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疫情是严重的集体创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
2023-03-13 来源:你乐谷
抵抗疫情,如同雨夜摸黑过悬崖。有一些同行者,摸着摸着就掉下去了。
前几天,一位前同事来找我借钱。疫情来了,公司垮了,他的工作没了,各种贷款又还要还,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赚钱。他开口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同是中年,我深深理解这样的境遇。
还是一位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这样给自己鼓劲:“但我们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我们经历了世间冷暖,见证了城市复苏,有些热爱你只有撑过黑暗,见到曙光,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
这位医生说“最终”,可是,我们并没有到最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继续撑过黑暗,感受温暖,见到曙光。正如方舱医院休舱时,来自贵州的护士们排队离开,他们摘下口罩,露出笑容。
希望大家重视肺炎之外的集体心理创伤。我们需要互相疗愈。首先是请朋友们多关心身边亲友的心理健康,不能见面了,还可以多用网络交流——能用语音的不用文字,能用视频的不用语音。其次是请掌握权力的人,枪口抬高一寸——社会就像一个高压锅,如果连最后一个气孔都没了,人们的情绪可能就会爆。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不让人说话,很多人的天很可能塌下来。
相比那些生离死别的家庭,我们都是幸存者,又都不是幸存者。
“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但鲁迅也还有更有力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现在是1:03。很少在这样的夜晚写文章。这是我面向自己的一次“心理建设”。唯愿我同胞坚强、族群繁盛,让生者有那永恒的爱,让逝者享那不朽的名。
心理医生:疫情是严重的集体创伤相关阅读:
疫情期间被隔离,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 回眸
近两年,新冠疫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COVID-19大流行的精神卫生防范和应对》报告中指出,新冠疫情是行为问题和物质滥用的风险因素,它增加了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非特异性心理困扰等症状,精神障碍患者变得更加痛苦和边缘化等。
2021年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许多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加强。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工作者在政府指引下、在行业协会与有关单位的组织下,积极投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向广大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促使公众了解心理健康和积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2021年临床心理学家开展了许多研究,取得了实质进展。
>>>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1年全球持续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估计,全球范围受疫情影响的人口中有30%~50%遭受各种心理困扰。
近期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冠期间,隔离和控制社交距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长期的孤立与持续的孤独感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心理服务需求急剧上升。
>>>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疫情带来的压力逐渐由急性转变为慢性。
研究显示,不同年龄群体所面临的压力源有所不同:
青少年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突然停课、户外活动受限或者长期无法与养育者相见等问题带来的压力;
成年人开始适应新冠疫情带来的压力,但一些群体可能会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中,如医护人员长期暴露在高传染风险环境中。
前几天,一位前同事来找我借钱。疫情来了,公司垮了,他的工作没了,各种贷款又还要还,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赚钱。他开口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同是中年,我深深理解这样的境遇。
还是一位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这样给自己鼓劲:“但我们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我们经历了世间冷暖,见证了城市复苏,有些热爱你只有撑过黑暗,见到曙光,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
这位医生说“最终”,可是,我们并没有到最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继续撑过黑暗,感受温暖,见到曙光。正如方舱医院休舱时,来自贵州的护士们排队离开,他们摘下口罩,露出笑容。
希望大家重视肺炎之外的集体心理创伤。我们需要互相疗愈。首先是请朋友们多关心身边亲友的心理健康,不能见面了,还可以多用网络交流——能用语音的不用文字,能用视频的不用语音。其次是请掌握权力的人,枪口抬高一寸——社会就像一个高压锅,如果连最后一个气孔都没了,人们的情绪可能就会爆。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不让人说话,很多人的天很可能塌下来。
相比那些生离死别的家庭,我们都是幸存者,又都不是幸存者。
“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但鲁迅也还有更有力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现在是1:03。很少在这样的夜晚写文章。这是我面向自己的一次“心理建设”。唯愿我同胞坚强、族群繁盛,让生者有那永恒的爱,让逝者享那不朽的名。
心理医生:疫情是严重的集体创伤相关阅读:
疫情期间被隔离,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 回眸
近两年,新冠疫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COVID-19大流行的精神卫生防范和应对》报告中指出,新冠疫情是行为问题和物质滥用的风险因素,它增加了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非特异性心理困扰等症状,精神障碍患者变得更加痛苦和边缘化等。
2021年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许多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加强。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工作者在政府指引下、在行业协会与有关单位的组织下,积极投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向广大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促使公众了解心理健康和积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2021年临床心理学家开展了许多研究,取得了实质进展。
>>>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1年全球持续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估计,全球范围受疫情影响的人口中有30%~50%遭受各种心理困扰。
近期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冠期间,隔离和控制社交距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长期的孤立与持续的孤独感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心理服务需求急剧上升。
>>>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疫情带来的压力逐渐由急性转变为慢性。
研究显示,不同年龄群体所面临的压力源有所不同:
青少年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突然停课、户外活动受限或者长期无法与养育者相见等问题带来的压力;
成年人开始适应新冠疫情带来的压力,但一些群体可能会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中,如医护人员长期暴露在高传染风险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