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协表彰:革变是重塑权威不二法门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第六届导协表彰大会总算在质疑声中落幕,《白日焰火》和《推拿》分享“年度影片”与“年度导演”,《绣春刀》虏获“年度青年导演”,廖凡继续封帝,巩俐挽回失落金马的尴尬,导协给许鞍华“年度港台导演”的同时,还不忘给陈可辛一个 “评委会特别表彰”,可谓奖项均衡,皆大欢喜。然而这些都无法平复外围名单烂片橫呈带来的权威流失,其实从3月19日外围名单公诸于众之时起,本届导协表彰大会的使命已从单纯表彰转移到了革新的迫切性上。旧模式的第六届表彰大会的落幕,同时意味着导协表彰的革新之路的启程,如若不是这样,导演表彰的存在将演绎得越发了无意义。
组委会吸取外围名单时清一色年轻导演难服众且价值取向单薄的教训,让陈凯歌坐镇终审评委主席,携张建亚、孙周、尹力、张扬、王红卫、程耳、徐峥和李玉8位新老导演组成终审团,这一次没再让闹剧重演。诚然,早前愚人节公布的正式提名名单中,便已将饱受诟病的《分手大师》《前任攻略》等烂片踢出局,组委会努力将媒体的视野从单一的烂片质疑牵引回到对《推拿》《白日焰火》等热门影片的追逐,与此同时,《同桌的你》给郭帆和周冬雨带来的“年度青年导演”以及 “年度女演员”两项提名,依旧让人高悬的心难以落地。
回望今年质疑之声的源头,追根溯源还是何平导演那句:“很多烂片在其中,这是大陆导演会六届以来最大耻辱的一年!”加之导协外围名单出炉之日的头天,正好是《分手大师》问鼎第六届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影片”和“最令人失望女演员”次日,时间上赶了个寸劲。随后高群书抒发“确实有点过分。丢人。”跟帖吐槽 ,让这种声音演变成了导演内部的群体共识。
此事由导演内部发声,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首批批评的声音都来自导协内部,媒体和文化批评均是由此引发的次级落点,说明导协内部的自醒是自觉的,而非出于被动的外压。一个由各方声音博弈的表彰大会,总比闷声发果果的表彰大会来得有生气。而不好之处在于,如若导协显而易见的问题名单都没人站出来批评,只能说明此前表彰大会并没有引起文化评论界重视,一个无法让文化批评人肾上腺素分泌的奖项,无疑是个失败的奖项。回看导协往届表彰,烂片混迹并非今年才有,早在2011年第二届时,徐静蕾就曾凭借《杜拉拉升职记》问鼎“年度青年导演”,当时并没有激起批评的水花,倒是2013年第四届将“年度影片”和“年度导演”都给《一九四二》时,引来些许嘘声。
今年的终极表彰除了许鞍华的“年度港台导演”稍有疑义,其他各项分配均衡。按理说陈可辛拿“年度港台导演”更有说服力,可他《中国合伙人》时已拿过,用“评委会特别表彰”来平衡并不无可。问题在于,今年还有《回光奏鸣曲》《军中乐园》《红VAN》等优秀港台作品,都来得比《黄金时代》出色。当然,导协也可以有自己的脾气和任性。
对于走过六个年头的导协表彰来说,权威的质疑病已在外围名单发布时烙下,并深入骨髓,当务之急并不是今天如何排排坐分果果,而是下一季表彰大会该作何调整。目前的评审短板尽显,评委团构成没有采纳回避原则,且港台作品不能参与评“年度港台导演”之外的奖项,这些与当下情势多有撕裂,也是质疑不断的根本所在。因此,组委会分完各奖项之后,更应当与导演们更坐下来,好好商讨评审变革,也只有这样,来年导协表彰的威信才能得以重塑。
组委会吸取外围名单时清一色年轻导演难服众且价值取向单薄的教训,让陈凯歌坐镇终审评委主席,携张建亚、孙周、尹力、张扬、王红卫、程耳、徐峥和李玉8位新老导演组成终审团,这一次没再让闹剧重演。诚然,早前愚人节公布的正式提名名单中,便已将饱受诟病的《分手大师》《前任攻略》等烂片踢出局,组委会努力将媒体的视野从单一的烂片质疑牵引回到对《推拿》《白日焰火》等热门影片的追逐,与此同时,《同桌的你》给郭帆和周冬雨带来的“年度青年导演”以及 “年度女演员”两项提名,依旧让人高悬的心难以落地。
回望今年质疑之声的源头,追根溯源还是何平导演那句:“很多烂片在其中,这是大陆导演会六届以来最大耻辱的一年!”加之导协外围名单出炉之日的头天,正好是《分手大师》问鼎第六届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影片”和“最令人失望女演员”次日,时间上赶了个寸劲。随后高群书抒发“确实有点过分。丢人。”跟帖吐槽 ,让这种声音演变成了导演内部的群体共识。
此事由导演内部发声,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首批批评的声音都来自导协内部,媒体和文化批评均是由此引发的次级落点,说明导协内部的自醒是自觉的,而非出于被动的外压。一个由各方声音博弈的表彰大会,总比闷声发果果的表彰大会来得有生气。而不好之处在于,如若导协显而易见的问题名单都没人站出来批评,只能说明此前表彰大会并没有引起文化评论界重视,一个无法让文化批评人肾上腺素分泌的奖项,无疑是个失败的奖项。回看导协往届表彰,烂片混迹并非今年才有,早在2011年第二届时,徐静蕾就曾凭借《杜拉拉升职记》问鼎“年度青年导演”,当时并没有激起批评的水花,倒是2013年第四届将“年度影片”和“年度导演”都给《一九四二》时,引来些许嘘声。
今年的终极表彰除了许鞍华的“年度港台导演”稍有疑义,其他各项分配均衡。按理说陈可辛拿“年度港台导演”更有说服力,可他《中国合伙人》时已拿过,用“评委会特别表彰”来平衡并不无可。问题在于,今年还有《回光奏鸣曲》《军中乐园》《红VAN》等优秀港台作品,都来得比《黄金时代》出色。当然,导协也可以有自己的脾气和任性。
对于走过六个年头的导协表彰来说,权威的质疑病已在外围名单发布时烙下,并深入骨髓,当务之急并不是今天如何排排坐分果果,而是下一季表彰大会该作何调整。目前的评审短板尽显,评委团构成没有采纳回避原则,且港台作品不能参与评“年度港台导演”之外的奖项,这些与当下情势多有撕裂,也是质疑不断的根本所在。因此,组委会分完各奖项之后,更应当与导演们更坐下来,好好商讨评审变革,也只有这样,来年导协表彰的威信才能得以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