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性实验(2)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这种印象形成之后很快蓝眼睛组对棕眼睛组的称呼就变成了:喂,棕眼睛的!就像叫黑人“Nigger”一样。
Jane Elliot说她一直在观察着这些孩子,令人惊讶的是在短短15分钟之内他们就开始了充满恶意的差别对待行为。
第二天,规律反了过来。其实棕眼睛的才是好孩子,蓝眼睛的都是坏小孩,并设定了一些相对的规定。作为附属实验,分别在实验的两周之前、实验的两天之间、实验的两周之后,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国语和算数的考试。
实验结果:
孩子们成功理解了被差别对待者的心情,并对人种歧视有了思考。
根据考试结果,被判定为好孩子的时候得点更高,被判定为坏孩子的时候得点最低。实验后班级整体的成绩提高。
这个实验证明了:某个环境下权威者一人的发言能够轻而易举地导致差别对待局面的形成。也就是说,权威者能够左右一个人的能力甚至认知
……以及,人倾向于把对对方的恶意归结于对方某一方面的责任。
NO.5:《拉绳实验》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做的一个关于一个人拉绳、两个人拉绳、三个人拉绳、以此类推,每个人的作业量如何发展的实验。
实验结果:
如果一人拉绳时的出力是100%的话,两个人时只有93%,三个人时85%,而到八个人时只有49%。
这一现象称做“林格曼效应”,也叫“社会性逃逸”。就像一群人围观需要某个帮助的人,却很少人真正伸出援手一样。
这是因为人一多,责任感就分散了。绝对很多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这种想法:
“这么多人在,即使我不帮忙,也会有别人帮忙”
俗话说的“鸡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乱”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合作时,最好将任务细化,每人明确负责自己的部分,谁也替代不了,避免这一效应。
与之相关的旁观者效应的实验另外也有答主提到了。
No.6:《Moscovitch关于集团内少数派影响的实验》
4名被实验者和2名实验协助者为一组,回答6枚幻灯片呈现的颜色(全部是蓝色),实验重复36次。实验分为3个模式:
1. 实验协助者从头到尾回答“绿色”;
2. 实验协助者其中24次回答“绿”,12次回答“蓝”;
3. 创建一个没有实验协助者的小组。
实验结果:
模式1下回答“绿”的被实验者占8.42%,模式2下占1.25%,模式3下占0.25%。
结论:少数派的意见可以影响多数派的意见。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少数派能够具有影响力?
1. 少数派的意见具有一贯性;
2. 少数派的意见具有逻辑性;
3. 少数派所处的社会属性和其他成员相似却不具有利害关系。
No.7:《Stanley Milgram 的服从实验》(Milgram experiment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
1961年,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进行了一个令人惊恐的著名实验,是关于人们当被要求伤害他人的时候,内心关于个人道德和服从权威的激烈斗争。
他共同测试一对实验者,一个扮演“老师”,另一个扮演“学生”。
“老师”被给予一个据称从1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一个发电机,并被告知这个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
——(杨教授的灵感来源)——
“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
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