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一方舞台的袁泉,惊艳亮相《中国机长》是有怎样的沉淀
2024-01-23 来源:你乐谷
1988年,11岁的袁泉跟随母亲进京,从家乡荆州坐六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达武汉,再乘晚上七点的火车,隔天下午抵达北京。
去北京学戏曲是袁泉自己做的决定,只是到底年少,远离故土,恐慌与惊惧无孔不入,母亲在北京陪了袁泉一周,临走时,母亲在袁泉上课的班级门口看了她一会儿,末了和班主任说:孩子就拜托给你们了。
班主任告诉袁泉,妈妈曾在班级门口驻足,舍不得你。袁泉心有波澜,却隐忍着没哭,直到回到宿舍,她看到母亲为她买的两双新的尼龙丝袜放在床头,才哭了出来。
自此,袁泉知道:「真的要开始了,自己要面对所有的一切。」
袁泉42岁了。
这些年她平平淡淡,自外界看来,缥缈而自在,时而清清冷冷地出现,露一丝灵魂的边角,惹一片称赞,而后又重回生活,隐匿在名利场诡谲的湖面之下。
《中国机长》让袁泉一时回归舆论中心,高居热搜不下,其举手投足的英气与柔软像展品,被这个时代环绕式的社交平台催化放大,一览无余。
前些天某平台记者采访袁泉,声称无法在半小时内了解袁泉,对此,袁泉平静地说:「我也不想被你了解」。
清醒、直接、冷静,以上形容词算是袁泉性格的底色,这是一个11岁就离家的少女,在漫长而无序的人生中,主动与被动凝结锻炼出的本能。
1.
袁泉生于1977年,湖北荆州市。
在袁泉的童年印象中,荆州市还没改名,叫沙市,不过无论是哪个名字,对袁泉来说,都是故土。
是回不去的地方。
袁泉11岁那年,中央戏曲学院附中,打算给湖北省京剧团代培一些学生,于是老师们在湖北省境内寻苗子,袁泉被选上。
需要去北京,开始完全不同的人生。
决定是袁泉自己下的,有天早上,袁泉在洗脸,当时用的还是搪瓷的铁盆。
妈妈对她说:「你考过了,你要自己想想清楚,你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京剧。」
袁泉说:「对啊,我真的想去。」
于是踏上了北京之旅。[pshgr]
最初两年,袁泉过得痛苦而压抑。学戏苦闷又艰难,袁泉腿长,虽美,但在唱念做打的标准形态中,略显僵硬,像个多余的摆件儿。压腿是袁泉挥之不去的噩梦与关卡。
早上六点钟起床,裹着军大衣,头发剪得很短,压腿、踢腿、练声。
课业的艰难与离家的酸涩无处排解,袁泉便通过书信与父母往来。
两百九十多封信,完整无误地将那段艰辛岁月记录下来。
袁泉会在信中说自己的处境:「整天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老师说我不够刻苦,我听了心里非常难受,因为我觉得已经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更刻苦。」
「告诉你们,我的腿离头只有竖着的两根手指那么远了,我争取在11月20号贴上。」
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看到女儿如此这般艰难,也在回信中鼓励她。
「泉泉,切记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吧。」
袁泉大抵在88年当年,就已经能把腿贴到头。
完成了人生第一项艰涩的战斗。
袁泉在戏曲学校学习7年,老师们喜欢她,食堂打饭的师傅喜欢她,西红柿炒鸡蛋打在袁泉的餐盘里,总得多几块鸡蛋。
只是她最终没能留在戏曲舞台上。
1996年,袁泉18岁,刚成年,面对分叉口,同龄人或许不知何去何从,袁泉却再一次笃定起来,如同11岁时一样。
去北京学戏曲是袁泉自己做的决定,只是到底年少,远离故土,恐慌与惊惧无孔不入,母亲在北京陪了袁泉一周,临走时,母亲在袁泉上课的班级门口看了她一会儿,末了和班主任说:孩子就拜托给你们了。
班主任告诉袁泉,妈妈曾在班级门口驻足,舍不得你。袁泉心有波澜,却隐忍着没哭,直到回到宿舍,她看到母亲为她买的两双新的尼龙丝袜放在床头,才哭了出来。
自此,袁泉知道:「真的要开始了,自己要面对所有的一切。」
袁泉42岁了。
这些年她平平淡淡,自外界看来,缥缈而自在,时而清清冷冷地出现,露一丝灵魂的边角,惹一片称赞,而后又重回生活,隐匿在名利场诡谲的湖面之下。
《中国机长》让袁泉一时回归舆论中心,高居热搜不下,其举手投足的英气与柔软像展品,被这个时代环绕式的社交平台催化放大,一览无余。
前些天某平台记者采访袁泉,声称无法在半小时内了解袁泉,对此,袁泉平静地说:「我也不想被你了解」。
清醒、直接、冷静,以上形容词算是袁泉性格的底色,这是一个11岁就离家的少女,在漫长而无序的人生中,主动与被动凝结锻炼出的本能。
1.
袁泉生于1977年,湖北荆州市。
在袁泉的童年印象中,荆州市还没改名,叫沙市,不过无论是哪个名字,对袁泉来说,都是故土。
是回不去的地方。
袁泉11岁那年,中央戏曲学院附中,打算给湖北省京剧团代培一些学生,于是老师们在湖北省境内寻苗子,袁泉被选上。
需要去北京,开始完全不同的人生。
决定是袁泉自己下的,有天早上,袁泉在洗脸,当时用的还是搪瓷的铁盆。
妈妈对她说:「你考过了,你要自己想想清楚,你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京剧。」
袁泉说:「对啊,我真的想去。」
于是踏上了北京之旅。[pshgr]
最初两年,袁泉过得痛苦而压抑。学戏苦闷又艰难,袁泉腿长,虽美,但在唱念做打的标准形态中,略显僵硬,像个多余的摆件儿。压腿是袁泉挥之不去的噩梦与关卡。
早上六点钟起床,裹着军大衣,头发剪得很短,压腿、踢腿、练声。
课业的艰难与离家的酸涩无处排解,袁泉便通过书信与父母往来。
两百九十多封信,完整无误地将那段艰辛岁月记录下来。
袁泉会在信中说自己的处境:「整天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老师说我不够刻苦,我听了心里非常难受,因为我觉得已经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更刻苦。」
「告诉你们,我的腿离头只有竖着的两根手指那么远了,我争取在11月20号贴上。」
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看到女儿如此这般艰难,也在回信中鼓励她。
「泉泉,切记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吧。」
袁泉大抵在88年当年,就已经能把腿贴到头。
完成了人生第一项艰涩的战斗。
袁泉在戏曲学校学习7年,老师们喜欢她,食堂打饭的师傅喜欢她,西红柿炒鸡蛋打在袁泉的餐盘里,总得多几块鸡蛋。
只是她最终没能留在戏曲舞台上。
1996年,袁泉18岁,刚成年,面对分叉口,同龄人或许不知何去何从,袁泉却再一次笃定起来,如同11岁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