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才是中国式审美的绝佳对象吧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我第一次仔细打量国槐的主干,在这个初冬季节。
国槐的主干近似黑色。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颜色会这么深沉。
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树木的树干都是灰褐色的。虽然有深有浅,但好像也少有深到这般地步的,更别说像法桐这种树了。
法桐的树干几乎是苍白色,那是一种相当浅的颜色,和这个季节灰蒙蒙的天空有点不搭,显得有点轻佻,有点不够庄重。
还是国槐的黑褐色和北方的冬天更搭一些。
看到国槐的树干,我就不由得联想到稳重、沉着这类词。这,似乎是中国式审美的一个重要特点。
再细看,国槐树身布满了裂纹。这一道一道的裂纹,并不是胡乱排列着,而是全都呈现纵向,道道皆指向上方,变化中自有一种规律在。
这似乎也是中国式审美的一个特点,讲究整齐,不喜太过随意。
我不觉想起国槐的叶和花来。
国槐的叶子,真是又小又普通。
国槐的叶子,一片片都很渺小,但无数叶子组成的树冠却也气势磅礴。国槐这点也有点中国式审美的特点,个体风头不宜过健,重要的是群体团结的力量。
春夏时节绿满天涯时,它的叶子因为小,很难吸引观赏的眼光;加上叶子形状又很普通,没有枫叶、银杏叶……的颜色,也没有人家或妖娆或妩媚或独特的外表,最容易被人忽略。但是,枝繁叶茂的国槐,站立在路边,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这还是集体的力量吧。
到了秋冬季节,国槐的叶子也会变黄,也要飘落。法桐、白杨……的叶子落地,铺天盖地的阵仗,还伸胳膊蹬腿地支棱着,你根本无法漠视。但国槐就不同了,小小的叶子掉在地上,贴着地面,唯恐你看见似的,你尽可以踩上去走过去,就像它们不曾存在一般。
还有国槐的花儿。
提起槐花,很多人印象中就是那种一长串一长串雪白雪白的花儿,那是洋槐,不是国槐。
国槐的花儿小得像米粒,白色或黄色,落到地上,哪怕一层,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它就是这么朴素,这么不引人注意。
国槐的花儿,和洋槐的花儿,还真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国槐是先长叶后开花,有点像国人的性格,偏内向,含蓄内敛不张扬。洋槐就不同了,它们不肯跟树叶同时出现在枝头,唯恐树叶分去了自己的光彩,它们就是要抢在树叶之前,占据了枝头所有的空间,以这种方式来突出自己,似乎也有点像老外那种张扬的个性。
两种树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国槐和洋槐,好像就是在暗示这种区别。
传统审美中,还是国槐更得人心吧。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是这样写国槐的花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中国文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安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诗人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又无法作为的时候就会伤春;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时光匆匆年华老去,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
“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而颓废,有时候却非常有诗意,让人舍不得丢弃这种情结。
落寞,悲凉,孤寂……这些看似跟美无关显得颓废的词,恰恰也是中国式审美的一种追求。
国槐的主干近似黑色。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颜色会这么深沉。
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树木的树干都是灰褐色的。虽然有深有浅,但好像也少有深到这般地步的,更别说像法桐这种树了。
法桐的树干几乎是苍白色,那是一种相当浅的颜色,和这个季节灰蒙蒙的天空有点不搭,显得有点轻佻,有点不够庄重。
还是国槐的黑褐色和北方的冬天更搭一些。
看到国槐的树干,我就不由得联想到稳重、沉着这类词。这,似乎是中国式审美的一个重要特点。
再细看,国槐树身布满了裂纹。这一道一道的裂纹,并不是胡乱排列着,而是全都呈现纵向,道道皆指向上方,变化中自有一种规律在。
这似乎也是中国式审美的一个特点,讲究整齐,不喜太过随意。
我不觉想起国槐的叶和花来。
国槐的叶子,真是又小又普通。
国槐的叶子,一片片都很渺小,但无数叶子组成的树冠却也气势磅礴。国槐这点也有点中国式审美的特点,个体风头不宜过健,重要的是群体团结的力量。
春夏时节绿满天涯时,它的叶子因为小,很难吸引观赏的眼光;加上叶子形状又很普通,没有枫叶、银杏叶……的颜色,也没有人家或妖娆或妩媚或独特的外表,最容易被人忽略。但是,枝繁叶茂的国槐,站立在路边,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这还是集体的力量吧。
到了秋冬季节,国槐的叶子也会变黄,也要飘落。法桐、白杨……的叶子落地,铺天盖地的阵仗,还伸胳膊蹬腿地支棱着,你根本无法漠视。但国槐就不同了,小小的叶子掉在地上,贴着地面,唯恐你看见似的,你尽可以踩上去走过去,就像它们不曾存在一般。
还有国槐的花儿。
提起槐花,很多人印象中就是那种一长串一长串雪白雪白的花儿,那是洋槐,不是国槐。
国槐的花儿小得像米粒,白色或黄色,落到地上,哪怕一层,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它就是这么朴素,这么不引人注意。
国槐的花儿,和洋槐的花儿,还真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国槐是先长叶后开花,有点像国人的性格,偏内向,含蓄内敛不张扬。洋槐就不同了,它们不肯跟树叶同时出现在枝头,唯恐树叶分去了自己的光彩,它们就是要抢在树叶之前,占据了枝头所有的空间,以这种方式来突出自己,似乎也有点像老外那种张扬的个性。
两种树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国槐和洋槐,好像就是在暗示这种区别。
传统审美中,还是国槐更得人心吧。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是这样写国槐的花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中国文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安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诗人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又无法作为的时候就会伤春;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时光匆匆年华老去,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
“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而颓废,有时候却非常有诗意,让人舍不得丢弃这种情结。
落寞,悲凉,孤寂……这些看似跟美无关显得颓废的词,恰恰也是中国式审美的一种追求。