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2)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3
我的大学同窗叶青夫妇又来江南。我与叶青离开原先的单位都二十多年了,他的爱人小崔一直在那里当老师,退休也才几年。她说起近几年原先我们熟识的一些老同事都过世了,其中有两位都很年轻的女同事也不幸离世了,我们唏嘘不已。她们把儿女都培养得非常出色,有的博士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父母亲还省吃俭用在那给买了房子,原本准备安享晚年的,没想到疾病来敲门了。
 
叶青在腿未受伤之前就对生命有着不同寻常的觉悟。他那时在省城一所名校任职,正干得风生水起时,他中学一位同窗好友在江南某地任要职,几次三番力邀其去他主政的地方兴办教育,很多熟人闻讯都催他去轰轰烈烈干一场。他此前在生活与事业重要关口之机,我的意见他都采纳过。那次,我问他为何不下江南创新业?他给我讲述了每年都会遇到生死场景:学校教职工几百人,每年都有人去世,其中不乏英年早逝者,而且走得非常突然。自己每年要跑好几次火葬场安排他们最后的行程,深感生死无常。前行的路上生命险情不断:骨折、心脑血管、脑萎缩、癌症、车祸意外等,随时都可能来拜访我们,想不接待都不行。真是应了那句话: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拜访我们。无病无灾的日子,很多人以为平静无趣,其实这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四年前的夏天,我们两家去南方一座海滨城市旅游,那晚我南方的老同学张晓华、孔令华夫妇招待我们,孙叶青喝醉了。当天,当年力邀他去江南办学的那位高官同学正在这座海滨城市出庭受审。人生无常,天堂地狱,皆悬于一念之间。荣华富贵,皆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为其所累,本末倒置,虚掷了光阴,让本该安享生活的晚年坠入深渊险境,实在是件得不尝失的事情。我们尚不年老时学会审时度势,知进退。到了白发丛生时,要学会与疾病共处,坦然迎接各种不幸,视病如友,带病生活,不能好汉总念叨当年勇,再幻想从前那些时光里自己身无一点疾病、吃铁都能消化的快乐日子。
叶青虽然腿上有伤,现在每天早晨仍坚持与小区一帮羽毛球友们打羽毛球,即使是疫情严重期间不能外出打羽毛球,他在自家阳台上对着墙打乒乓球,热出一身大汗,通透痛快。他时常说,年老时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辅之以适当的运动,讲究饮食搭配,将健康快乐的时光尽可能往后顺延得长一点。不用扬鞕自奋蹄,天天努力,积极向上。
4
老范离开江南那天,我陪他去一个叫棠溪的深山里。他去看年轻时在培训班上认识的一位老朋友,这个朋友在一家矿场工作,从山中开采原石,破碎后进炉子与煤按比例烧出来石灰。那天中午,大家就在一个老乡家烧点土菜,小酌两杯。他们间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来看看而已。就像我现在从江南山里偶尔回省城时,叶青总要设宴与我喝点酒。其实,到这个岁数,老友兄弟间真是“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了。
我虽身栖江南山野间,却也在这山水荒野间自寻其乐。可在一些从前老友的眼里,多多少少觉得我之人生有些荒凉,落寞到山间与日月相伴。他们嘴上虽然不明说,却仍能看得出他们的担忧。叶青这次临回省城前,我头天下午下泥池逮鱼,受凉了夜里翻江倒海,早晨起来迟了。送他们出门,他妻子小崔说:“我们都走了,把他们丢在山里了,心里总有些难过。”她还补充一句说:“以前还没这种感觉,现在突然有了这种感觉。”她可能看伫立寒风中的我疲倦不堪的样子,心生怜悯而有此感慨吧。
其实,就像魏晋陶渊明在《杂诗》所说的那样:“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陶渊明作此诗时据考证刚刚五十岁,距辞官归田已经八年了,发些感慨也是正常的事情。好多人据此推测他消沉,感喟生命之短暂,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其实,陶老先生在此诗末尾四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既是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奋发上进。又何尝不是自勉呢?我今之于山野间,也在夙兴夜寐、勤于耕耘在文学的芳草园里,纵使将来一事无成,并无流芳后世的好文章问世,我快乐前行在此生余下光阴里的那一段路,不也是件幸事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