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弄人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某人,我是性情中人。意思是俺有点个性,潜台词就是有可能意气用事会发脾气。哎,谁没有个性呀,个体的人就是个性的人。再说,谁没有脾气,谁不会发脾气,正常有身份的人都是靠修养控制着呢,如同管控自己的身材,胖还不容易,分分钟的事。但总是有人被自己的坏脾气放纵着,被自己的糟糕情绪牵着鼻子走,直到免冠徒跣以头抢地无路可走,其实人与人之间细微的差别就是对各自情绪的管控。而且,这点本事,人人都可以。不想说被情绪控制的人都是愚蠢的,情绪自然分好坏,谁都希望被正面情绪控制或是掌握住自己负的一面,奈何许多人一生都是情绪的奴隶,被自己的那点坏脾气捏得死死的。
近期,因家人就医,医院去得多点。就与之前的感觉就有所区别,以前去医院只是例行体检,而现在是陪家人看病。这就让我有时间近距离观察和考虑一下医患关系的话题。这是个老的热点话题,比如同样是去医院,体检与看病的体验就完全不同。一般情况下,体检的体验优于看病,医者、检者之间琴瑟和鸣彬彬有礼,时不时还互相开个玩笑,有时还能间或挑剔一下体检的服务质量,而就医时医病双方之间怎么就能从开始的低眉顺眼变得最后暴力瘆人,弄出那些骇人的闹医事件。从情绪的角度看,完全是情绪弄人,当一种情绪积淤不解,或由别的矛盾转嫁过来无处排解,情绪就成为失控的魔鬼。
一个朋友分析,去体检的人,不管是自己花钱、单位花钱还是保险公司给花钱的,相当于甲方,所以就容易拿出来甲方那个劲,特别牛气,我就得享受到我花钱该买到的服务,你让我排队不行,你检查慢了不行,你稍微让我不满意就不行。而这种场景在医院里就很少发生,在医院里无论排多长的队,敢炸毛的极少,去医院看病的患者,绝对是“乙方”,而医院是“甲方”,体检中心正好“甲方”“乙方”倒过来了。所以要想在情绪上、心理上整的舒服又明白,就去当甲方,甲方是牛,却不能总当甲方。每个人都是多重身份,有时候是甲方,有时候是乙方,有时候相反。
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体检的一方前提首先是健康者而非病人,有的明显无病者只是在走一个程序,享有该得福利,他们显然是消费者。而看病的则完全是病人,是带着自己健康上的某个明显的缺陷来求助于人的,有的甚至性命攸关,所以他们有弱者所具有的各种“弱项”,在求医问药过程中几乎全程示弱,几近乞求,能给医生跪下来。因此,体检和看病两者截然相反的态度,就容易理解了。注意,现在开始让情绪发挥作用了。当体检者受到了怠慢,或者体检查出了问题,就出现了情绪转机,受到怠慢他们会不高兴,认为自己的消费权利得不到保障,但是当身体查出来什么问题之后,马上又换了另一副模样——病人的模样。因为他们现在是生病嫌疑人或者准病人,这样的转变标志就是瞬间弱化。我们中国人习惯称看病叫求医,这个“求”字就说明了他们的态度。
至于医患纠纷极端的事例,想必大多发生在医治过程结束之后,积攒的矛盾、怨气和不信任在情绪无法控制时就会出问题,很多并不是医患问题,而是其他问题形成情绪的转嫁。
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什么领域为情感的表达预留位置和空间,情绪之下一切情感都极具个人化倾向,有什么理由觉得你的就是适合别人的,就应该被人接受?一个家庭,气氛不好时,总有一方是骄纵了自己的情绪,尖刻一点,这特别自私。一个坏脾气的丈夫、悍妇,必然有另一个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必然剥夺着另外一个人的生存空间,除非他离开。所以,归档为“感情用事”的人其实就是靠不住的人,他们挥洒情感之举往往会被用来形容病态或不合时宜的人格特征,而他们在习惯了锱铢必较的算计、筹措和计较之外,情感方那点东西也好像也真的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