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北大教授:健康码彻底退出势在必行

2023-03-14 来源:你乐谷
正文摘要:
作为一种将数据、技术和政府权力深度集合的疫情防控应用系统,健康码将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是技术权力与国家权力深度融合的典型样本。应当承认,在这一特殊时期,健康码以其技术与权力的强强联手,提高了疫情风险防控的国家能力;但随着疫情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健康码彻底退出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健康码通过采集个人身份信息、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场所等行程轨迹信息,集合大数据分析,对个人疫情传播风险进行画像,做出相关自动化决定,例如赋红码、弹窗等。可见,健康码的底层技术是对社会成员的大数据监控,通过大规模、持续化、高强度的监测、评价和管控,进行风险防控。
北大教授:健康码彻底退出势在必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四问“通信行程卡退场”:收集了哪些信息?如何确保隐私?健康码是否调整……
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运行1000余天的“通信行程卡”结束历史使命。据“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13日0时起,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渠道同步下线。此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多地已宣布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和行程卡。
作为最初支持疫情防控的技术手段之一,行程卡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共同推出。自2020年2月上线以来,这个熟悉的“绿色箭头”为各地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信部5月26日透露的数据显示,行程卡用户查询累计达556亿次以上。
行程卡收集了哪些个人信息?行程卡下线后,海量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应被“销毁”?未来健康码、场所码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北大教授:健康码彻底退出势在必行


此前防疫工作人员查验旅客健康码、行程码。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问】
行程卡下线意味着什么?
专家:在防疫中承担的历史任务终结
打开行程卡,填写手机号、验证码并确认本人授权后,便可查询国内和国际过去7天内的行程,一旦发现用户曾在风险地区逗留过,行程卡就会“带星”。这是很多人三年多来熟悉的操作。
自上线以来,行程卡数次迭代。2021年9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将健康码、行程码整合,实现一页通行式的“二码合一”。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宣布取消行程卡的“星号”标记。7月8日起,行程卡查询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直到12月13日0时,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
“‘下线’跟过去的不再查验是两个概念,实际上意味着行程卡在小程序、网页等,包括在部分地区与健康码的合并,在所有应用端全部停止运行。可以说,行程卡在过去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承担的任务已宣告终结。”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

##北大教授:健康码彻底退出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