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最残忍的刑罚 凌迟(2)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凌迟刀具
凌迟(也作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因此也常被称为“剐刑”。凌迟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由此可见,陵迟一词的本意应为“缓缓的山丘”,指山坡的高度是慢慢降低的,而将它用于死刑的名称,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下,使受刑人痛苦的慢慢死去。
凌迟的处刑方式非常残忍,《宋史·刑法志》中说:凌迟者,先斩其肢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但历代行刑的方法却是千差万别,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再是枭首,最后肢解。另外,还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之说,元代执行凌迟要将犯人零割一百二十刀。到了明代,零割的刀数更是骇人听闻,一般情况下都会超过千刀,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据说,行刑时,刽子手会一刀剜掉犯人的喉结,以免他喊叫。最先动手的部位是背,每刀割下的肉必须只有指甲盖大小,刀刀都须见血掉肉。而刽子手在行刑前一般都会被指定行刑时所要割的刀数,如果犯人在指定刀数之前断了气,刽子手就会名声扫地,甚至受到惩罚,丢掉饭碗。据民间传说,狱押司的刽子手与大肉脯一般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遇到执刑的淡季,师傅就带着他们到肉铺里义务帮工。
因此,他们每个人都练就了一手片肉的绝活,说切一斤,绝不切八两。
宋史·刑法志
在这种情况下,凌迟逐渐发展成了一门“死刑的艺术”。清朝时凌迟的刀数虽大不如前,但也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就在凌迟被废止的数月前,法国使馆士兵曾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拍摄到了三个不同死刑犯的凌迟照片,后来这些照片被编辑成册,并大肆风行,化为中国酷刑史的铁证。
凌迟刑到底起源于何时,大家意见不一,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凌迟这种刑罚绝不是中国的原创。早在很久以前,外国的法典就对凌迟刑有过很明确的记载。波斯帝国对于反叛者的凌迟是四等分四等分地切。罗马人处理女犯时先割去双乳,对男犯则先去其生殖器。希腊人在割肉时还要加上剔骨的程序,弄得犯人每个都像木屑填充的布娃娃。但比起中国人,其他民族都显得粗糙。因中国人将凌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之堪称绝技。
中国的凌迟刑现在一般认为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五代史志·刑法志》中有“轻刀脔割”的句子,说的就是凌迟。不过这时的凌迟刑还处在初级阶段,其残忍程度还远远比不过后代。契丹族在北方建立辽朝之后,第一次把凌迟刑写入法典,成为与绞、斩并列的公刑。汉族史官在写《辽史·刑法志》时,第一次将契丹语中的“脔割”音译为“凌迟”,并为后代所沿用。宋朝时,凌迟刑开始持续扩张,不过在宋太祖所颁布的《宋刑统》中仍然不见“凌迟”的名目,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才正式将凌迟列为死刑之一。《通考·刑判考》中说:“凌迟之法,昭陵(宋仁宗)以前,虽凶强杀人之盗,亦未尝轻用,熙宁、元丰年间诏狱繁兴,口语狂悖者,皆遭此刑”。由此可见,凌迟刑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而南宋时所颁布的《庆元条法事例》更明确地把凌迟列为死刑名目,这样的规定一直延续到明清,并且施用的范围逐步扩大。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所颁布的《大诰》中可以看到,凌迟之刑已用来承制各式犯罪,主要有三大类:谋逆君主之罪,伦常之罪,凶残与不人道之罪。
到了康乾盛世时,凌迟刑曾经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但《大清刑律》中依然保留有此刑。洪秀全起义之后,咸丰皇帝不得不重典治乱,频频使用凌迟等酷刑进行威慑,凌迟之刑再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凌迟(也作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因此也常被称为“剐刑”。凌迟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由此可见,陵迟一词的本意应为“缓缓的山丘”,指山坡的高度是慢慢降低的,而将它用于死刑的名称,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下,使受刑人痛苦的慢慢死去。
凌迟的处刑方式非常残忍,《宋史·刑法志》中说:凌迟者,先斩其肢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但历代行刑的方法却是千差万别,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再是枭首,最后肢解。另外,还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之说,元代执行凌迟要将犯人零割一百二十刀。到了明代,零割的刀数更是骇人听闻,一般情况下都会超过千刀,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据说,行刑时,刽子手会一刀剜掉犯人的喉结,以免他喊叫。最先动手的部位是背,每刀割下的肉必须只有指甲盖大小,刀刀都须见血掉肉。而刽子手在行刑前一般都会被指定行刑时所要割的刀数,如果犯人在指定刀数之前断了气,刽子手就会名声扫地,甚至受到惩罚,丢掉饭碗。据民间传说,狱押司的刽子手与大肉脯一般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遇到执刑的淡季,师傅就带着他们到肉铺里义务帮工。
因此,他们每个人都练就了一手片肉的绝活,说切一斤,绝不切八两。
宋史·刑法志
在这种情况下,凌迟逐渐发展成了一门“死刑的艺术”。清朝时凌迟的刀数虽大不如前,但也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就在凌迟被废止的数月前,法国使馆士兵曾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拍摄到了三个不同死刑犯的凌迟照片,后来这些照片被编辑成册,并大肆风行,化为中国酷刑史的铁证。
凌迟刑到底起源于何时,大家意见不一,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凌迟这种刑罚绝不是中国的原创。早在很久以前,外国的法典就对凌迟刑有过很明确的记载。波斯帝国对于反叛者的凌迟是四等分四等分地切。罗马人处理女犯时先割去双乳,对男犯则先去其生殖器。希腊人在割肉时还要加上剔骨的程序,弄得犯人每个都像木屑填充的布娃娃。但比起中国人,其他民族都显得粗糙。因中国人将凌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之堪称绝技。
中国的凌迟刑现在一般认为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五代史志·刑法志》中有“轻刀脔割”的句子,说的就是凌迟。不过这时的凌迟刑还处在初级阶段,其残忍程度还远远比不过后代。契丹族在北方建立辽朝之后,第一次把凌迟刑写入法典,成为与绞、斩并列的公刑。汉族史官在写《辽史·刑法志》时,第一次将契丹语中的“脔割”音译为“凌迟”,并为后代所沿用。宋朝时,凌迟刑开始持续扩张,不过在宋太祖所颁布的《宋刑统》中仍然不见“凌迟”的名目,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才正式将凌迟列为死刑之一。《通考·刑判考》中说:“凌迟之法,昭陵(宋仁宗)以前,虽凶强杀人之盗,亦未尝轻用,熙宁、元丰年间诏狱繁兴,口语狂悖者,皆遭此刑”。由此可见,凌迟刑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而南宋时所颁布的《庆元条法事例》更明确地把凌迟列为死刑名目,这样的规定一直延续到明清,并且施用的范围逐步扩大。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所颁布的《大诰》中可以看到,凌迟之刑已用来承制各式犯罪,主要有三大类:谋逆君主之罪,伦常之罪,凶残与不人道之罪。
到了康乾盛世时,凌迟刑曾经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但《大清刑律》中依然保留有此刑。洪秀全起义之后,咸丰皇帝不得不重典治乱,频频使用凌迟等酷刑进行威慑,凌迟之刑再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