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新录:创造财富的基本逻辑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在第4集里,辉哥终于不泼冷水了。但是提出了4个需要所有读者深入思考的问题。这4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决定了我们创造财富的模式、规模和成长性。
直接说4个问题:①你的钱在谁哪里?(公司?老板?客户?)②你计划或者说你是如何创造独特价值?(你怎样拥有定价权?)③你创造的价值可以被衡量吗?(是否可以清晰直观地量化,可测量?)④你创造的价值可以拓展吗?(或者说是否具备可放大性?)
辉哥在语音中说,这一集的灵感来源于《黑客与画家》书中的“如何创造财富”章节,我也在听完语音后找到了这本书,并且阅读了这章,确实在读完之后,对辉哥语音中提到的内容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先说说我的答案,一直以来,我都是雇员的思维,所以我的钱在公司和老板手里,他们负责给我发工资;我从来没有想过定价权的事,对于创造独特价值也并没有什么思路;我创造的价值似乎也没法被有效地量化,因为往往只是完成一个大的流程中的某一个环节,也更别提可放大性了。
这么一回答完毕,觉得有些沮丧哦。《黑客与画家》中,作者的观点很直接,他认为致富的最好方法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创业。具体到个人,要么创业,要么加入创业公司。
看到这里,我突然联想到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面的另一个概念“并联”人生,如果把工作和人生并联起来,做工作的时候,不是想着“是在帮老板挣钱,而是想着,我在为自己打工”,仅仅是这个想法上的差异,在时间久了之后,就会产生巨大的不同。
这其实也不偏题,就算我仅仅只是一个雇员,我仍然还是可以思考更多的可能性的吧?目前的工作,我待在大公司里,大公司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准确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在大公司中,你只要一般性地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意料之中的薪水。你不能明显无能或懒惰,但是谁也没觉得你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大公司会使得每个员工的贡献平均化。这个真相很扎心,过于写实。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一点什么启发。
我得到的启发是让自己更能干,让自己能够慢慢脱离大多数人能做到的事,逐渐走向少数人才具备的能力。就像书中提到的:小团体=可测量性。我引申为:如果你不能跳出大公司,那么成为某个攻克难题的小团体的一部分也会是一个可行的路径。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持续的投入。
而另一个特性创造的价值是否可以被拓展(可放大性),书中给出的是:高科技=可放大性。技术就是某种手段,就是我们做事的方式,如果你发现了一种做事的方式,它的经济价值就取决于有多少人使用它。
销售员和高管这两类工作,就是同时具备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的典型例子。做这两类工作的人,都会非常努力工作,因为他们的努力有越大的成效,他们所能获取的报酬会越高。
而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光是听到这两类工作,要么被难度吓到,要么被门槛给拦在外头。所以,我们最好的选择可能也就是做着现在正在做着的工作。看到这里,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对吗?不,我不这么认为,我反而觉得,仅仅是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对我们的未来产生了影响。
就以我自己举例,如果你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问我,你持续在投入时间做的运动和写作到底有什么意义?我可能也只是模模糊糊的答案,我不知道具体会给我带来什么?直到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实践:接受高强度高压工作挑战、找工作、换工作,以及体型的优化等等,我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有意义。大的规律,就在那里,你认识到了之后,践行就对了。
当然,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仍然还只是个凡人而已。可是,认准了目标,每天只为要事投入时间精力,我正在变成一个更快乐的凡人。我自己乐在其中。
直接说4个问题:①你的钱在谁哪里?(公司?老板?客户?)②你计划或者说你是如何创造独特价值?(你怎样拥有定价权?)③你创造的价值可以被衡量吗?(是否可以清晰直观地量化,可测量?)④你创造的价值可以拓展吗?(或者说是否具备可放大性?)
辉哥在语音中说,这一集的灵感来源于《黑客与画家》书中的“如何创造财富”章节,我也在听完语音后找到了这本书,并且阅读了这章,确实在读完之后,对辉哥语音中提到的内容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先说说我的答案,一直以来,我都是雇员的思维,所以我的钱在公司和老板手里,他们负责给我发工资;我从来没有想过定价权的事,对于创造独特价值也并没有什么思路;我创造的价值似乎也没法被有效地量化,因为往往只是完成一个大的流程中的某一个环节,也更别提可放大性了。
这么一回答完毕,觉得有些沮丧哦。《黑客与画家》中,作者的观点很直接,他认为致富的最好方法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创业。具体到个人,要么创业,要么加入创业公司。
看到这里,我突然联想到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面的另一个概念“并联”人生,如果把工作和人生并联起来,做工作的时候,不是想着“是在帮老板挣钱,而是想着,我在为自己打工”,仅仅是这个想法上的差异,在时间久了之后,就会产生巨大的不同。
这其实也不偏题,就算我仅仅只是一个雇员,我仍然还是可以思考更多的可能性的吧?目前的工作,我待在大公司里,大公司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准确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在大公司中,你只要一般性地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意料之中的薪水。你不能明显无能或懒惰,但是谁也没觉得你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大公司会使得每个员工的贡献平均化。这个真相很扎心,过于写实。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一点什么启发。
我得到的启发是让自己更能干,让自己能够慢慢脱离大多数人能做到的事,逐渐走向少数人才具备的能力。就像书中提到的:小团体=可测量性。我引申为:如果你不能跳出大公司,那么成为某个攻克难题的小团体的一部分也会是一个可行的路径。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持续的投入。
而另一个特性创造的价值是否可以被拓展(可放大性),书中给出的是:高科技=可放大性。技术就是某种手段,就是我们做事的方式,如果你发现了一种做事的方式,它的经济价值就取决于有多少人使用它。
销售员和高管这两类工作,就是同时具备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的典型例子。做这两类工作的人,都会非常努力工作,因为他们的努力有越大的成效,他们所能获取的报酬会越高。
而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光是听到这两类工作,要么被难度吓到,要么被门槛给拦在外头。所以,我们最好的选择可能也就是做着现在正在做着的工作。看到这里,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对吗?不,我不这么认为,我反而觉得,仅仅是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对我们的未来产生了影响。
就以我自己举例,如果你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问我,你持续在投入时间做的运动和写作到底有什么意义?我可能也只是模模糊糊的答案,我不知道具体会给我带来什么?直到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实践:接受高强度高压工作挑战、找工作、换工作,以及体型的优化等等,我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有意义。大的规律,就在那里,你认识到了之后,践行就对了。
当然,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仍然还只是个凡人而已。可是,认准了目标,每天只为要事投入时间精力,我正在变成一个更快乐的凡人。我自己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