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永难割舍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对古城汉中的向往,始于孩童时期。
记得五、六岁时,我随伯父去大河坎走亲戚。从老道寺,坐几毛钱的班车,一路摇摇晃晃,经过河东店和石马坡,约摸一个多钟头,就到了汉运司。下车,就步行,经过今日的西环路、将坛西路,向南走干货市场,再过大河坎汉江公路桥,就到了目的地。将坛西路一带,长长的老城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渐大,我曾多次到过汉中府。那时,家乡一带的人,把去汉中城,说的是“去府里”或“下府里”。因为,汉中城在古代曾长期设有知府衙门。印象最深的,是十五岁时,那时我在叶家沟中学上高一,老师带着同学们,在地区汽修厂“学工”,住宿地在“三八旅社”。这次“学工”,时间较长,我对汉中城的印象比较清晰。还有就是两年后,我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后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城东的大学里,生活四年,使我对府城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府城还是个“小不点”。繁华街道,不外乎是北大街、东大街、东关正街等几条。阳安铁路通车后,劳动西路以北,那一大片区域才渐渐矗起了一幢幢楼房。西环路以西、将坛路以南、南北团结街以东,几乎净是些低矮的土墙瓦屋,或草房。
记得五、六岁时,我随伯父去大河坎走亲戚。从老道寺,坐几毛钱的班车,一路摇摇晃晃,经过河东店和石马坡,约摸一个多钟头,就到了汉运司。下车,就步行,经过今日的西环路、将坛西路,向南走干货市场,再过大河坎汉江公路桥,就到了目的地。将坛西路一带,长长的老城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渐大,我曾多次到过汉中府。那时,家乡一带的人,把去汉中城,说的是“去府里”或“下府里”。因为,汉中城在古代曾长期设有知府衙门。印象最深的,是十五岁时,那时我在叶家沟中学上高一,老师带着同学们,在地区汽修厂“学工”,住宿地在“三八旅社”。这次“学工”,时间较长,我对汉中城的印象比较清晰。还有就是两年后,我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后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城东的大学里,生活四年,使我对府城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府城还是个“小不点”。繁华街道,不外乎是北大街、东大街、东关正街等几条。阳安铁路通车后,劳动西路以北,那一大片区域才渐渐矗起了一幢幢楼房。西环路以西、将坛路以南、南北团结街以东,几乎净是些低矮的土墙瓦屋,或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