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重症高峰将至 医疗资源能顶住吗(5)

2023-03-14 来源:你乐谷
我们需要撑起多少张ICU病床
在上述江苏乡镇二级医院的简版“ICU治疗室”,护士是临时培训上岗的。“如果患者需要气管插管的话,还是要往三级医院转。”该院院长说。
为了应对重症高峰,自12月中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调整排班,安排更多医护人员进入ICU轮转。“根据需要,支援ICU的人手随时还要增加。”该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余昌平对《财经》记者说。
南京逸夫医院成立了一个专家巡查小组,由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共六七名有新冠肺炎治疗经验的医生组成。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要由这个巡查组拍板。他们还需要每天早晚巡查两次,指导脑外科、心内科等专科ICU的医护人员,快速完成角色转换。
买设备、划地盘不算难,资金充足就可解决。ICU扩容的真正难点,在于医护专业人员的招聘与培养。
重症医学科创新技术——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全国二三级医院目前共拥有2300余台。“很多医院虽然采购最先进的ECMO,但基本只用于教学和展示,平时还是用老款的,就是没什么人会用。”上述国产呼吸机企业人士介绍。

重症高峰将至 医疗资源能顶住吗


尤其在小县城医院,医护人才更难得。上述北方二甲医院呼吸科医生介绍,最近一直在加班,负责普通病房和ICU的医护没有分开,“因为没有人手”。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ICU床位多、做得好的国家。其医院联盟主席格拉尔德·噶斯(Gerald Ga)也对媒体抱怨,鉴于新冠肺炎病人数量攀升,护理人员瓶颈问题便成为 “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不要仅把重症监护室的情况作为判断疫情是否可控的唯一标准,且每五位来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就有一位需要进行急诊治疗。
贾凌分析,刨去在校学习时间,培养一名重症医学科医师,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称为“合格”。培训上岗还不算难的,“问题是你要能把人看好。ICU的病人,每天情况都可能变化,每天的治疗都要做相应调整,才能降低病死率”。
中金公司2020年的一份研报中,将“护士短缺”列为除“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之外,导致中国ICU建设水平低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
《中国医院建设指南》中称,ICU医护人员与床位比例要求较高,其中医生与床位比例为0.8∶1,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为3∶1。
根据焦雅辉透露的数据,中国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是8.05万人、护士22万人,据此推算,与床位比例分别为0.54∶1和1.47∶1,均未达到要求。
“其实发展重症医学对医院来说短期就是亏本的,为抢救一个患者要投入十几个人力,成本是非常高昂的。”郑军华介绍。在上海仁济医院,近170张ICU床位,是一个配有58位医生、307名护士的团队在支撑,而且医院非常重视重症医护人员的招聘、培养,在职称晋升时给予政策照顾和倾斜。
如果医院的ICU床位快速扩张,疫情平息后,有可能会空床过高,人员成本、设备损耗等对医院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成本。
目前国内有约400家医院建有ECMO中心,其中只有100家医院是处于相对比较活跃的状态,每年会收十例以上的病人,其他的医院都是在个位数。
据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杜斌2016年的研究文章可见,美国ICU床位数居于全球前列,2005年至2007年间,美国ICU的平均床位使用率仅为70%,机械通气患者比例不足40%,低危患者的比例甚至高达53%。
该文指出,估计中国ICU床位数与英国相似,占医院总床位数不足2%。床位数更少的英国ICU,收治患者病情更重,且患者病情越危重,住院病死率却较美国更低。杜斌认为,这些事实提示,“盲目增加ICU床位数,不仅不利于降低总体医疗费用,而且还可能对病情真正危重的患者造成危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