里的,因为有一回,我刚睡着,她们以为我会睡好几个钟头才会醒,两个人就去田里拾棉花了,想着中间回来再看我。没成想,我一个人醒了之后,见没人,吓得哇哇大哭,不管不顾地跑出屋门,一下子摔倒在门台上,把嘴唇磕了一个大口子,待她们发现,把我送到乡卫生院后,缝了六针。奶奶当时,看着医生给我缝针,捂着脸不敢看,哭成了个泪人儿,口里还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医生一边缝,一边安慰“打麻药了,打麻药了……”
后来我的嘴边留下一个大疤瘌,奶奶每每抱着我,嘴里不停地念叨“好好一副贵人相,破相了,破相了……”
有时,我还看见她偷偷地烧香、磕头。
当然,我不知道她烧香、磕头是干嘛用的,我关心的只是她摆好的那些供品。
有时候,我猴急,还没等她磕完头,作完揖,就上去抢,她一把拽住我的手“小祖宗、小祖宗,等会儿、等会儿,拜完了再吃,拜完了才能吃呀,要不菩萨怪罪,就不灵了……”
2
故乡的秋天,似乎总有拾不完的棉花,每天被奶奶背到棉田里去,不耐烦地抱怨“奶奶,怎么这棉花也拾不完呀!”
“拾不完才好!咱地里要真有拾不完的棉花那才叫好呢。”奶奶一脸骄傲慈祥的笑,就像天上的盛开的云朵。
她有时候甚至“鼓动”我再说一遍“地里有拾不完的棉花。”我起初不解其意,后来慢慢长大,渐渐明白,她老人家最喜欢小孩子说吉祥话儿,因为她虔诚地认为:小孩子说的吉祥话儿都会灵验的。
而我也高兴,因为每次说吉祥话儿,都会得到她的奖赏。
而我所得到的那些奖赏,比如一根甘蔗,或一块月饼,一把水果糖,一顶军帽、一条条绒裤,一双弹力袜,一把印着孙悟空图案的削笔小刀,一块有香味儿的橡皮……
也都是奶奶用卖棉花的钱换来的。印象中,似乎也只有用棉花换来的钱,奶奶才使的那么大方。
奶奶是个极爱干净的人,就像“娘花”一样干净,细细白白的柔软。不管多么旧破的衣服,穿在奶奶身上,都显出与众不同。奶奶的衣服上可以有一千个补丁,但从来没有过一个张口的破洞,就连补丁都补的分外仔细,针脚细密均匀,没有半分的粗糙。
村里人,没有不夸奶奶这份讲究的。人们都说奶奶是“大现家子出身的人”,小时候家里良田千亩,骡马成群呢。奶奶是她家里的“千金小姐”呢。
人们的传说似乎有点夸张,但奶奶的出身的确有些富贵,在当时的三里五乡里算是“豪门”了。
奶奶的爹,也就是我的太姥爷,年轻时在天津卫一家布行里当掌柜,也就是现在说的经理。太姥爷挣了钱回来,就买田盖屋,渐渐成了村里的富户,现在奶奶娘家门儿上,太姥爷的那座老院子还“古香古色”地矗立在村子中央的位置,青砖蓝瓦,飞檐挑脊的屋顶,高高的门楼,图案优美的瓦当,石雕、砖雕,都别具风格,虽然已不似当初那么雄伟,但这在当时,那可称得上深宅大院了。
可是,奶奶的“富贵命”没持续几年,小姐身份听说也是只到了十二岁。
奶奶是闹日本鬼子时,太姥爷从天津带回来的。
到了乡下老家,奶奶也没有享上小姐的福,因为奶奶没了娘,奶奶的娘,也就是太姥娘,不是爷爷的正室,是爷爷在天津娶的一个“二房”,听说是个教书先生家的女儿,自从嫁了太姥爷,一趟老家也没回来过,就一直跟太姥爷在天津生活。闹日本鬼子,太姥娘去药铺给爹抓药,在桥头上被日本兵纠缠,太姥娘眼都没眨一下就纵身跳进河中。
妈妈推着双轮车跟在后面。车很大,每次她们都是要把棉花拾满车,才回来。
所以,村里人把她们称作顶会过日子的两个女人。
她们无论如何是不肯把我独自放在家里的,因为有一回,我刚睡着,她们以为我会睡好几个钟头才会醒,两个人就去田里拾棉花了,想着中间回来再看我。没成想,我一个人醒了之后,见没人,吓得哇哇大哭,不管不顾地跑出屋门,一下子摔倒在门台上,把嘴唇磕了一个大口子,待她们发现,把我送到乡卫生院后,缝了六针。奶奶当时,看着医生给我缝针,捂着脸不敢看,哭成了个泪人儿,口里还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医生一边缝,一边安慰“打麻药了,打麻药了……”
后来我的嘴边留下一个大疤瘌,奶奶每每抱着我,嘴里不停地念叨“好好一副贵人相,破相了,破相了……”
有时,我还看见她偷偷地烧香、磕头。
当然,我不知道她烧香、磕头是干嘛用的,我关心的只是她摆好的那些供品。
有时候,我猴急,还没等她磕完头,作完揖,就上去抢,她一把拽住我的手“小祖宗、小祖宗,等会儿、等会儿,拜完了再吃,拜完了才能吃呀,要不菩萨怪罪,就不灵了……”
2
故乡的秋天,似乎总有拾不完的棉花,每天被奶奶背到棉田里去,不耐烦地抱怨“奶奶,怎么这棉花也拾不完呀!”
“拾不完才好!咱地里要真有拾不完的棉花那才叫好呢。”奶奶一脸骄傲慈祥的笑,就像天上的盛开的云朵。
她有时候甚至“鼓动”我再说一遍“地里有拾不完的棉花。”我起初不解其意,后来慢慢长大,渐渐明白,她老人家最喜欢小孩子说吉祥话儿,因为她虔诚地认为:小孩子说的吉祥话儿都会灵验的。
而我也高兴,因为每次说吉祥话儿,都会得到她的奖赏。
而我所得到的那些奖赏,比如一根甘蔗,或一块月饼,一把水果糖,一顶军帽、一条条绒裤,一双弹力袜,一把印着孙悟空图案的削笔小刀,一块有香味儿的橡皮……
也都是奶奶用卖棉花的钱换来的。印象中,似乎也只有用棉花换来的钱,奶奶才使的那么大方。
奶奶是个极爱干净的人,就像“娘花”一样干净,细细白白的柔软。不管多么旧破的衣服,穿在奶奶身上,都显出与众不同。奶奶的衣服上可以有一千个补丁,但从来没有过一个张口的破洞,就连补丁都补的分外仔细,针脚细密均匀,没有半分的粗糙。
村里人,没有不夸奶奶这份讲究的。人们都说奶奶是“大现家子出身的人”,小时候家里良田千亩,骡马成群呢。奶奶是她家里的“千金小姐”呢。
人们的传说似乎有点夸张,但奶奶的出身的确有些富贵,在当时的三里五乡里算是“豪门”了。
奶奶的爹,也就是我的太姥爷,年轻时在天津卫一家布行里当掌柜,也就是现在说的经理。太姥爷挣了钱回来,就买田盖屋,渐渐成了村里的富户,现在奶奶娘家门儿上,太姥爷的那座老院子还“古香古色”地矗立在村子中央的位置,青砖蓝瓦,飞檐挑脊的屋顶,高高的门楼,图案优美的瓦当,石雕、砖雕,都别具风格,虽然已不似当初那么雄伟,但这在当时,那可称得上深宅大院了。
可是,奶奶的“富贵命”没持续几年,小姐身份听说也是只到了十二岁。
奶奶是闹日本鬼子时,太姥爷从天津带回来的。
到了乡下老家,奶奶也没有享上小姐的福,因为奶奶没了娘,奶奶的娘,也就是太姥娘,不是爷爷的正室,是爷爷在天津娶的一个“二房”,听说是个教书先生家的女儿,自从嫁了太姥爷,一趟老家也没回来过,就一直跟太姥爷在天津生活。闹日本鬼子,太姥娘去药铺给爹抓药,在桥头上被日本兵纠缠,太姥娘眼都没眨一下就纵身跳进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